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竭运动及钝挫伤各时相大鼠骨骼肌PTRF/MG53/Pax7/β-catenin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2 05:39
研究目的:本文拟通过一次性力竭运动和钝挫伤模型诱导Wistar大鼠骨骼肌损伤,通过检测MG53、PTRF、Pax7、β-catenin在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后即刻、24和48小时不同时相的变化,探讨MG53、PTRF、Pax7、β-catenin在骨骼肌损伤修复再生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研究方法:实验选用Wistar纯系清洁级6-8周龄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各6只:安静对照组(C组)、力竭运动即刻组(E0组)、力竭运动后24H组(E24组)、力竭运动后48H组(E48组)、钝挫伤即刻组(DO组)、钝挫伤后24H组(D24组)、钝挫伤后48H组(D48组)。安静对照组取材:将大鼠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取下左侧腓肠肌,分为两份,一份待测酶联免疫法ELISA,另一份待测实时荧光定量PCR。运动组和钝挫伤组取材:Wistar大鼠分别在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后即刻、24和48小时取材,取材步骤同上。研究结果:(1)PTRF的RT-PCR实验结果:与C组相比,E0组、E24组和DO组、D24组、D48组大鼠骨骼肌PTRF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骨骼肌概述
1.1 骨骼肌的组织学结构与功能
1.2 骨骼肌损伤
1.2.1 骨骼肌损伤概念
1.2.2 骨骼肌损伤分类
1.2.3 骨骼肌损伤机制
1.2.3.1 肌细胞机械损伤
1.2.3.2 能量代谢紊乱
1.2.3.3 电解质失衡
1.2.3.4 自由基损伤
1.3 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3.1 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1.3.1.1 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
1.3.1.2 钝挫伤模型
1.3.2 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的评价
1.3.2.1 安静常氧状态下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1.3.2.2 一次性力竭运动对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1.3.2.3 钝挫伤对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1.4 骨骼肌损伤的修复
2 MG53、PTRF及其修复骨骼肌细胞膜损伤的机制
2.1 细胞膜修复蛋白
2.1.1 MG53蛋白
2.1.2 聚合酶Ⅰ和转录释放因子
2.2 细胞膜损伤修复机制
2.2.1 MG53与肌细胞膜修复
2.2.2 PTRF与细胞膜修复
3 肌卫星细胞与骨骼肌损伤修复
3.1 肌卫星细胞概述
3.1.1 肌卫星细胞的发现
3.1.2 肌卫星细胞的自我更新
3.1.3 肌卫星细胞的特异性标记Pax7
3.1.4 肌卫星细胞与骨骼肌损伤修复
3.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肌卫星细胞
3.2.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3.2.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卫星细胞自我更新
4 研究展望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模型
1.1.1 实验动物和喂养
1.1.2 实验动物分组
1.1.3 动物模型的建立
1.1.3.1 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
1.1.3.2 钝挫伤模型
1.2 样本取材与处理
1.2.1 样本取材
1.2.2 组织样本制备
1.3 指标测定与方法
1.3.1 蛋白含量测定
1.3.1.1 检测原理
1.3.1.2 检测步骤
1.3.2 酶联免疫法
1.3.2.1 检测原理
1.3.2.2 检测方法与步骤
1.3.2.3 结果计算
1.3.3 骨骼肌组织总RNA的提取
1.3.3.1 准备工作
1.3.3.2 提取总RNA
1.3.3.3 RNA质量和浓度检测
1.3.4 RNA反转录
1.3.5 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
1.3.5.1 引物设计
1.3.5.2 实时荧光定量反应体系
1.3.5.3 实时荧光定量反应条件
1.3.5.4 实时荧光定量结果的计算
1.3.5.5 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
1.4 实验仪器
1.5 实验试剂
1.6 统计学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和血清PTRF含量的比较
2.2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PTRF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2.3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和血清MG53含量的比较
2.4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MG53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2.5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和血清Pax7含量的比较
2.6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Pax7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2.7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3.1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PTRF的影响
3.2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MG53的影响
3.3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Pax7的影响
3.4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β-catenin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27772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骨骼肌概述
1.1 骨骼肌的组织学结构与功能
1.2 骨骼肌损伤
1.2.1 骨骼肌损伤概念
1.2.2 骨骼肌损伤分类
1.2.3 骨骼肌损伤机制
1.2.3.1 肌细胞机械损伤
1.2.3.2 能量代谢紊乱
1.2.3.3 电解质失衡
1.2.3.4 自由基损伤
1.3 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3.1 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1.3.1.1 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
1.3.1.2 钝挫伤模型
1.3.2 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的评价
1.3.2.1 安静常氧状态下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1.3.2.2 一次性力竭运动对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1.3.2.3 钝挫伤对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1.4 骨骼肌损伤的修复
2 MG53、PTRF及其修复骨骼肌细胞膜损伤的机制
2.1 细胞膜修复蛋白
2.1.1 MG53蛋白
2.1.2 聚合酶Ⅰ和转录释放因子
2.2 细胞膜损伤修复机制
2.2.1 MG53与肌细胞膜修复
2.2.2 PTRF与细胞膜修复
3 肌卫星细胞与骨骼肌损伤修复
3.1 肌卫星细胞概述
3.1.1 肌卫星细胞的发现
3.1.2 肌卫星细胞的自我更新
3.1.3 肌卫星细胞的特异性标记Pax7
3.1.4 肌卫星细胞与骨骼肌损伤修复
3.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肌卫星细胞
3.2.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3.2.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卫星细胞自我更新
4 研究展望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模型
1.1.1 实验动物和喂养
1.1.2 实验动物分组
1.1.3 动物模型的建立
1.1.3.1 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
1.1.3.2 钝挫伤模型
1.2 样本取材与处理
1.2.1 样本取材
1.2.2 组织样本制备
1.3 指标测定与方法
1.3.1 蛋白含量测定
1.3.1.1 检测原理
1.3.1.2 检测步骤
1.3.2 酶联免疫法
1.3.2.1 检测原理
1.3.2.2 检测方法与步骤
1.3.2.3 结果计算
1.3.3 骨骼肌组织总RNA的提取
1.3.3.1 准备工作
1.3.3.2 提取总RNA
1.3.3.3 RNA质量和浓度检测
1.3.4 RNA反转录
1.3.5 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
1.3.5.1 引物设计
1.3.5.2 实时荧光定量反应体系
1.3.5.3 实时荧光定量反应条件
1.3.5.4 实时荧光定量结果的计算
1.3.5.5 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
1.4 实验仪器
1.5 实验试剂
1.6 统计学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和血清PTRF含量的比较
2.2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PTRF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2.3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和血清MG53含量的比较
2.4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MG53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2.5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和血清Pax7含量的比较
2.6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Pax7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2.7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3.1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PTRF的影响
3.2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MG53的影响
3.3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Pax7的影响
3.4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β-catenin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27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8277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