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单肺通气期间保护性肺通气策略适宜PEEP值探讨

发布时间:2020-07-22 21:23
【摘要】:目的与背景胸科手术对于外科医生和麻醉医师而言,关注目标都是肺。过去我们理所应当的认为急性肺损伤是手术操作造成的,然而在肺叶切除术后,通气侧肺的影像学密度显著高于手术侧肺。这说明单肺通气带给通气侧肺的损伤程度比手术操作对患侧肺的损伤程度更大。目前胸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已成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出现不仅与患者术前肺功能有关,还与术中手术操作损伤程度及输液、输血量有关,也与非手术侧肺的通气模式息息相关。因此,胸科手术术中单肺通气的通气策略应当是在不引起通气侧肺损伤的前提下进行,即通过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维持充分的气体交换、改善氧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核心是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但是单肺通气期间肺保护性通气时如何施加适宜的PEEP值已成为问题的焦点。所谓“最佳PEEP”是指达到理想的氧合状态(即氧分压最大),肺泡开启和闭合产生的剪切力最小(即肺顺应性最大),肺内分流量最低、血流动力学副反应最小时的最低PEEP值。所以本实验试图通过对7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单肺通气期间实施保护性肺通气时观察联合应用5种临床常采用的不同大小的(0,4,6,8,10cmH_2O)呼气末正压,通过分析对肺顺应性、死腔分数、心输出量等指标的影响,旨在寻找出一个更精确范围的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时的“适宜PEEP”,从而为临床麻醉中选择适合的PEEP提供依据。方法计划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隔离手术的患者70例,双肺通气时麻醉机设置为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根据患者术前公斤体重,潮气量均设置为10ml/kg,吸呼比为1:2,参照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实时调控呼吸频率(RR),使其维持在35~45 mmHg(1 mm Hg=0.133 kPa)。单肺通气时麻醉机设置为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根据患者术前公斤体重,每组潮气量均设置为6ml/kg,吸呼比为1:1.5,实时调控呼吸频率(RR),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维持在35~45 mmHg。依据单肺通气期间应用不同PEEP值(0,4,6,8,10 cmH_2O)将患者随机分成A,B,C,D,E 5组,每组14例。观察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行双腔气管插管仰卧位双肺通气(T_1),侧卧位下双肺通气15 min(T_2),非手术侧肺通气30 min(T_3),非手术侧肺通气60 min(T_4),非手术侧肺通气90 min(T_5),非手术侧肺通气120 min(T_6),6个时点的潮气量(V_T)、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无创心输出量(CO)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根据上述各指标计算出各时间点肺顺应性(Respiratory system compliance,C),C=V_T/(Ppeak-PEEP)和死腔分数(Dead space fraction,D),D=(PaCO_2-P_(ET)CO_2)/Pa CO_2;最后根据肺顺应性(C)、死腔分数(D)以及心输出量(CO)计算出目标M值【C/D*CO】,M值越大,通气更优(对肺损伤小,对心血管系统影响低)。相应PEEP值下通气计算出的M值最大者为适宜PEEP值。结果1.63例患者仰卧位双肺通气肺顺应性显著高于侧卧位双肺通气15 min(P0.05);未加PEEP组(A组)侧卧位单肺通气30 min肺顺应性显著低于侧卧位双肺通气15 min(P0.05);2.各组侧卧位单肺通气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死腔分数和心脏每分钟输出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63例患者仰卧位双肺通气的M值显著高于侧卧位双肺通气15min的M值(P0.05);未加PEEP组(A组)侧卧位双肺通气15 min的M值显著高于单肺通气30 min的M值(P0.05);单肺通气30 min时间点上,未加PEEP的A组M值均低于加了PEEP的B,C,D,E组M值(P0.05),但B、C、D、E组之间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单肺通气60 min、90 min、120 min的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单肺通气30 min PaO_2明显低于侧卧位双肺通气15 min(P0.05),但各组间单肺通气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 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时:仰卧位双肺通气比侧卧位好;侧卧位双肺通气比侧卧位单肺通气好;侧卧位单肺通气应用PEEP比不用PEEP通气更佳;侧卧位不同PEEP值下单肺通气效果无明显差异;侧卧位不同PEEP值下单肺通气对心排血量、死腔分数影响无明显差异;侧卧位应用PEEP增加肺顺应性,对PaO_2无明显变化。综上所述,胸科手术单肺通气加用PEEP(4-10 cmH_2O之间)可增加肺顺应性,对PaO _2、心排血量、死腔分数无明显影响;但在4-10 cmH_2O之间增加PEEP对于提高PaO_2、减小死腔分数均无明显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14
【图文】:

时间点,相关性分析,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


患者各时间点SaO2和SpO2相关性分析

脉搏血氧饱和度,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患者


患者各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

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时间点,单肺通气


图 3 各时间点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 100%时,动脉血氧分压变化患者恢复双肺通气后动脉血氧分压变化如图 4 所示,28 例患者 100%吸氧浓度时,单肺通气前 PaO2<300 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建强;;PEEP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氧分压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24期

2 戴维蕾;;小潮气量及高PEEP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治疗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年03期

3 尹婷;姚碧辉;;PEEP对ARDS患者氧利用率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4 李超;王在义;;ARDS机械通气治疗中最佳PEEP的选择方法进展[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次仁德吉,刘灿群;浅谈PEEP治疗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体会[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周建美,刘流,陈启智;单肺通气期间PEEP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年01期

7 王晓菲,刘玉霞,王宏达,邓学兵;PEE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8 蔡柏蔷;朱元珏;罗慰慈;;呼气来正压通气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87年03期

9 王化兴;应诗达;;PEEP对器官血流及其功能的影响[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87年03期

10 邓硕曾;;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用PEEP逆转硝酸甘油引起的低氧血症[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8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张跃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PEEP的临床应用研究[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敏英;;内源性PEEP:识别与对策[A];重症呼吸——肺与多器官衰竭——中华医学会第一次重症呼吸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高建军;赵宏胜;张彬;王林华;李敏敏;;不同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王兰;晁彦公;李黎明;关键;边伟帅;;不同水平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猪血管外肺水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Younsuck Koh;;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ARDS:How to set PEEP in ALI[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涂昌弟;霍开秀;王晓川;李复雄;黄明毅;;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代谢的影响[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潘孔寒;;对ARDS病人,PEEP更重要[A];2007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王静;徐杰;任新生;袁红岩;;利用无创心功能监测选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最佳PEEP[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李欣;赵建平;朱丹;陈慧;楼雅芳;涂军伟;;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沈合金;;外源性PEEP对于严重气道阻塞患者的影响[A];2005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高莉;对呼吸机一个独特功能“PEEP”的再认识[N];中国医药报;2008年

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邱海波 黄英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新理念带来新希望[N];健康报;2011年

3 ;重症医学 救治理念获更新[N];健康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导新;CLDF与SI对中、重度ARDS beagle犬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2 赵晓巍;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海水淹溺型呼吸窘迫综合症动物治疗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3 闫润民;严重颅脑外伤后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运行模式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4 侯静静;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孙昀;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冬凯;肺部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过程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7 程静;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涛;肺复张联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对ARDS肺保护作用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夏苏云;婴幼儿亲体肝移植术中应用保护性通气策略减少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王玉;肺复张手法救治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益杭;肺顺应性导向最适PEEP对单肺通气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8年

2 祁斐;手法肺复张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肥胖患者行腔镜胆囊切除术氧合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3 张瑞;Cdyn指导的个体化PEEP滴定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4 苑昕;Cdyn指导的个体化PEEP滴定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5 苏学森;Cdyn指导的个体化PEEP滴定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6 张小军;食道压导向的PEEP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和肺部并发症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7 陈莹;呼气末肺容积用于PEEP对ARDS肺复张效果评价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8 温凯;肺部超声评分探讨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时的最佳PEEP及与应用传统肺保护通气模式的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9 沙彦秀;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对老年俯卧位手术患者围麻醉期IL-6、IL-10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18年

10 刘晓;探讨EIT导向的PEEP设置对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氧输送的影响[D];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6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766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