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EPO后处理抗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22:27

  本文关键词:EPO后处理抗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后处理 促红细胞生成素 HIF-1? HSP-70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后处理和缺血后处理(ischemia postconditioning,IPO)模型,观察:1、EPO后处理在大鼠肾脏IRI中的保护作用;2、EPO后处理对大鼠肾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a)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表达的影响;3、EPO后处理与IPO在大鼠肾脏IRI中作用的差别。方法健康雄性SD(Sprague-dawly)大鼠共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分别为:(1)假手术组(S组):麻醉后以腹正中线为切口,逐层开腹,将部分肠管移出体外,游离两侧肾脏,分离并结扎右侧肾蒂,分离左侧肾蒂,暴露伤口45min后缝合;(2)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腹后,结扎右侧肾蒂,分离左侧肾蒂并用动脉夹钳夹,45min后恢复血供;(3)EPO后处理组(EPO组):前期处理同IR组,再灌前5min给予静脉注射EPO 3000u/kg,5min后恢复血供;(4)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前期处理同IR组,缺血后5min用动脉夹给予反复10s供血-10s缺血处理,共6次,3min后恢复血供。造模成功后,以上各组分别随机选取6只大鼠,于再灌后3h采取血清标本,于6h处死同时留取血清和肾组织标本;各组其余6只大鼠于再灌后12h采取血清标本,于24h处死同时留取血清和肾组织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values,SC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 OD)、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将各组肾脏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HIF-1a、HSP-70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图像软件分析。结果1、各组大鼠BUN和SCr结果:与S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各组BUN和SCr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各组组内BUN和SCr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较,IPO组与EPO组BUN和SCr总体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PO组相比较,IPO组总体BUN和S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各组大鼠SOD和MDA结果:与S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各组大鼠SOD水平均明显降低,MD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IPO组与EPO组SOD总体水平升高,MDA总体水平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PO组相比较,IPO组总体SOD和MD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各组大鼠肾组织HE染色结果:S组大鼠肾组织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与S组相比较,IR组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部分坏死,明显管型形成,间质充血、水肿、大量炎细胞浸润。与IR组相比较,IPO组肾小管上皮轻度水肿,有少量细胞坏死,管型及炎症细胞少见,间质轻度充血,病理改变减轻。与IPO组相比较,EPO组肾组织病理变化无明显差异。各组组内比较,24h肾组织病理损伤重于6h。4、各组大鼠肾组织HIF-1a表达结果:S组几乎未见HIF-1a表达。以S组为对照,缺血再灌注各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均可见HIF-1a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在6h可见HIF-1a表达,24h HIF-1a表达高于6h,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较,EPO组在6h、24h HIF-1a表达均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PO组相比较,IPO组在6h、24h HIF-1a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5、各组大鼠肾组织HSP-70表达结果:S组几乎未见HSP-70表达。以S组为对照,缺血再灌注各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均可见HSP-70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组6h可见HSP-70表达呈强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表达与6h相比无明显差别。与EPO相比较,IR组HSP-70表达在6h呈弱阳性,在24h呈阳性,总体表达弱于EPO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PO组相比较,IPO组HSP-70在6h和24h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1、EPO后处理对大鼠肾脏IRI可产生保护作用。2、EPO可能通过诱导HIF-1?和HSP-70表达增加对肾脏IRI产生保护作用。3、EPO后处理与IPO对肾脏IRI保护程度基本相同。
【关键词】: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后处理 促红细胞生成素 HIF-1? HSP-70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英文缩略表10-11
  • 引言11-13
  • 第1章 实验研究13-41
  • 1.1 实验材料13-14
  • 1.1.1 实验动物13
  • 1.1.2 主要设备13
  • 1.1.3 主要试剂13-14
  • 1.2 实验方法14-19
  • 1.2.1 动物模型的制作14-15
  • 1.2.2 标本留取15
  • 1.2.3 BUN及SCr检测方法15-16
  • 1.2.4 SOD及MDA检测方法16-17
  • 1.2.5 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学改变17
  • 1.2.6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HIF-1α的表达17-18
  • 1.2.7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HSP-70的表达18-19
  • 1.2.8 统计分析19
  • 1.3 结果19-32
  • 1.3.1 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及肌酐的变化19-21
  • 1.3.2 各组大鼠血清SOD及MDA的变化21-23
  • 1.3.3 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23-26
  • 1.3.4 各组大鼠肾组织免疫组化结果26-32
  • 1.4 讨论32-37
  • 1.4.1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模方法32-33
  • 1.4.2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方法33-34
  • 1.4.3 EPO在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34-35
  • 1.4.4 HIF-1α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35-36
  • 1.4.5 HSP-70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36-37
  • 1.5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1
  • 第2章 综述 EPO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41-60
  • 2.1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概念41-42
  • 2.2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器官组织的保护作用42-47
  • 2.2.1 EPO对肾脏的保护作用42-44
  • 2.2.2 EPO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44-45
  • 2.2.3 EPO对心脏的保护作用45-46
  • 2.2.4 EPO对肺等其他器官的保护作用46-47
  • 2.3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47-52
  • 2.3.1 自由基(free radical, FR)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47-48
  • 2.3.2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48-52
  • 参考文献52-60
  • 结论60-61
  • 致谢61-62
  • 导师简介62-63
  • 作者简介63-64
  • 学位论文数据集64


本文编号:606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606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