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与电损毁腹外侧视前区对大鼠睡眠活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电刺激与电损毁腹外侧视前区对大鼠睡眠活动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睡眠对于人的生长发育、学习记忆、新陈代谢、生存适应、免疫功能的维持、体力与精力的恢复等有着不可或缺的生理作用。然而,关于睡眠活动发生或维持等基本环节的内在机制,目前仍然不够清楚。但总体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睡眠活动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也形成了各种学说,如被动学说、睡眠中枢学说、睡眠因子学说等。在所有相关研究中,对神经机制的研究始终占据着主流,其内容主要涉及神经网络及生化小分子的活动,而神经中枢的活动是关键所在。所以,睡眠活动的中枢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些年的研究发现,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LPO)在睡眠活动的启动和维持中至关重要。该区域位于与前脑基底部(BF)紧邻的下丘脑视前区(POA),其神经元主要为γ-氨基丁酸能和甘丙肽能,这些神经元中许多聚集成簇形成VLPO密集部(VLPO cluster),还有的散布于密集部背侧及内侧形成VLPO外延部(eVLPO);VLPO与上行唤醒系统(AAS)有着复杂的往返式神经联系,同时接受少量来自生物节律控制中心-视交叉上核(SCh)的投射;电刺激猫的前脑基底部(很可能涉及VLPO)可引发睡眠,大鼠睡眠时VLPO神经元活动加强、清醒时活动减弱,特异性化学损毁其神经元胞体则引起动物严重失眠,并发现老年人睡眠困难与该区大量神经元减少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Clifford B.Saper等提出“触发式开关假说(the flip-flop switch hypothesis)”,推测VLPO很可能以电气工程学中触发式开关的模式,参与了睡眠的启动和维持。然而,该假说中隐含的关于VLPO与睡眠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其真实情况仍不清楚。自然状态下,究竟是VLPO活动的加强触发了睡眠活动,还是睡眠活动激活了VLPO神经元?或一切关于睡眠时VLPO的研究数据都只是睡眠活动下的表象?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本实验拟采用慢性电极技术对大鼠VLPO分别进行电刺激、电损毁,根据脑电和行为的变化分析VLPO与睡眠活动的关系,为揭示睡眠活动的神经机制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本研究以260-360g的成年SD雄性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饲养、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等均在安静、清洁、光线可控的地下室完成(明/暗周期为:08:00:00-20:00:00光照,20:00:00-08:00:00黑暗)。慢性植入电极是自制的不锈钢金属电极。用作刺激或电损毁电极的是直径为180μm的不锈钢针灸针,且针体已被清漆绝缘处理,仅暴露针尖;用作脑皮层电图(ECoG)记录电极的为平头的不锈钢眼镜螺丝。手术时,将深度麻醉(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的动物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4个眼镜螺丝被旋入颅骨至接触硬脑膜(额叶×2,顶叶×2),同侧额、顶叶的螺丝用作ecog记录电极,鼻根处旋入1螺丝接地作参考电极。根据实验分组植入刺激电极(×2),具体定位座标参见正文“表1电刺激实验动物分组”和“表2电损毁实验动物分组”。牙科水泥固定所有电极,接通电极与自制排座接头,牙科水泥固定接头。恢复性饲养3天,浅度麻醉,连接脑部接头与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于屏蔽柜内适应1天后,记录ecog,同步行为录像,12h-24h。次日,在22:00:00-23:00:00大鼠行为最活跃状态下给予电刺激(模式1:单向正电流串单刺激,强度0.02ma,波宽0.5ms,波间隔200ms,脉冲数8,主周期2s,周期次数3-6),实时记录ecog变化,同步行为录像。电刺激实验之后,在老鼠安静状态下给予电损毁刺激(模式2:单向正电流串单刺激,强度0.2ma,波宽1000ms,波间隔0.1ms,脉冲数10,无重复),实时记录ecog,同步行为录像,12h-24h。数据采集完成之后,麻醉、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断头取脑、冰冻切片、尼氏染色、光镜下检查电极位置及电损毁区域。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内置程序对记录的ecog进行数据处理,结合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6.0对δ、θ、α、β脑电波相关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如下:1.电刺激实验结果:(1)当双侧刺激电极位于或紧挨vlpo,给予电刺激后,活动大鼠即刻停止活动(如饮水),并出现类似“伸懒腰”的肢体动作,随即静卧不动,持续至少3min;同时ecog在15-25s内由清醒态的低幅快波转变为睡眠态的高幅慢波。(2)当双侧刺激电极在vlpo之外,给予电刺激前后,动物始终处于活动状态,未见明显的行为变化;同时ecog也未见明显变化,始终呈清醒态的低幅快波。2.电损毁实验结果:(1)当左侧vlpo被电损毁之后,12h-24h内,代表深度睡眠的δ波极显著减少,代表皮质兴奋的β波极显著增多。(2)当脑内无电损毁区,48h内(后24h与前24h比较),δ、θ、α、β波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3)当远离vlpo的一些区域被电损毁之后,24h内,δ波极显著增多,θ波无显著性变化,α波、β波极显著减少。通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VLPO的活动加强很可能是触发睡眠活动的一个直接原因,也即VLPO的活动加强是因,睡眠是果。2.VLPO不但直接参与了大鼠睡眠活动的发生,而且对其深度睡眠的维持具有关键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解睡眠活动的神经机制提供了部分基础资料。
【关键词】:睡眠 腹外侧视前区 电刺激 电损毁 大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4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引言13-17
- 1 综述 睡眠活动机制及VLPO的作用研究进展17-26
- 1.1 哺乳动物的睡眠及其活动机制17-20
- 1.1.1 睡眠的生理意义17-18
- 1.1.2 睡眠障碍及其影响18-19
- 1.1.3 睡眠活动的机制19-20
- 1.2 VLPO及其在睡眠活动中的作用20-25
- 1.2.1 VLPO的结构与纤维投射21-22
- 1.2.2 VLPO在睡眠活动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22-25
- 1.3 展望25-26
- 2 实验一 电刺激大鼠双侧VLPO26-37
- 2.1 材料和方法26-29
-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26
- 2.1.2 实验仪器及试剂26-27
- 2.1.3 实验方法与步骤27-29
- 2.2 实验结果29-37
- 2.2.1 动物行为结果30-32
- 2.2.2 脑皮层电图的记录结果32-37
- 3 实验二 电损毁VLPO对大鼠睡眠活动的影响37-49
- 3.1 材料和方法37-39
- 3.1.1 实验动物及分组37
- 3.1.2 实验仪器及试剂37
- 3.1.3 实验方法与步骤37-39
- 3.2 实验结果39-49
- 3.2.1 脑内电损毁结果39-41
- 3.2.2 脑皮层电图的统计分析结果41-49
- 4 讨论49-53
- 4.1 电刺激大鼠双侧VLPO49-50
- 4.2 电损毁VLPO对大鼠睡眠活动的影响50-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厚才;兔对电刺激的反应性及体温的昼夜变化[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8年Z1期
2 李东风,赵静,蒋锦昌;电刺激鸣禽高级发声中枢诱发叫声的声谱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石其贤;钱耕荪;张致一;;电刺激大白鼠诱导泌乳作用机制的研究[J];实验生物学报;1964年02期
4 徐承焘,陈娟,李青,张海灵;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中枢端引起血压变化的机制探讨[J];生理科学;1988年05期
5 彭良瑞;孤立电刺激下肌肉力激发、力大小、力速度的估算[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5年01期
6 傅英,戴体俊;小鼠电刺激测痛实验方法的探讨[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5年04期
7 赵鹏程;吕永钢;邹杨;张小梅;陈国宝;杨力;;电刺激联合干细胞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年06期
8 张能;陈永跃;陆杰;黄仲荪;;电刺激兔孤束束诱发消化间期胃综合肌电的变化[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1年Z1期
9 曾照芳;;模拟针灸效果的电刺激波的数学模型[J];生物数学学报;1992年01期
10 邹贤刚,肖英达,黄国屏,杜淼;电刺激家兔卵母细胞孤雌活化的研究[J];动物学报;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龙;吴东宇;;经颅直流电刺激及其临床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2 李扬政;李建华;吴涛;;不同电刺激对提高健康人群肌力的研究进展[A];2011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毓笠;王伯雄;;肌电刺激仪器及其在医学治疗中的作用[A];海峡两岸医疗仪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黄先森;;经颅直流电刺激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进展[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朱晓瑾;张旭;王辉;阎立丽;;高频电刺激对周围神经传导阻断的动物实验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环境危害与健康防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戎科;;偏瘫步态的建模及动态电刺激康复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2)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7 王红星;;重复频率电刺激[A];中国康复医学会肌电图与临床电生理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2年
8 梅慧娴;成良;陈其才;;下丘局部电刺激对听神经元最佳频率和幅度敏感性的实时调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9 王优芳;;低频脉冲电刺激配合手法按摩老年中风便秘的疗效观察[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沈明;覃云凌;于建红;;经直肠电刺激取精术[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州市农科所 高建峰;电刺激 促美蛙生长[N];江苏科技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何英;缺电刺激埃及向“风光”迈进[N];中国能源报;2014年
3 ;加一点电刺激能做“清醒梦”[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4 风信;治疗中风偏瘫双管齐下更有利[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黄学超;穴位电刺激 戒酒效果好[N];健康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张晔 本报实习生 徐羽宏;意念控制:咱们瞧瞧地球上的“阿凡达”[N];科技日报;2014年
7 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薛富善;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颖;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对于轴突高频电刺激的响应及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闫晓东;电刺激促进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突起生长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3 蔡昌思;不同位置及模式电刺激诱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皮层的响应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凯;电刺激兔眼视神经诱发皮层电位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刘爱国;电刺激对豚鼠听神经兴奋性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6 王晓琳;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血管源性头痛模型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7 沈瑾;电刺激处理牛肉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8 姜磊;偏头痛痛觉机制—电刺激清醒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后三叉神经核尾侧复合体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9 罗欣;电刺激和延迟冷却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邹彬;电刺激干预对废用性肌萎缩大鼠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呼吸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磊;前视结节电刺激对熊蜂飞行控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史彬;采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调节吸烟渴求的神经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冬明;电刺激对稀有泩鲫(Gobiocrypris rarus)性腺发育及繁殖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4 任冬冬;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对单眼剥夺小鼠视皮层可塑性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雪;TMD患者电刺激后唾液皮质醇变化及与疼痛灾难化认知的相关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6 黄新;视网膜上假体的电刺激脉冲及其波形的优化[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7 田园;低压电刺激对成熟过程中牦牛肉品质的改善[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8 卢嘉奕;高频电刺激指导下的肾动脉近段的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何康;电刺激与电损毁腹外侧视前区对大鼠睡眠活动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戎科;偏瘫步态的建模及动态电刺激康复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电刺激与电损毁腹外侧视前区对大鼠睡眠活动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9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