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TAP置管阻滞技术对结肠癌患者阵痛效果及外周血免疫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2-23 21:31
目的探讨B超下地塞米松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的新型TAP置管阻滞技术对结肠癌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外周血免疫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90例拟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无TAP阻滞全身麻醉(n=30);B组TAP组:超声下TAP阻滞和30 ml的罗哌卡因(0.375%),C组TAP+地塞米松组:超声下的TAP阻滞和30 ml的罗哌卡因(0.375%)及2 ml地塞米松(10 mg)(n=30)。记录术后2,6、12、18、24、48 h的VAS疼痛评分和静脉镇痛药消耗量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手术前后白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CD8+等免疫因子及免疫细胞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C组术后2、6、12、24、48 h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下VAS均明显低于A、B组,且C组低于B组(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术后至首次追加镇痛药的间隔时间明显延长(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镇痛药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B组和C组术后12、24、48h的IL-6、IL-1β、...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药物
1.2 一般资料
1.3 研究分组
1.4 方法
1.4.1 麻醉方法
1.4.2 TAP操作方法
1.4.5 术后疼痛评估
1.4.6 细胞免疫因子监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比较
2.2 三组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用药量及不良反应比较
3 讨 论
本文编号:3908008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药物
1.2 一般资料
1.3 研究分组
1.4 方法
1.4.1 麻醉方法
1.4.2 TAP操作方法
1.4.5 术后疼痛评估
1.4.6 细胞免疫因子监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比较
2.2 三组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用药量及不良反应比较
3 讨 论
本文编号:3908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9080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