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氨甲环酸给药方式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0 06:25
  背景和意义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转子间部分主要为松质骨,血运丰富,骨折常伴有大量出血。氨甲环酸是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物,对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通过评价术中静脉滴注和局部灌注两种不同的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给药方式对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止血效果及围手术期安全性,为氨甲环酸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材料与方法收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8年1月自2019年7月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间新鲜不稳定型骨折105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上述患者均采取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即静脉注射组、局部灌注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患者分别接受了不同的氨甲环酸给药方式,静脉组:皮肤切开前30 min给予静脉输注1 g TXA,术后3 h,再次通过静脉途径输注1 g TXA。局部组:手术切口关闭后在创腔局部灌注2 g TXA。对照组:不使用TXA。将3组患者术中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输血率进行对比;同时对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红...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给药方式
    2.3 术前准备
    2.4 麻醉方法
    2.5 手术方式
    2.6 主要手术步骤
    2.7 术后处理
    2.8 观察指标
    2.9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术前三组患者一般资料、骨折EVANS分型及合并疾病情况的对比
    3.2 所有患者的围手术期不同时间HB值变化及失血特点
    3.3 不同组别患者不同时间HB值变化及失血的特点
    3.4 三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布
4 讨论
    4.1 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失血隐患
    4.2 氨甲环酸的作用
    4.3 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失血特点
    4.4 术中不同给药方式效果
    4.5 其他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一、人工股骨头置换的适应症
    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
    三、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常用内固定方法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比较
    四、手术时机选择及麻醉
    五、人工关节假体的选择
    六、患侧肢体长度的控制
    七、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SINGH指数法评价患者骨质疏松状况
附录 B 股骨转子间骨折TRONZO-EVANS分型
附录 C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评估分级标准
附录 D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致谢



本文编号:3042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042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b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