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暴露细菌脂多糖对雌性子代代谢表型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孕期暴露细菌脂多糖对雌性子代代谢表型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宫内发育迟缓(IUGR)与成年时期发生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早期研究发现妊娠晚期暴露细菌脂多糖(LPS)可以导致胎儿IUGR的发生。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孕期暴露LPS对雌性子代成年时期代谢表型的影响。方法:20只ICR孕鼠被随机分配为两组,LPS组孕鼠在妊娠15天(GD15)到GD17天每天被给予腹腔注射LPS(50μg/kg),对照组在GD15到GD 17天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NS)。断乳后,雌性仔鼠被随机分配为四组。SD组:对照组母鼠的雌性子代,给予标准饲料喂养;LPS组:LPS组母鼠的雌性子代,给予标准饲料喂养;HFD组:对照母鼠的雌性子代,给予高脂饲料喂养;LPS+HFD组:LPS组母鼠的雌性子代,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饮食干预之后,每两周用血糖仪测量空腹血糖。在饮食干预8周和12周后,均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TT)。14周的饮食干预后,所有实验小鼠用50mg/kg的苯巴比妥钠麻醉并处死。收集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反应蛋白等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ELISA)测定血清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收集肝脏和脂肪组织,称重,部分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后用于组织学检查,剩余部分用液氮速冻后-80℃保存,用于肝脏和脂肪组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及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结果:(1)孕期暴露LPS(50μg/kg)会导致IUGR的发生,断奶时雌性仔鼠体重LPS组仍低于对照组(LPS组14.90±0.23g,对照组15.80±0.25 g,P0.01)。但孕期暴露LPS不增加雌性仔鼠成年期体重;且孕期暴露LPS不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雌性仔鼠成年期体重增加。(2)孕期暴露LPS不增加雌性仔鼠脂肪量;孕期暴露LPS不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雌性仔鼠脂肪量增加。(3)孕期暴露LPS不增加雌性仔鼠的肝重、肝脏甘油三酯含量以及循环脂质含量;孕期暴露LPS不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雌性仔鼠肝重、肝脏甘油三酯含量以及循环脂质含量增加。(4)孕期暴露LPS不增加雌性仔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孕期暴露LPS不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雌性仔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5)孕期暴露LPS不损害雌性仔鼠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性;孕期暴露LPS不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雌性仔鼠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性受损。(6)孕期暴露LPS不降低雌性子代脂肪及肝脏组织中p AKT的表达水平;孕期暴露LPS不加剧高脂饮食诱导的雌性子代脂肪及肝脏组织中p AKT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孕期暴露LPS诱导IUGR出现,但孕期暴露LPS并不增加雌性子代成年期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肝脏甘油三酯水平。另外,孕期暴露LPS并不影响其雌性子代肝脏及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孕期暴露LPS不会加剧高脂饮食诱导的雌性子代成年时期葡萄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及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增加。因此,孕期LPS暴露诱导的IUGR不改变雌性子代成年时期的代谢表型。
【关键词】:细菌脂多糖 宫内发育迟缓 高脂饮食 代谢表型 雌性子代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14
【目录】:
- 缩略词表5-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1. 前言12-13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13-19
- 2.1 实验试剂13
- 2.2 实验动物及处理13-14
- 2.3 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14-15
- 2.4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15-17
- 2.5 生化指标17-18
- 2.6 H&E染色18-19
- 2.7 肝脏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19
- 2.8 统计分析19
- 3. 结果19-36
- 3.1 孕期暴露LPS对雌性子代体重及摄食量的影响19-24
- 3.2 孕期暴露LPS对雌性子代脂肪量的影响24-26
- 3.3 孕期暴露LPS对雌性子代肝脏及循环脂质的影响26-28
- 3.4 孕期暴露LPS对雌性子代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28-30
- 3.5 孕期暴露LPS对雌性子代糖耐量的影响30
- 3.6 孕期暴露LPS对雌性子代胰岛素耐量的影响30-33
- 3.7 孕期暴露LPS对雌性子代脂肪及肝脏胰岛素信号转导的影响33-36
- 4.讨论36-38
- 5.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5
- 附录45-46
- 致谢46-47
- 综述 孕期营养、母体肥胖对子代代谢性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47-62
- 参考文献55-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平;细菌脂多糖信号胞内传递研究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8年03期
2 陈远华;徐德祥;王华;赵磊;魏凌珍;王剑萍;孙美芳;;细菌脂多糖对小鼠生长发育和骨骼发育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06年08期
3 赵福生,马大龙,冯岚,张新,钱玉昆,李鲲;细菌脂多糖与白细胞介素-3受体或其相关分子[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3年01期
4 郭隽;彭双清;张立实;;氯化钆保护细菌脂多糖引发肝脏损伤及其可能机制[J];毒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5 丁宁;姜勇;;细菌脂多糖识别系统[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7年09期
6 王华;徐德祥;;细菌脂多糖发育毒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年03期
7 肇晖,苏东辉,钟慈声,李继峰;细菌脂多糖对大鼠皮层、海马及下丘脑突触结构的作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刘建仓;周荣;刘良明;刘韧;肖南;;细菌脂多糖诱导人单核细胞株对细菌脂蛋白的耐受性及其与肌动蛋白骨架关系[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7年05期
9 郭隽;帅怡;彭双清;张立实;董延生;陈立娟;;金属硫蛋白在细菌脂多糖引发肝脏损伤中的作用[J];毒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10 徐发林;庄方莉;白琼丹;段佳佳;;细菌脂多糖对不同成熟度新生小鼠脑发育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隽;彭双清;张立实;;氯化钆保护细菌脂多糖引发肝脏损伤及其可能机制[A];2007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赵伟;郑荣远;;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幼年期细菌脂多糖处理提高了成年期尿游离皮质酮水平而对其肾脏功能无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双美;沈华浩;;细菌脂多糖对人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和PTEN表达的影响及其关系[A];华东地区第6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暨浙江省第29届呼吸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华;徐德祥;李祥云;张程;陈远华;宁萑;;孕鼠接触细菌脂多糖对胎肝孕烷X受体及其靶基因cyp3a11的调控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钟秀会;史万玉;宫新城;翟向和;张铁;李绍华;褚素敏;;PXF与黄芩白术对LPS诱导流产小鼠的保胎作用及子宫内IL-10含量的变化研究[A];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劲松;张宗梁;;LPS启动的IκBα降解和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碧伟;孕期暴露细菌脂多糖对雌性子代代谢表型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浩威;中性粒细胞抑制人单个核细胞释放TNF-a及其机理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李祥云;肿瘤坏死因子-α在细菌脂多糖下调小鼠胎肝细胞色素P450 3A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4 郭隽;金属硫蛋白拮抗细菌脂多糖急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朱仁敏;细菌脂多糖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孕期暴露细菌脂多糖对雌性子代代谢表型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2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