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在肝癌射频消融术的麻醉中应用不同组合的6组麻醉药物,根据镇痛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选择出最理想的麻醉药物组合。方法:选取120例拟行射频消融治疗(RFA)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年龄在55~75岁,体重指数(BMI)在18~28Kg/m2,ASA分级Ⅱ~Ⅲ级,麻醉时间在10~20min。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C、D、E、F六组:A组为丙泊酚、舒芬太尼组合;B组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合;C组为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组合;D组为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组合;E组为咪达唑仑、盐酸纳布啡组合;F组为盐酸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组合。待超声或CT下瘤灶定位完毕后(F组需提前10~15min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啶),根据患者的相应分组按照以下剂量经外周静脉缓慢给药:A组:丙泊酚1.25mg/kg,舒芬太尼0.1ug/kg;B组:丙泊酚1.25mg/kg,瑞芬太尼0.5ug/kg;C组:咪达唑仑0.075mg/kg,舒芬太尼0.1ug/kg;D组:咪达唑仑0.075mg/kg,瑞芬太尼0.5ug/kg;E组:咪达唑仑0.075mg/kg,盐酸纳布啡0.1mg/kg;F组:首先给予负荷剂量1ug/kg的右美托咪啶,要求在10min左右泵注完毕,随后按照维持剂量0.25ug/(kg·h)进行泵注直至操作结束,在瘤灶定位完毕后,给予瑞芬太尼0.25ug/kg。待患者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保持在65~85,Ramsay分级保持在3级或4级时,告知手术医师可以进行相关操作。观察并记录6组患者在操作镇静镇痛(PSA)开始前(T1)、开始后5min(T2)、开始后1Omin(T3)以及RFA结束时(T4)各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同时在术中观察患者能否配合术者相关指令以及有无低血压、体动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于术后2小时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对于操作过程中镇痛效果的满意程度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六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1.六组患者在HR、SBP、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将六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综合分析,A、B两组药物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大于C、D、E、F四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F四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六组患者在SpO2、RR、PETCO2等呼吸稳定性指标的比较将六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综合分析,A、B、D三组药物对于呼吸稳定性的影响大于C、E、F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E、F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六组患者在术中清醒程度方面的比较将六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分析,C、D、E、F四组药物在术中的清醒程度和对于术者指令的配合程度明显高于A、B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F四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六组患者在术中不良反应方面的比较将六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分析,C、E两组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A、B、D、F四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E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F四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六组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的比较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各组患者在术后嗜睡、恶心、头晕等较轻微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呕吐、头痛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方面,E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C、D、F五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F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其他术后不良反应发生。6.六组患者对于操作过程中镇痛效果满意程度的比较六组患者对于镇痛效果的满意程度均较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拟行RFA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PSA技术进行麻醉时,应用C组(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药物时,镇痛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对于呼吸抑制较轻,术中清醒程度较高,对于术者相关指令配合较好,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操作比较简单,是值得推荐的麻醉药物组合。
【学位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614;R735.7
【文章目录】: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主要仪器设备与药品
2.3 麻醉方法与监测
2.3.1 术前准备
2.3.2 术前用药
2.3.3 PSA技术操作方法
2.3.4 操作中监测及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六组患者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比较
3.2.1 六组患者在HR方面的比较
3.2.2 六组患者在SBP方面的比较
3.2.3 六组患者在NBP方面的比较
3.3 六组患者在呼吸稳定性方面的比较
2方面的比较'> 3.3.1 六组患者在SpO
2方面的比较
3.3.2 六组患者在RR方面的比较
2方面的比较'> 3.3.3 六组患者在Pet CO
2方面的比较
3.4 六组患者在术中清醒程度方面的比较
3.5 六组患者在术中不良反应方面的比较
3.6 六组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的比较
3.7 六组患者对于操作过程中镇痛效果满意程度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海涛;许梅;陈国莲;何静;;右美托咪啶和瑞芬太尼用于肝肿瘤射频消融患者清醒镇静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8年08期
2 羊丽丽;纪建松;吴炜;雷李培;赵中伟;邵国良;郑家平;;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中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3年45期
3 张国华;孙莉;;单独使用瑞芬太尼用于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手术的麻醉[J];医学研究杂志;2013年09期
4 马仁忠;江溢;王娟;朱长江;;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对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15期
5 闫梅英;毛仁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年04期
6 覃家珠;;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异丙酚520例无痛胃肠镜麻醉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7 姜陆洋;冯艺;;镇静镇痛药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年04期
8 李兴福;张骍;耿智隆;;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02期
9 秦培顺;李军;连庆泉;宫剑;;氯胺酮、芬太尼、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15期
10 董迎春,汪小海;丙泊酚与氯胺酮、芬太尼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席惠君;无痛胃肠镜检查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
2841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84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