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与维吾尔族不可复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后利多卡因镇痛效果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族与维吾尔族不可复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后利多卡因镇痛效果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利多卡因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术 根管治疗 术后疼痛 维吾尔族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试验,比较汉族与维吾尔族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术后,应用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疼痛缓解的差异,为临床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汉族与维吾尔族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各30例,均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2016年1—6月9:00-13:00就诊的门诊患者。在根管治疗前应用含有1∶80 000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注射液5 m L,实施患侧的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术,之后一次性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若术后感觉疼痛无法承受,遵说明书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并记录服药剂量与时间。患者需在术后6、12、24、36、48 h利用可视化痛觉量表(VAS)记录疼痛强度,在第5天复诊时交回问卷。所得数据分别利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卡方检验、Cochrane Q和t检验以及Pearson correlatio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管治疗后6、12 h,汉族患者疼痛分值明显小于维吾尔族患者(P0.05)。维吾尔族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服用量也多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使用利多卡因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术的下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中,维吾尔族患者较汉族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疼痛,疼痛程度也更为剧烈,维吾尔族患者会在一次性根充治疗后,倾向于服用更大剂量的镇痛药物。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新疆军区总医院口腔科;
【关键词】: 利多卡因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术 根管治疗 术后疼痛 维吾尔族
【分类号】:R781.31
【正文快照】: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最为有效和常用的方法,然而,根管治疗的术后疼痛又让临床医生感到十分棘手[1]。已有大量文献针对如何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及其相关因素、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计划、根管预备设备以及由此而增加的患者就诊次数、诊疗费用等进行了详尽的报道。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术丰,郭文新,聂珍静;口服利多卡因快速缓解胃部疼痛50例[J];中原医刊;2002年08期
2 赵广惠 ,商延贞;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9期
3 张广东;利多卡因致过敏1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3年01期
4 袁利,侯玉华;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1期
5 马传新,岳旺;利多卡因对电点燃模型的作用研究评价[J];药学实践杂志;2004年05期
6 王效德,杨建刚,常方成,靳素珊,张霞;利多卡因的临床新用途[J];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12期
7 宫云娟;利多卡因的临床新用途[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09期
8 杨弋弋;孙勃;;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19期
9 宋萍萍;王东信;王沛钰;;利多卡因对不同载脂蛋白E基因型小鼠短暂全脑缺血后脑损害程度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48期
10 陈华;;利多卡因的临床新用途[J];海峡药学;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慧琴;俞凤;高世明;;利多卡因对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附33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2 许樝;欧册华;黎昌强;陈德宇;;静脉利多卡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伍锟;季龙振;;利多卡因中药联合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4 偠麟;;利多卡因在治疗耳鸣疗效中的观察[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5 张保华;宋敏;;利多卡因穴封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德联;;大剂量利多卡因致呼吸停止1例[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7 李新友;屠伟峰;;利多卡因对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的影响[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8 周欢欢;凌晓飞;王秋惠;;利多卡因凝胶辅助留置导尿减少术后躁动的观察[A];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赵勇;惠雅琳;宋发俊;;利多卡因单用与合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的观察[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尉志文;,
本文编号:608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60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