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脑状态与工作强度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0:12
本文关键词:麻醉医生脑状态与工作强度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工作者在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文化导向、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以及成就动机、个人特质、群体特征等内在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自主或被动地提供了超时、超强度的劳动,使得原本适度的劳动行为转变为过度劳动行为,从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不仅给用人单位带来不利影响,也直接表现为劳动者出现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症等身心失谐的状况,长期以往,极端情况下会出现“过劳死”;如果国家不予以必要的关注和政策干预,很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爆“过劳死”,进而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种过劳现象在医疗服务行业更为常见,尤其是近两年麻醉医生则成了过劳死的重灾区。本研究通过比较本科室麻醉医生工作强度对脑状态(主要包括脑耗能,脑疲劳及困倦指数)的影响——主要通过采集脑电波并进行处理来实现。旨在引起个人、单位及社会对麻醉医生健康状况的重视,科学用脑,缓解压力,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研究方法:选取本科室麻醉医生45例,年龄在25-45岁之间,分管病人ASA I-II,每台手术时间2-3小时。分为三组:1白班医生(工作9h);2加班医生(工作12h);3夜班医生(工作15h)。脑电采集设备为黑龙江华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HXD_I系列多功能监护仪,脑电特征指标提取由北京易飞华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脑电小波分析处理软件包实现。分别采集三组麻醉医生上班前后的脑电波及处理后的脑状态指标,主要包括脑耗能、脑疲劳及困倦指数。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1.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三组研究对象工作前脑耗能无明显差异,工作后与工作前三者的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三组研究对象工作前脑疲劳无明显差异,工作后与工作前三者的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研究对象工作前困倦指数无明显差异,工作后与工作前三者的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组研究对象工作前脑耗能、脑疲劳及困倦指数的随工作时间的延长,增加幅度逐渐加大,夜班医生尤其明显。结论:麻醉医生的脑状态与工作强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工作时间及劳动强度的加大,差异越明显。
【关键词】:麻醉医生 工作强度 过劳 脑状态 脑电波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9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英文缩写词表11-12
- 前言12-22
- 材料与方法22-23
- 临床研究23-24
- 研究结果24-25
- 讨论25-30
- 结论30
- 不足与展望30-31
- 附图31-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37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俊;王学良;霍云华;赵晓山;张超;罗仁;;广州市某医院职工亚健康状态临床表现分析[J];广东医学;2007年05期
2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麻醉医生脑状态与工作强度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674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