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七氟烷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6:22
【摘要】: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乳腺癌的病例数量稳步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五大最常见的原因,在女性人群中,它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最常见的原因。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析及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也更加关注手术后是否能降低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围手术期间最常用的麻醉药物之一便是七氟烷。因其独特的优点被广大麻醉工作者及各个年龄段的患者所接受。七氟烷无刺激性,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浓度不燃不爆,血气分配系数低,在血中溶解度小,肺泡中的气体浓度升高快,麻醉诱导过程迅速,被广泛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七氟烷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微RNA(mi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可通过与信使RNA(mRNA)的3'端结合来调控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miRNAs可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及侵袭。miRNA在不同疾病背景下的特殊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未知的。miR-203也曾被报道为早期检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标志物。然而,七氟烷是否或如何调节乳腺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及信号传导过程现在还不清楚,本研究可能揭示七氟烷对乳腺癌的调节作用,提示miRNA可能是乳腺癌预防和治疗的潜在靶点。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七氟烷是否通过抑制microRNA-203水平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材料与方法乳腺癌细胞是从中国科学院细胞培养库购买,RPMI-1640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实验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随机将细胞分为Ctrl组、Sevoflurane组,研究七氟烷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第二部分随机将细胞分为miR-203 Ctrl组、miR-203组、miR-203 inhibitor Ctrl组、miR-203 inhibitor组,探究miR-203对乳腺癌增殖的作用。第三部分为挽救实验,随机将细胞分为Ctrl组、Sevoflurane组、Sevoflurane+miR-203 inhibitor组。需七氟烷处理的细胞暴露于2%七氟烷6小时。采用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使用溴脱氧尿苷(Brd U)掺入试验分析计数Brd U阳性细胞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cyclin E和细胞周期抑制基因Rb1,P21,P27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cyclin E和细胞周期抑制基因Rb1,P21,P27的相对表达量。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细胞中各个细胞周期的细胞比例。结果(1)七氟烷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Ctrl组相比,Sevoflurane组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cyclin E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细胞周期抑制基因Rb1,P21,P27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七氟烷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2)七氟烷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miR-203水平上调且miR-203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Ctrl组相比,Sevoflurane组的乳腺癌细胞miR-203的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pre-miR-203转染乳腺癌细胞发现miR-203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相反,转染miR-203抑制剂的癌细胞能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03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cyclin E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细胞周期抑制基因Rb1,P21,P27的表达水平升高,miR-203inhibitor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cyclin E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细胞周期抑制基因Rb1,P21,P27的表达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七氟烷处理后的癌细胞中miR-203水平上调,且miR-203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能力。(3)miR-203抑制剂能挽救七氟烷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用转染miR-203抑制剂的癌细胞经七氟烷处理,其抑制癌细胞增殖的能力与Ctrl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evoflurane组相比,Sevoflurane+miR-203 inhibitor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trl组相比,Sevoflurane+miR-203 inhibitor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cyclin E及细胞周期抑制基因Rb1,P21,P27的表达水平无差异性(P0.05),与Sevoflurane组相比,Sevoflurane+miR-203 inhibitor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cyclin E表达上调,细胞周期抑制基因Rb1,P21,P27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miR-203抑制剂能挽救七氟烷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结论七氟烷可通过抑制microRNA-203的水平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图文】:

七氟烷


图 1:(A) MTS 检测显示经七氟烷处理的 MDA-MB-231(左)和 MCF-7(右)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Ctrl 组是指没有七氟烷处理的对照组。(B) Brd U 掺入法表明经七氟烷处理的MDA-MB-231 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C) RT-qPCR 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E、cyclin D、P21、P27、Rb1)表达水平。经七氟烷处理过的细胞 cyclin E、cyclin D 表达下调,P21、P27、Rb1 表达上调。(D)流式细胞术检测 MDA-MB-231 细胞,七氟烷导致细胞周期在 G1 期停止。数据用均值±标准差表示 (n =3-8)。*P<0.05, **P<0.01。

七氟烷,细胞,抑制剂,转染


P21、P27、Rb1 表达上调,在转染 mi R-203 抑制剂的细胞中,这些指标下调(图2D 和 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测定显示,当 MDA-MB-231细胞转染 pre-mi R-203 时,G1 期细胞比例增加,在 S 期和 G2/M 期呈下降趋势(图2F)。而转染 mi R-203 抑制剂后,G1 期细胞比例降低,S 期和 G2/M 期比例升高(图 2F)。证实七氟烷处理后的癌细胞中 miR-203 水平上调,且 miR-203 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614;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晓婉;刘贝贝;孙立;马丽;任鹏;郭文治;;七氟烷对发育期大脑产生不良影响的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2019年02期

2 曹宇飞;;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年09期

3 徐莉;;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年10期

4 何峰;杜耀武;;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7年09期

5 尚荻;王大波;;探讨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35期

6 程俊;余晶晶;;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腔镜下疝修补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25期

7 牟炜洋;王双;殷燕;;七氟烷麻醉骨折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6年09期

8 刘全成;;小儿七氟烷麻醉中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持续输注下自主呼吸情况比较[J];健康之路;2016年09期

9 胡晓芳;;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J];健康之路;2017年01期

10 江山;;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胸外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种朋贵;高鸿;秦成名;;七氟烷对风心病瓣膜置换术中术后房颤心律的影响和机制研究[A];2014年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年会暨贵州省第五次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2 邹彬;;七氟烷预处理对低温环境中失血性休克猪脑保护的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3 周咏华;孙建良;孙平;;喉麻管复合七氟烷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舒芬太尼在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后激惹中的应用[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明强;纪木火;邱丽丽;吴晶;杨建军;;新生大鼠七氟烷暴露所致神经行为异常与后天生活方式及环境相关[A];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6 邓斌;张进;徐礼鲜;;七氟烷对电磁脉冲辐射性脑损伤的防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A];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唐松江;肖南;祝劲松;;七氟烷在小儿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王寿勇;;异氟烷蒸发器用于小儿七氟烷麻醉的初步观察[A];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丽晶;孙莹杰;刁玉刚;张铁铮;;七氟烷对失血性休克猪肠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10 安立新;李锦;任秀君;刘韫宁;王保国;;不同穴组电针对七氟烷麻醉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戴小河;恒瑞医药吸入用七氟烷获美FDA认证[N];中国证券报;2015年

2 通讯员  陈平 记者  王波;我市3个项目列入[N];连云港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存现;七氟烷后处理基于TLR4-NF-κB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山东大学;2018年

2 柴军;七氟烷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后组织通透性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3 李恒;七氟烷后处理激活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补救酶途径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4 于洋;七氟烷致小鼠发育期大脑神经毒性的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5 董平;老龄加重缺血脑损伤并使七氟烷后处理保护失败:探索Bcl-2作用[D];山东大学;2016年

6 徐丽丽;自噬在七氟烷诱导的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7 成刚;七氟烷延迟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8 高素敏;七氟烷后处理对非糖尿病及糖尿病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与TOPK/PTEN/Akt通路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9 李亮;运动通过下调肥胖心肌氧化应激改善七氟烷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D];山东大学;2016年

10 王乐;七氟烷预处理对A549细胞及肺癌患者血清miRNA和炎性因子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鹏;不同麻醉用药对儿童眼压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年

2 刘俊丽;七氟烷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分子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 樊佳;宫腔镜手术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测定[D];川北医学院;2018年

4 蒲劲宏;七氟烷对骨肉瘤细胞生长、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5 赖增燕;地氟烷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机器人腔镜手术中的效果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6 唐茜茜;体外循环中七氟烷的肺保护效应机制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7 李小芳;异丙酚与七氟烷对糖尿病患者术中糖耐量影响的比较[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8 许丽明;不同新鲜气流量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肾功能损害的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7年

9 张兴;L型钙离子通道CaV1.2蛋白在大鼠七氟烷麻醉中的作用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8年

10 方楚龙;不同浓度七氟烷全程吸入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661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61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b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