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53合成修饰障碍抑制烧伤后肌膜修复导致骨骼肌代谢紊乱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0 11:26
目的:观察烧伤后骨骼肌细胞膜完整性变化,探索MG53在烧伤后骨骼肌膜修复障碍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一、体内实验:按随机数字表将216只雄性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组,烧伤对照(B)组,烧伤+胰岛素治疗(I)组。C组只给予麻醉和剃毛,37℃水9秒假烫伤;B、C组给予90℃水烫伤9秒,造成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伤后各组均给予正常饮食及饮水,I组于烧伤后6h(麻醉清醒后)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5UI/kg.d),B组于烧伤后6h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C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观察伤前及伤后2、5、10和14天各项指标的变化。(一)通过腹腔注射伊文思蓝(EBD),检测肌细胞内EBD荧光强度和EBD含量,反映肌膜完整性;(二)采用Treadmill实验和腹腔注射EBD,通过对比运动前后肌细胞内EBD荧光强度和EBD含量反映肌膜修复能力。采用机械分离和酶消化法,分离单条肌纤维。用紫外线破坏肌纤维膜,检测流入肌丝的FM1-43荧光强度以反映肌纤维膜的自我修复能力;(三)采用甘油-3-磷酸激酶氧化(GK-GPO)法,测定甘油三酯(TG)含量;(四)采用treadm...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烧伤后骨骼肌肌细胞内EBD的变化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烧伤后骨骼肌膜修复能力的变化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Treadmill 实验(偏心收缩运动实验)是制造骨骼肌膜损伤常用的实验方法,结合EBD 着色特性,可通过对比运动前后肌细胞中 EBD 含量对骨骼肌膜自我修复功能进行评估[23]。如图 2a 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烧伤对照组小鼠伤后 14 天运动后腓肠肌中 EBD 明显增加(P <0.05)。分离单根肌纤维,紫外线破坏肌膜后,记录流入肌纤维内 FMI-43 的量,离体对骨骼肌膜自我修复功能进行评估[30]。如图 2b 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烧伤对照组小鼠伤后 14 天肌纤维内 FMI-43 明显增加(P <0.05)。如图 2a 所示,与烧伤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治疗组小鼠运动前后腓肠肌中 EBD 含量差明显降低(P<0.05)。如图 2b 所示,与烧伤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治疗组小鼠纤维内 FMI-43 也明显降低(P <0.05)。
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烧伤后骨骼肌重量、脂质沉积和耐力的变化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如图 3a 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烧伤对照组小鼠伤后 2 天腓肠肌的重量变化不明显(P >0.05),伤后第 5、10 和 14 天小鼠腓肠肌重量明显降低(P <0.05)。如图 3b 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烧伤对照组小鼠烧伤后 2、5 天腓肠肌中甘油三酯含量变化不明显(P >0.05),伤后 10、14 天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P <0.05)。如图 3c 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烧伤对照组小鼠烧伤后 2-14 天小腿肌耐力均明显降低(P <0.05)。如图 3a 所示,与烧伤对照组相比,胰岛素组小鼠腓肠肌重量增加(P <0.05);如图 3b 所示,胰岛素组小鼠腓肠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P <0.05),如图 3c 所示,胰岛素组小鼠小腿肌肉耐力增加(P <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磷酸化障碍导致烧伤后骨骼肌脂质沉积的实验研究[J]. 王超,吴丹,王宏宇,胡建红,张勇,彭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09)
[2]烧伤后大鼠不同骨骼肌凋亡相关蛋白的转录表达变化[J]. 吴焱秋,柴家科,张海龙,耿祎楠. 中国美容医学. 2014(08)
[3]脂联素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潘黎明,李俊明. 中国全科医学. 2014(05)
[4]细胞凋亡与内质网应激机制[J]. 夏元平,王立花,樊燕蓉.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03)
[5]胰岛素通过泛素系统对脓毒症病人骨骼肌代谢的调理作用[J]. 陈启仪,虞文魁,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01)
[6]严重烧伤后骨骼肌消耗的机制与治疗前景思考[J]. 柴家科. 中华烧伤杂志. 2009 (04)
[7]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烧伤骨骼肌蛋白降解研究进展[J]. 段红杰,柴家科. 中华烧伤杂志. 2008 (02)
[8]骨骼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蔺静,柴家科.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07(04)
[9]Apoptosis in skeletal muscle and its relevance to atrophy[J]. Esther E Dupont-Versteegd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6(46)
[10]胰岛素在危重患者中的抗炎作用[J]. 史载祥,李茂琴,许继元,张舟,卢飞,李琳. 中国急救医学. 2006(04)
本文编号:3466643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烧伤后骨骼肌肌细胞内EBD的变化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烧伤后骨骼肌膜修复能力的变化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Treadmill 实验(偏心收缩运动实验)是制造骨骼肌膜损伤常用的实验方法,结合EBD 着色特性,可通过对比运动前后肌细胞中 EBD 含量对骨骼肌膜自我修复功能进行评估[23]。如图 2a 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烧伤对照组小鼠伤后 14 天运动后腓肠肌中 EBD 明显增加(P <0.05)。分离单根肌纤维,紫外线破坏肌膜后,记录流入肌纤维内 FMI-43 的量,离体对骨骼肌膜自我修复功能进行评估[30]。如图 2b 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烧伤对照组小鼠伤后 14 天肌纤维内 FMI-43 明显增加(P <0.05)。如图 2a 所示,与烧伤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治疗组小鼠运动前后腓肠肌中 EBD 含量差明显降低(P<0.05)。如图 2b 所示,与烧伤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治疗组小鼠纤维内 FMI-43 也明显降低(P <0.05)。
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烧伤后骨骼肌重量、脂质沉积和耐力的变化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如图 3a 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烧伤对照组小鼠伤后 2 天腓肠肌的重量变化不明显(P >0.05),伤后第 5、10 和 14 天小鼠腓肠肌重量明显降低(P <0.05)。如图 3b 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烧伤对照组小鼠烧伤后 2、5 天腓肠肌中甘油三酯含量变化不明显(P >0.05),伤后 10、14 天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P <0.05)。如图 3c 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烧伤对照组小鼠烧伤后 2-14 天小腿肌耐力均明显降低(P <0.05)。如图 3a 所示,与烧伤对照组相比,胰岛素组小鼠腓肠肌重量增加(P <0.05);如图 3b 所示,胰岛素组小鼠腓肠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P <0.05),如图 3c 所示,胰岛素组小鼠小腿肌肉耐力增加(P <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磷酸化障碍导致烧伤后骨骼肌脂质沉积的实验研究[J]. 王超,吴丹,王宏宇,胡建红,张勇,彭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09)
[2]烧伤后大鼠不同骨骼肌凋亡相关蛋白的转录表达变化[J]. 吴焱秋,柴家科,张海龙,耿祎楠. 中国美容医学. 2014(08)
[3]脂联素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潘黎明,李俊明. 中国全科医学. 2014(05)
[4]细胞凋亡与内质网应激机制[J]. 夏元平,王立花,樊燕蓉.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03)
[5]胰岛素通过泛素系统对脓毒症病人骨骼肌代谢的调理作用[J]. 陈启仪,虞文魁,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01)
[6]严重烧伤后骨骼肌消耗的机制与治疗前景思考[J]. 柴家科. 中华烧伤杂志. 2009 (04)
[7]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烧伤骨骼肌蛋白降解研究进展[J]. 段红杰,柴家科. 中华烧伤杂志. 2008 (02)
[8]骨骼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蔺静,柴家科.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07(04)
[9]Apoptosis in skeletal muscle and its relevance to atrophy[J]. Esther E Dupont-Versteegd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6(46)
[10]胰岛素在危重患者中的抗炎作用[J]. 史载祥,李茂琴,许继元,张舟,卢飞,李琳. 中国急救医学. 2006(04)
本文编号:3466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4666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