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藤茶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干预兔WAMD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17:25

  本文关键词:藤茶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干预兔WAMD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评价激光诱导日本大耳白兔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WAMD)的可行性;探讨藤茶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WAMD的影响。方法:532nm激光对成年日本大耳白兔眼底进行光凝,创建WAMD模型。光凝后4-12周麻醉动物,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凝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兔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DMY(100 mg DMY?kg-1?d-1)灌胃给药,ELISA检测外周血和房水中VEGF和PEDF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mRNA表达情况;HE染色检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实验结束时,解剖实验动物,分别计算肝脏、肾脏和脾脏指数。结果:光凝4-12周后,FFA显示兔眼光斑部视网膜可见点状荧光;OCT图像显示光斑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断裂;外周血VEGF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给药4周,模型组外周血VEGF降低幅度为63.3%,而模型对照组降低幅度为48.6%;给药8周,模型组外周血VEGF降低幅度为46.7%,模型对照组降低幅度为20.1%。给药8周模型组日本大耳白兔房水VEGF浓度为2271.4 ng/L,而模型对照组房水中VEGF浓度为2967.5 ng/L。给药4周,模型组外周血PEDF降低幅度为55.9%,而模型对照组降低幅度为58.6%;给药8周,模型组外周血PEDF降低幅度为12.1%,模型对照组降低幅度为53.1%。给药8周,模型组大耳白兔房水PEDF浓度为195.1μg/L,而模型对照组房水中PEDF浓度为153.3μg/L。给药8周,模型组VEGF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其表达量分别是正常对照的0.5倍和13.9倍;模型组PEDF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其表达量分别是正常对照的1.7倍和4.8倍。给药8周,模型对照组(未给药组)可见明显CNV,而模型给药组未见明显CNV。给药8周,模型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低于模型对照组(P=0.147和P=0.223),模型组肾脏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874)。结论:倍频532 nm激光光凝(功率900mW,时间0.1 s)日本大耳白兔眼底能有效诱导CNV形成,发展血管渗漏,成功建立兔WAMD模型。DMY下调VEGF蛋白表达与其下调VEGF-mRNA表达趋势一致;而DMY上调PEDF蛋白表达与其下调PEDF-mRNA表达趋势不一致。DMY具有一定的抑制WAMD模型日本大耳白兔CNV生长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VEGF的表达、上调PEDF表达和益气活血、健脾疏肝有关。
【关键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藤茶 二氢杨梅素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85.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缩略词表7-10
  • 第一章 前言10-19
  • 1 AMD的介绍10
  • 2 CNV的介绍10-11
  • 3 CNV的诱导方法11
  • 3.1 激光光凝11
  • 3.2 Matrigel法11
  • 4 CNV的检查方法11-15
  • 4.1 眼底血管造影11-12
  • 4.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12
  • 4.3 组织学观察12-13
  • 4.4 荧光素标记脉络膜血管平铺13-14
  • 4.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14-15
  • 5 藤茶以及二氢杨梅素15-17
  • 5.1 DMY 的生理作用研究15-17
  • 6 研究意义17-19
  • 第二章 日本大耳白兔WAMD模型的建立19-25
  • 1 实验材料19
  • 1.1 实验动物19
  • 1.2 试剂19
  • 1.3 仪器19
  • 2 实验方法19-21
  • 2.1 激光光凝AMD造模19-20
  • 2.2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20
  • 2.3 相干光断层扫描20
  • 2.4 VEGF因子检测20-21
  • 3 结果21-23
  • 3.1WAMD模型兔的FFA观察21
  • 3.2 WAMD模型兔的OCT观察21-22
  • 3.3 WAMD模型兔血清VEGF因子检测22-23
  • 4 讨论23-25
  • 第三章 藤茶活性成分DMY对兔WAMD的影响25-42
  • 1 实验材料25
  • 1.1 实验动物25
  • 1.2 试剂25
  • 1.3 仪器25
  • 2 实验方法25-28
  • 2.1 激光光凝AMD造模25-26
  • 2.2 试验动物分组和处理26
  • 2.3 VEGF和PEDF因子mRNA的Real-time PCR检测26-27
  • 2.4 VEGF和PEDF因子检测27
  • 2.5 HE染色观察CNV27-28
  • 3 结果28-37
  • 3.1 藤茶活性成分DMY对WAMD兔VEGF因子的影响28-30
  • 3.2 藤茶活性成分DMY对WAMD兔PEDF因子的影响30-32
  • 3.3 藤茶活性成分DMY对WAMD兔VEGF和PEDF-mRNA表达的影响32-35
  • 3.4 HE染色观察DMY对WAMD模型兔脉络膜的影响35
  • 3.5 DMY对WAMD模型兔主要肝、肾和脾指数的影响35-37
  • 4 讨论37-42
  • 4.1 AMD治疗方法的选择37-39
  • 4.2 DMY对WAMD模型兔VEGF和PED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39-40
  • 4.3 DMY对WAMD模型兔VEGF和PEDF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40-41
  • 4.4 DMY治疗WAMD的有效性评价41-42
  • 参考文献42-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秋凤;周防震;袁德培;;脉络膜新生血管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年03期

2 吴秋菊;钱芳;刘瑜玲;赵琳;陈晓勇;马志中;郭彤;;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年01期

3 罗文敏;孙超;向准;刘盈盈;张玉武;贾强;;藤茶止咳化痰药效学研究[J];贵州科学;2014年06期

4 魏丽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江苏医药;2014年12期

5 江伟;唐由之;梁丽娜;詹文捷;周尚昆;李建荣;贺容;;明睛颗粒对Matrigel诱导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干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09期

6 李静;;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疗效观察及并发症防治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年02期

7 祁佳;李莉霞;卜书红;张健;;藤茶提取物清咽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陈丽娟;苗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J];眼科新进展;2012年10期

9 周防震;张晓元;孙奋勇;郭勇;;二氢杨梅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抗增殖作用[J];肿瘤防治研究;2012年01期

10 李茜;韩曼丽;杨学文;高峰;詹tg;;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VEGF mRN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防震;藤茶活性成分DMY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蔡岩;高血糖上调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VEGF和SDF-1表达促进骨髓来源细胞参与糖尿病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血管发生[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李栋梁;2-甲氧基雌二醇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粘附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4 曹明芳;归芍地黄汤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曲毅;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赵艳梅;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果蝇热休克基因表达和寿命的分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红梅;肝肾阴虚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CFH基因变异特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杨宝娣;微脉冲810nm半导体激光阈值下光凝对兔视网膜光生物调制效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3 叶倩;Avastin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_2)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4 曾晓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清和玻璃体液VEGF及PEDF的定量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5 吴慧英;狮头鹅催乳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理活性的初步观察[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6 郑婕;可溶性endoglin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意义[D];广州医学院;2010年

7 冯松福;填精明目法治疗肝肾阴虚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陈梅;蛴螬提取物对兔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吕建萌;Sp1在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其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朱伟;内皮抑素及其修饰物对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藤茶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干预兔WAMD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74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0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