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S型喉镜及S型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12:18
【摘要】:目的比较S型喉镜和Macintosh喉镜在预评估困难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S型可视喉镜与UE可视喉镜在正常全麻插管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S型喉镜及S型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Macintosh喉镜和S型喉镜的比较。选取择期非头颈颌面手术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重指数18-30,术前常规气道评估张口度3cm,甲颏距离6cm,改良MallampatiⅢ级及以上,可能存在困难插管患者57例。随机分为Macintosh喉镜组(M组28例)和S型喉镜组(S组29例)。诱导前测量患者张口度、甲颏距离、双侧下颌水平支中点连线的距离。常规全麻诱导后,M组先使用S型喉镜进行声门暴露,记录喉镜暴露声门时的Cormack-Lehane分级(C/L分级)、辅助外压环状软骨时声门的C/L分级、声门暴露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及喉镜置入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再使用Macintosh喉镜进行声门暴露,同样记录喉镜暴露声门时的Cormack-Lehane分级(C/L分级)、辅助外压环状软骨时声门的C/L分级及声门暴露时间,然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时借助外压环状软骨的例数及插管相关并发症例数;S组者先使用Macintosh喉镜进行声门暴露,再使用S型喉镜进行声门暴露气管插管,同时进行与M组相同的参数记录。结果57例患者均使用了两种喉镜进行声门暴露效果对比,其中使用S型喉镜的声门C/L分级优于使用Macintosh喉镜的C/L分级,(p=0.000,0.05);S型喉镜辅助外压环状软骨时声门的C/L分级同样优于Macintosh喉镜助外压环状软骨时声门的C/L分(p=0.000,0.05);两种喉镜的患者声门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0.05)。M组和S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和喉镜置入后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使用S型喉镜插管时间均少于M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5),一次插管成功率S组28例96.6%,M组21例75%两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0),插管时需借助外压环状软骨的例数S组8例M组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5),S组插管相关并发症2例6.8%,M组7例25%两组比较差异统无计学意义(p=0.079,0.05);在所有患者中Macintosh喉镜及S型喉镜下声门C/L分级与双侧下颌水平支中点连线的距离的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无相关性(p=0.621,p=0.188,0.05),Macintosh喉镜及加压环状软骨下声门C/L分级与甲颏距离存在负相关(p=0.002,p=0.02,0.05),S喉镜下声门C/L分级与甲颏距离不存在相关性(p=0.052,0.05),Macintosh喉镜及S喉镜下声门C/L分级与甲颏距离和双侧下颌水平支中点连线的距离乘积存在负相关(p=0.009,p=0.034,0.05)。第二部分:S型可视喉镜与UE可视喉镜的比较。选取择期非头颈颌面手术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重指数18-26,术前常规气道评估张口度3cm,甲颏距离6cm,改良MallampatiⅠ-Ⅱ级,评估为非困难插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S可视喉镜组(A组)和UE可视喉镜组(B组),每组60例。常规全麻诱导后,A组用S可视喉镜进行声门暴露和插管,B组用UE可视喉镜进行声门暴露和插管。记录两组患者的声门暴露C/L分级、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插管次数、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喉镜置入后的MAP和HR及插管相关并发症例数(会厌卷折,镜片尖端染血,术后咽痛声嘶)。结果两组患者声门暴露C/L分级、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55,p=0.417,p=0.232,p=1.000,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操作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E可视喉镜组会厌卷折15例高于S型可视喉镜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两组患者镜片尖端染血及两组术后咽痛发生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4,p=0.378,0.05)。结论S型喉镜在可能存在困难插管患者中的应用与Macintosh喉镜相比较能更好的暴露声门,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并发症;S型可视喉镜在插管过程中较常规UE可视喉镜更能减少插管并发症;在Mallampati分级高的条件下,甲颏距离以及双侧下颌水平支中点连线的距离乘积对评估Macintosh喉镜和S型喉镜声门C/L分级存在负相关性,对判断喉镜操作时是否存在声门暴露困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文】:

间接喉镜,喉镜


1854 年西班牙哥唱家 Garcia使用类似的间接喉镜观察到了声带的运动[2](图1)。不过这些喉镜的应用都是基于对喉部的观察为 目 的 的 。 1895 年 Kirstein 通 过 基 于esophagoscope 的原理发明了直接喉镜[3]只是它仍然还是观察型工具,但是它改变了患者的体位这样更有利于医生的观察(图 2),它虽然与我们所需要喉镜来提供视野和插管操作空间还相去甚远,但给我们对喉镜的操作时患者的体位有重要图 2图 1 间接喉镜

喉镜,会厌,声门


绷会厌谷黏膜而非直接抬起会厌,从生理角度来看会厌声门面为迷走神经的分支喉上神经支配为了保护气道防止异物进入声门,所以表面黏膜更敏感,,而会厌舌面是由舌咽神经支配,当食物等滑过会厌舌面进入食管,图 4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华;;气管插管病人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J];中国水电医学;2005年03期

2 禹璐;;观察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改良的应用及护理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95期

3 谢小会;;观察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改良的应用及护理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07期

4 任金翠;张雪;李发娟;;83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管插管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28期

5 王戡;尹毅青;;全身麻醉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6 丛庆海;;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7年02期

7 郭瑞娟;王丽娟;吴秀婷;陈志惠;刘洁;;术中干预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年15期

8 吴建;李解生;叶波林;陈丽娟;颜素琴;;帝视内窥镜与纤支镜在清醒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年02期

9 张仕虎;;急诊直视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症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78期

10 常月翠;张艳华;;早期气管插管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洁莹;王萍;孙艳云;;关于气管插管球囊压力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杨秀林;徐肇鸣;孔祥飞;徐振宇;蒙世泽;王文丽;;俯卧位气管插管用于经皮肾镜术的保护[A];2014年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年会暨贵州省第五次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3 李茹萍;;急救气管插管的配合及护理体会[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李明强;;弹性引导管芯在意外困难气管插管处理中的应用[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5 陈宁;杨程;;光源式可调气管插管导丝的研制与临床应用[A];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6年

6 陈宁;杨程;尹立军;;光源式可调气管插管导丝的研制与临床应用[A];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6年

7 衡垒;朱珊珊;;清醒气管插管摆放俯卧位后诱导全麻的临床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8 李德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手术行气管插管的体会[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康瑞霞;孙芳;;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陈志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芸 李艳;“迅速判断气管插管是否成功”装置的发明者[N];陕西科技报;2017年

2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记者 宋哲民;光导纤维管芯可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4 马宏仲;急救气管插管——仅为麻醉师“专利”吗[N];健康报;2004年

5 杨声瑞;上唇咬诊试验可预测肥胖患者气管插管难度[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刘远芬;医生也不愿被“细化”[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姚雁 吉尔  特约记者 徐锋;与疫魔争夺生命[N];光明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丹 孙梦;面对生命终点 该如何抉择[N];健康报;2013年

9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yび板

本文编号:2680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80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9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