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时vWF、FIB、TAT及D-二聚体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时vWF、FIB、TAT及D-二聚体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及D-二聚体的影响,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选择102例老年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予以硬脊膜外腔阻滞加全身麻醉,B组予以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C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3组不同时间点v WF、FIB、TAT和D-二聚体,以及术中相关指标。结果 A组t0时点v WF水平显著高于t2时点(P0.05),B组t1、t2时点的v WF水平显著低于t0时点(P均0.05),C组t2时点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t0时点(P0.05);3组t3、t4时点的FIB、TAT水平均显著高于t1时点(P均0.05)。与C组比较,A组与B组在t1、t2时点的v WF、FIB、TA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3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和输液量的术中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硬脊膜外腔阻滞加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均可有效改善老年骨科患者手术时的高凝血状态,可较好地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单位】: 北京老年医院;
【关键词】: 麻醉 老年 骨科 凝血状态
【分类号】:R614
【正文快照】: 已有研究指出,心脑血管疾患在未出现症状之初,多与血栓的形成具有相关性,而骨科大手术患者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尤其全身麻醉是骨科术后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患以及骨折均为其常见危险因素,其中手术与麻醉均可导致患者的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导致血栓形成危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晶;;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23期
2 李丽霞;肖寿梅;;水槽型海绵枕在悬吊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年14期
3 蒙少凤;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医学文选;2001年02期
4 全炜,周果红,曾啸雄;改良病裤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5 韩彩红,邵利云,栾明霞;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杨庆秀,陈德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6例的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12期
7 王玉英;刘瑞红;郭银彩;;197例下肢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10期
8 舒芙蓉;何会文;;介绍一种下肢骨折患者的方便内裤[J];护理学杂志;2006年14期
9 冷蓓蓓;;下肢骨折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18期
10 田增英;;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玉霞;;浅谈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2 付友兰;韩怡;李晓红;;70岁以上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早期预防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姚云海;;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FIM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梁碧云;;护理1002例重症多发性骨折病人无褥疮发生的体会[A];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裘香敏;;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6 魏蓉;;循证护理对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第9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本文编号:857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85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