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3-22 02:18

  本文关键词: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择期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的病人,于围术期连续监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水平的动态变化,通过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creatine kinase-myocardial band isoenzyme,CK-MB)血中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探讨H-FABP在围术期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10月期间于我院在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病人60例,入选病人无性别、年龄和体重限制,且排除脑、肺、肝脏和肾脏等主要脏器的器质性疾病,分别于围术期10个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升主动脉阻断时、升主动脉开放后15 min、1 h、3 h、6 h、9 h、12 h、24 h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FABP、c Tn I和CK-MB的血浆水平。比较并分析病人血中H-FABP、c Tn I和CK-MB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H-FABP在围术期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1.麻醉诱导前H-FABP、c Tn I、CK-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麻醉诱导前相比,麻醉诱导后,以及升主动脉阻断时各心肌标志物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㧐0.05)。升主动脉开放后15 min H-FABP、c Tn I和CK-MB水平较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㩳0.05)。H-FABP在升主动脉开放1 h后达到峰值水平(P㩳0.05),24 h恢复至正常水平(P㧐0.05),而c Tn I和CK-MB在升主动脉开放后12 h达到峰值水平(P㩳0.05),24 h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P㩳0.05)。2.升主动脉开放15min后,H-FABP水平是麻醉诱导前的19.94倍,超过同时间点c Tn I(4.69倍)和CK-MB(1.75倍)的升高幅度;升主动脉开放1h后,H-FABP达到峰值水平,是麻醉诱导前的36.48倍,峰值水平的升高幅度超过c Tn I(11.00倍)和CK-MB(4.74倍)。3.H-FABP峰值水平与c Tn I峰值水平和CK-MB峰值水平均呈正相关。H-FABP的峰值水平与c Tn I峰值水平相关系数(r)为0.727(P㩳0.05),与CK-MB峰值水平的相关系数(r)为0.791(P㩳0.05)。结论:H-FABP可以早期有效地预测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其在围术期心肌损伤早期监测诊断方面优于c Tn I和CK-MB,可以作为围术期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之一。
【关键词】: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脏手术 围术期 心肌损伤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5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主要缩略语英文索引11-12
  • 第一章 绪论12-15
  • 1.1 前言12-15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15-20
  • 2.1 临床资料15-17
  • 2.1.1 研究对象15
  • 2.1.2 麻醉方法15-16
  • 2.1.3 体外循环方法16
  • 2.1.4 手术方法16
  • 2.1.5 临床指标监测16-17
  • 2.2 实验方法17-20
  • 2.2.1 样本采集17
  • 2.2.2 实验试剂、仪器与设备17-18
  • 2.2.3 试剂盒组成18
  • 2.2.4 实验原理18
  • 2.2.5 实验步骤18-19
  • 2.2.6 统计方法19-20
  • 第三章 实验结果20-24
  • 3.1 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20
  • 3.2 血浆H-FABP、cTnI和CK-MB水平在围术期的变化趋势特点20-22
  • 3.3 围术期H-FABP与cTnI和CK-MB升高幅度比较22-23
  • 3.4 H-FABP与cTnI、CK-MB的相关性分析23-24
  • 第四章 实验讨论24-29
  • 第五章 实验结论29-30
  • 第六章 参考文献30-36
  • 附录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脏外科围术期的研究进展36-44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44-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平,马达,王万相,郭乃洲;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2 朱澜,吴国求;一步法测定血清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姜玉章;;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23期

4 刘鹏;陆怀秀;殷正丰;;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31期

5 宋文全;裴士凤;陈力平;黄雅娟;林杰;任孔健;王宇;周娜;;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0年03期

6 杨海静;夏艳;陈卫;;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7期

7 陈慧梅;陈惠萍;;脂肪酸结合蛋白3的基础与临床[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年01期

8 彭家和;董金瑜;张艳;江渝;;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22期

9 冯建忠;李铁军;;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10 王伟娜;华川;;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晓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谢培怡;李亚平;陈佩儿;张坤仪;任能博;;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床旁快速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A];2009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增刊[C];2009年

3 刘玲玲;;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4 林高贵;曾云祥;赵春;孟凡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董金瑜;刘红;彭家和;张艳;王永超;李良鹏;王强;何超;江渝;;法尼酯X受体下调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表达[A];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潘莉雅;王新颖;黎介寿;;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肠道疾病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周密;包玉倩;陆志刚;李华婷;王晔;高美芳;魏盟;贾伟平;;血清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邓荣春;陈会;孙敬;;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邹汉军;沈建华;蒋华良;;脂肪酸结合蛋白如何结合解离脂肪酸?一个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雅敏;门贺伟;杨龙;;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诊断[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祥志;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肖扬;脂肪酸结合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0年

3 刘杰;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4 金昕晔;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疫苗预防高脂喂养小鼠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一鸣;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介导脂肪酸通过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引起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岩岩;慢性心力衰竭儿童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可溶性ST2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3 陈熙;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D];南华大学;2015年

4 宋巍;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亲脂性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郑伟;L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琼;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张元凤;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血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8年

8 黄岚;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青少年肥胖症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9 郑静;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风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的检测及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0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e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