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体温保护策略对胸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围术期体温保护策略对胸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围术期意外低体温(核心体温36℃)是手术和麻醉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50%-90%。即使是轻度低体温也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手术切口感染率增加,凝血功能障碍,恢复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等。胸科手术时间长、手术创面大,食管手术患者多次体位变换使得长时间暴露在层流环境中,推测这些都可能导致胸科手术患者发生严重的围术期低体温。为了探索胸科手术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现状,以及导致其发生的相关原因,随后为了进一步探讨围术期意外低体温下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我们对我院胸科手术患者进行了一项关于围术期体温保护策略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利用血栓弹力图(TEG)在患者不同核心温度下对全血样本进行凝血和纤溶系统全面的评估,从而为围术期体温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对120例行择期胸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使用鼓膜耳温计和鼻咽温探头监测患者术中体温,术中实施常规保温方式,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相关因素,如年龄,BMI,ASA,进入手术室时核心体温,麻醉方式,静脉液体总输入量,麻醉时间等。之后对64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动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主动保温组患者术前和术中使用充气保温毯持续保温,常规保温组常规被动保温。记录麻醉诱导前5分钟鼓膜温(T0)、麻醉诱导后5分钟(T1)、15分钟(T2)、30分钟(T3)、45分钟(T4)、60分钟(T5)直至手术结束时鼓膜温和鼻咽温。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术中、术毕时采集患者静脉血进行调温前后的TEG检测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并观察术后寒战发生情况和麻醉苏醒时间,采用SPSS Statistic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为78.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总入量2000 ml(OR=3.499,P0.05)和进入手术室时核心体温(OR=0.074,P0.05)分别为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在麻醉诱导后30分钟(T3),两组的核心体温出现了统计学差异(P0.05),在之后的T4~T14两组核心体温均差异显著。两组患者麻醉前各TEG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TEG四个参数(ACT、K, α, MA)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Y30这一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常规组ACT、 K值随时间变化而延长,α、MA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减小。调温组ACT、 K、α、 MA与未调温组相比,调温组ACT、K时间延长,α、MA值减小。仅有主动保温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FBG术后与常规组有差异(P0.05),其余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均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 INR)和全血细胞指标(RBC、HB、PLT)均无统计学差异。主动保温组患者与常规组相比,寒战发生率,麻醉恢复时间统计学有差异(P0.05)。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较高,胸科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会造成凝血功能异常,即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而纤溶系统不受影响。采用主动保温方法可以改善低体温造成的凝血功能异常,降低寒战发生率,缩短患者麻醉恢复时间。
【关键词】:围术期意外低体温 核心体温 主动保温方法 凝血功能异常 胸科手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14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英文缩写10-11
- 前言11-13
- 材料与方法13-17
- 结果17-20
- 附图20-24
- 附表24-28
- 讨论28-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41
- 综述 围术期低体温及防治的研究进展41-53
- 参考文献47-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历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展文彪;;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胸科手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年12期
2 朱琴妹;金海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3 魏永祥;宋树荣;邵竹平;陈小平;;血气分析在胸科手术前后的监测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1993年02期
4 江毅,张仁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行胸科手术的体会[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5 田永宏,赵鸿斌;镇痛泵在胸科手术后的应用(附25例报告)[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3年06期
6 廖历兴,黄河清,刘国天;胸科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05年06期
7 顾达民;杭东元;钱艇;;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胸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年04期
8 贾春香;;压肠板在胸科手术中的妙用[J];护理研究;2011年30期
9 贺军甫;张海霞;;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胸科手术[J];中国伤残医学;2013年07期
10 王化生,姜兴涛,刘红,张所林,崔永;关于规范胸科手术切口的建议(附3058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思燕;张秦华;李柳英;许小菊;梁国群;;胸科手术相关决策的配合与护理管理[A];全国第四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杜金满;郭建荣;;胸科手术术后镇痛及其对生理功能的影响[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韩建阁;耳建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袁立新;任金婵;佟新建;吴延宁;;胸科手术麻醉方法比较分析之浅见[A];山东省第十六次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孙莉;;胸科手术麻醉的管理[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晓伟;;自控镇痛应用于胸科手术病人的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符雅君;;冷冻治疗仪在胸科手术止痛的应用[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何枝生;匡裕康;;医用OB胶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附52例分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陈荣珠;董明;李成太;张妍;张丽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刘绍翔 通讯员 应晓燕;台医微创胸科手术走在全国前列[N];台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靖;选择性肺叶隔离技术在胸科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红;欧洲心血管手术风险评估系统在胸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与改进[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肖东;胸科手术麻醉临床资料回顾及荟萃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张倩;围术期体温保护策略对胸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5年
4 赵喜波;电针内麻点和内关穴对胸科手术后镇痛的观察[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5 冀会娟;选择性肺叶隔离对胸科手术患者术中氧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6 刘光顺;高渗晶胶液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7 张加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系统性能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8 刘伟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胸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围术期体温保护策略对胸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