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氯化血红素(Hemin)对新生大鼠七氟烷吸入所致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00:17
【摘要】:目的: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婴幼儿接受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否对儿童的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也存在争议。许多临床前研究表明,麻醉剂会引起发育期的神经损伤,突触可塑性及神经细胞凋亡,并影响成人学习和记忆功能。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麻醉剂会引起大脑的认知功能障碍和形态学改变,特别是当它们用于未成熟和老年大脑时。虽然几种可能的机制已经被提出,包括氧化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但神经毒性的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许多研究也一直致力于能够减轻麻醉药神经毒性的方法。Hemin是血红素氧化的产物,也称为氯化血红素、氯化卟啉铁和亚铁血红素,能够诱导血红素氧化酶活性,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一般认为氯化血红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诱导脑红蛋白(Ngb)的表达。脑红蛋白也有神经保护的作用,抵抗缺血/缺氧损伤,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Hemin的神经保护作用在脑缺血和创伤性脑损伤中已成为关注热点。然而,hemin对麻醉药引起的神经毒性的作用和机制尚未阐明。尽管研究表明七氟烷能引起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但hemin对七氟烷引起的线粒体动力学改变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七氟烷神经毒性的线粒体机制以及hemin是否可以缓解新生大鼠七氟烷暴露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Hemin是HO-1的底物和诱导剂,HO-1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Hemin通过诱导Nrf2依赖性抗氧化剂,如血红素加氧酶-1(HO-1)、硫氧还蛋白-1(TRX-1)和过氧还蛋白-2(PRX-2)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Hemin可以防止自由基引起的损伤,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对重要器官缺氧缺血性损伤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但hemin是否通过PI3K/Akt途径参与新生鼠七氟烷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仍不十分清楚。所以我们通过脑室注射PI3K/Akt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LY)来研究PI3K/Akt途径是否参与hemin神经保护的过程。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Ngb,caspase-3,Akt,pAkt,HO-1及SOD的变化来观察hemin对七氟烷毒性的保护作用的其他可能机制。研究方法:7日龄健康SD大鼠84只,体重16-18g。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C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吸入40%氧气和60%氮气的混合气体。(2)氯化血红素给药组(H组),在生后第5天和第6天腹腔注射hemin(50mg·kg~(-1));(3)S组:吸入3%的七氟烷约(1.5MAC)4小时,吸入氧浓度40%,氮气60%。(4)SH组中吸入3%的七氟烷4小时,并在生后第5天和第6天腹腔注射hemin(50mg·kg~(-1))。抑制剂组分组:7日龄健康SD大鼠24只,体重16-18g。将生后七天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C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吸入40%氧气和60%氮气的混合气体。(2)氯化血红素给药组(H组),在生后第5天和第6天腹腔注射hemin(50mg·kg~(-1));(3)SH组中吸入3%的七氟烷4小时,并在生后第5天和第6天腹腔注射hemin(50mg·kg~(-1))。(4)SHI组中吸入3%的七氟烷4小时,并在生后第5天和第6天腹腔注射hemin(50mg·kg~(-1)),同时在麻醉前两小时侧脑室注入LY294002 3μl。麻醉后18小时用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TUNEL检测用于检测海马细胞凋亡,细胞色素C用于检测线粒体功能,Drp1,Mfn2测定线粒体动力学,免疫组化检测neuroglobin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检测neuroglobin的表达分布和定位,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neuroglobin,Akt,pAkt,观察七氟烷对pAkt的影响以及hemin是否通过PI3K/Akt这一通路起作用。检测HO-1及SOD的表达,从氧化应激角度观察七氟烷的神经毒性及hemin的保护作用。Morris水迷宫实验用于检测生后30天大鼠的认知功能并用Western blot检测PSD-95及GAP-43的表达。结果:1七氟烷引起海马区细胞凋亡的增加并引起线粒体动力学平衡失调,氧化应激反应增加,吸入3%的七氟烷4小时会引起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同对照组比较,七氟烷组新生SD大鼠海马内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HO-1、Drp1及neuroglobin的表达增加,Mfn2、pAkt、SOD的表达下降,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同S组相比,TUNEL检测SH组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SH组凋亡细胞数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 Hemin引起脑红蛋白的表达升高,减少了七氟烷暴露引起的海马区细胞的凋亡,改善线粒体动力学,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改善七氟烷暴露引起的认知障碍。同七氟烷组比较,七氟烷+hemin组的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Drp1的表达下降,Mfn2、pAkt、SOD的表达升高,象限停留时间延长(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给予hemin后,同C组比较,其它三组新生大鼠海马CA1区域中Ngb的光密度值增加(P0.05)。免疫荧光双染结果表明,Ngb主要定位于神经元,少部分定位于星形胶质细胞。3氯化血红素通过PI3K/Akt途径缓解了新生SD大鼠七氟烷暴露引起的凋亡。同其他三组比较,抑制剂组pAkt/Akt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4同C组和S组比较,我们发现H组和SH组PSD-95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C组比较,S组GAP-43表达降低,同S组比较,SH组GAP-43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抑制剂Ly294002并未对脑红蛋白的表达产生影响。结论:Hemin可以减少新生SD大鼠海马区细胞的凋亡,改善线粒体的功能失调,减轻七氟烷吸入引起的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损伤及生长相关蛋白43的改变。另外,Hemin通过上调血红素氧合酶HO-1的表达缓解了七氟烷吸入引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下将,从而增强了新生SD大鼠的抗氧化防御反应,保护其免受七氟烷暴露带来的氧化应激损伤。而hemin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另外脑红蛋白的表达并未受影响,提示PI3K/Akt可能是脑红蛋白下游的信号传导途径。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七氟烷,腹腔注射


组织化学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dUTP 缺口末端标记(TUNEL)测定。取 36 只新生雄性大鼠并饲养到生后 30 天用于 Morris 水迷宫测试。行为学测试仅选取雄性大鼠以避免由动情周期引起的潜在的变异性。将雄性幼鼠与其母鼠一起饲养至 3 周龄然后分笼饲养至 30 天。2.2.2 分组7 日龄健康 SD 雄性鼠 84 只,体重 16-18g。随机分为 4 组:(1)对照组(C 组):仅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并吸入 40%氧气和 60%氮气的混合气体;(2)氯化血红素给药组(H 组),在生后第 5 天和第 6 天腹腔注射 hemin(50mg·kg-1);(3)七氟烷组(S 组):吸入 3%的七氟烷约(1.5MAC)4 小时,吸入氧浓度 40%,氮气60%;(4)七氟烷+hemin 组 生后第 5 天和第 6 天腹腔注射 hemin(50mg·kg-1)SH组中吸入 3%的七氟烷 4 小时,并在生后第 5 天和第 6 天腹腔注射 hemin(50mg·kg-1)。

示意图,实验流程,示意图


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5图 2 实验流程示意图2.2.3 腹腔给药将新生鼠仰卧,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两上肢,用拇指和无名指夹住两下肢,,选取肚脐以下平面左侧腹腔进针,用 1ml 注射器针头以 30°角进针,针尖斜向头侧,有落空感后回抽无血液给予 hemin 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2.2.4 药物制备Hemin(Sigma,美国)粉末避光保存于棕色瓶中。用天平称取 300mg hemin 并溶于 10ml0.1MNaOH 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旋涡振荡器震荡 30min,使其充分溶解。然后用 0.1M 盐酸调节 pH 值至 7.4,并用盐水稀释至所需体积 30ml[19]。分装在 1.5ml的EP管中冻存于-20℃冰箱。根据既往研究选取50mg·kg-1的剂量进行腹腔注射[20]。2.3 实验方法与组织制备2.3.1 麻醉处理在自制的 40cm×30cm×40cm 的麻醉箱中以 40%的氧气作为载体吹入 3%的七氟烷,该箱可以密闭,两侧分别有进出气体的管路,箱中有钠石灰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顶部有玻璃门方便拿取大鼠。用水浴箱维持麻醉箱内的温度在 30±1℃。使用麻醉气体监护仪监测麻醉深度在 1.5MAC。麻醉开始将七氟烷的挥发罐开到 8%,直到麻醉监护仪中的 MAC 值达到 1.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晓婉;刘贝贝;孙立;马丽;任鹏;郭文治;;七氟烷对发育期大脑产生不良影响的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2019年02期

2 曹宇飞;;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年09期

3 徐莉;;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年10期

4 何峰;杜耀武;;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7年09期

5 尚荻;王大波;;探讨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35期

6 程俊;余晶晶;;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腔镜下疝修补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25期

7 唐焰;;老年人麻醉中七氟烷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9年06期

8 牟炜洋;王双;殷燕;;七氟烷麻醉骨折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6年09期

9 刘全成;;小儿七氟烷麻醉中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持续输注下自主呼吸情况比较[J];健康之路;2016年09期

10 胡晓芳;;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J];健康之路;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种朋贵;高鸿;秦成名;;七氟烷对风心病瓣膜置换术中术后房颤心律的影响和机制研究[A];2014年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年会暨贵州省第五次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2 邹彬;;七氟烷预处理对低温环境中失血性休克猪脑保护的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3 周咏华;孙建良;孙平;;喉麻管复合七氟烷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舒芬太尼在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后激惹中的应用[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明强;纪木火;邱丽丽;吴晶;杨建军;;新生大鼠七氟烷暴露所致神经行为异常与后天生活方式及环境相关[A];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6 邓斌;张进;徐礼鲜;;七氟烷对电磁脉冲辐射性脑损伤的防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A];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唐松江;肖南;祝劲松;;七氟烷在小儿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王寿勇;;异氟烷蒸发器用于小儿七氟烷麻醉的初步观察[A];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丽晶;孙莹杰;刁玉刚;张铁铮;;七氟烷对失血性休克猪肠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10 安立新;李锦;任秀君;刘韫宁;王保国;;不同穴组电针对七氟烷麻醉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戴小河;恒瑞医药吸入用七氟烷获美FDA认证[N];中国证券报;2015年

2 通讯员  陈平 记者  王波;我市3个项目列入[N];连云港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氯化血红素(Hemin)对新生大鼠七氟烷吸入所致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2 鲍宁;miR-199a-5p在七氟烷预处理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3 毕聪杰;七氟烷通过JNK/c-Jun/AP-1信号通路介导发育期大鼠海马Cx43蛋白上调产生中枢神经毒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4 石存现;七氟烷后处理基于TLR4-NF-κB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山东大学;2018年

5 卜祥梅;通路相关模块研究七氟烷和异丙酚在OPCABG术中心肌保护作用[D];山东大学;2019年

6 赵鑫;七氟烷对新生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其基因调控机制[D];山东大学;2019年

7 柴军;七氟烷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后组织通透性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8 李恒;七氟烷后处理激活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补救酶途径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于洋;七氟烷致小鼠发育期大脑神经毒性的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10 董平;老龄加重缺血脑损伤并使七氟烷后处理保护失败:探索Bcl-2作用[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奇;七氟烷预处理对中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谵妄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9年

2 龙湖;右美托咪定减轻七氟烷致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D];南华大学;2019年

3 刘迪;七氟烷通过抑制Grp78的表达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D];锦州医科大学;2019年

4 张琳;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引起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D];大理大学;2019年

5 刘俊丽;七氟烷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分子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6 王俊鹏;不同麻醉用药对儿童眼压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年

7 段坦炎;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表柔比星化疗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hs-cTnI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8 张文娜;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19年

9 孙元青;七氟烷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功能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0 黄丽;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七氟烷后处理改善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05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05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