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不同长度聚乳酸膜小间隙缝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01:05

  本文关键词:不同长度聚乳酸膜小间隙缝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间隙缝合 周围神经 损伤 修复 聚乳酸膜


【摘要】:[背景]与中枢神经系统不同,外周神经的再生潜力大,当给予一个合适的微环境,再生轴突会延伸进入远端Bungner带实现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但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功能仍难以得到满意的恢复。在没有神经缺损的神经断裂伤中,神经外膜缝合恢复神经的连续性是最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是这种技术不能保证神经内数以百万计的神经纤维的精确对接。因此,传统的神经缝合方法神经恢复效果往往不理想是显而易见的。在二十世纪初,Cajal首先提出神经趋化性再生的概念,即神经元的轴突再生由化学营养物质引导,为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根据神经趋化性再生理论,有人提出一种新的缝合方法——在神经断端之间留一个适当的间隙,促进神经的自发选择再生。这种小间隙桥接周围神经的方法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时,有望取代神经外膜缝合和成为推荐的方法。但是,小间隙缝合法修复神经损伤的最佳间隙距离尚无定论,若距离太长,近端再生神经难以穿过间隙延伸至远端,若距离太短,又不能充分发挥神经的选择性再生潜能。因此,探究小间隙缝合法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最适间隙距离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有重要意义。[目的]为探讨小间隙缝合法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最适间隙距离,本实验采用聚乳酸膜小间隙缝合修复大鼠腓总神经损伤,探讨不同间隙缝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1.动物模型的建立: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PF级健康雄性3月龄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体重250-300g,用0.1%戊巴比妥钠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剂量为0.1m1/100g。待麻醉充分后,备皮,俯卧位固定于手术操作板上,络合碘对右下肢手术区进行消毒,铺无菌洞巾。按小间隙缝合的间隙距离,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取右膝后外侧纵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钝性分离肌肉,在手术显微镜下,显露腓总神经,用锋利的显微组织剪于距肌门近侧5mm处横断腓总神经,根据腓总神经两断端的形状、纹理、营养血管的走行等特点将两断端准确对齐,防止神经断端扭转。剪取约5mm×4mm的矩形聚乳酸膜,将其置于神经断端中间,分别保持神经断端有1mm、2mm、3mm、Omm的间隙(分别记为E1组、E2组、E3组及N组),用7-0无损伤缝合线把神经远、近断端的神经外膜12点和6点位与聚乳酸膜两边缝合2针固定,将聚乳酸膜包绕神经断端成管状,缝合聚乳酸膜游离缘,使聚乳酸膜呈一直径与神经直径相当的密闭套管,于聚乳酸膜套管两端适当加1到3针将神经外膜与聚乳酸套管缝合固定。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彻底止血,将实验神经复还于原来的肌肉组织间隙中,逐层缝合肌膜、筋膜和皮肤。2.观察指标:①术后观察实验大鼠踝关节及足趾恢复背屈活动情况;②神经电生理检查:术后6周,用0.1%戊巴比妥钠0.1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待麻醉显效满意后,备皮,肢体妥善固定,用肌电图仪测量大鼠再生神经传导速度;③神经大体观察:术后6周,暴露右侧腓总神经,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再生神经解剖形态;④组织形态学观察:缝合口部位取材,分离并切取腓总神经小间隙段及其远端5mm,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行横行、纵行切片,常规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Anti-S100 antibody-Astrocyte(标记许旺细胞)及Anti-200kD Neurofilament Heavy(标记神经纤维)免疫组化反应,显微镜下观察,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神经纤维数;⑤再生神经超微结构观察:分离并切取缝合口远端约lmm长再生神经,戊二醛固定,醋酸铀、枸橼酸铅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再生神经超微结构;⑥测量肌肉湿重比:完整分离并切取大鼠双侧小腿前外侧肌群,纱布吸干表面血液后立即用电子天平称量肌肉湿重,精确到0.01g,计算湿重比(湿重比=手术侧小腿前外侧肌群湿重/非手术侧小腿前外侧肌群湿重)。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术后实验大鼠踝关节及足趾恢复背屈活动情况:术后大鼠右小腿前外侧肌群均瘫痪,呈垂足畸形,右踝背屈障碍,右足趾伸直障碍。Omm无间隙缝合组(N组)平均25日恢复踝关节及足趾背屈运动,而1、2、3mm小间隙缝合组(E1、E2、E3组)则分别为16日、22日及30日恢复踝关节及足趾背屈活动。②神经电生理检查(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术后6周,右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E1组E2N组E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神经大体观察:术后6周,暴露右侧腓总神经,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再生神经解剖形态可见:聚乳酸膜已完全降解,未见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lmm小间隙缝合组(E1组)再生神经较光滑,神经远段直径基本正常;2mm小间隙缝合组(E2组)再生神经欠光滑,神经远段直径稍变细;3mm小间隙缝合组(E3组)再生神经明显膨大,神经远段明显变细;Omm无间隙缝合组(N组)再生神经膨大,神经远段变细。④组织形态学观察:HE染色后镜下观察可见:lmm小间隙缝合组(E1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有序,神经纤维粗大,许旺细胞数量多,髓鞘清晰可见,无结缔组织增生;2mm小间隙缝合组(E2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较有序,神经纤维较粗大,许旺细胞数量较多,髓鞘较清晰,可见结缔组织增生;3mm小间隙缝合组(E3组)再生神经呈膨胀性生长,神经卷曲成团,排列明显紊乱,远段再生神经数量最少,直径最小,髓鞘模糊不清,结缔组织增生较多;0mm无间隙缝合组(N组)再生神经纤维较紊乱,神经直径较小,许旺细胞数量少,髓鞘不明显。Anti-S100 antibody-Astrocyte免疫组化观察发现:神经形态观察结果基本同HE染色所见,由于Anti-S100 antibody-Astrocyte抗体与许旺细胞特异性结合,故其免疫组化反应特异性显示许旺细胞形态。可见E1组许旺细胞数量多,髓鞘最厚,分层清晰整齐;E2组许旺细胞数量较多,髓鞘分层较清晰,髓鞘较厚;E3组许旺细胞数量最少,髓鞘最薄,未见明显分层,髓鞘模糊不清;N组再生神经许旺细胞数量少,髓鞘较薄,髓鞘分层不明显。Anti-200kD Neurofilament Heavy免疫组化反应观察发现:神经形态观察结果基本同HE染色所见,由于Anti-200kD Neurofilament Heavy抗体与神经纤维特异性结合,故其免疫组化反应特异性显示神经纤维形态。可见E1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最多,排列最为整齐有序,再生神经纤维直径最粗;E2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较多,排列较有序,再生神经纤维直径较粗;E3组再生神经呈膨胀性生长,神经卷曲成团,排列明显紊乱,再生神经数量最少,直径最细;N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较少,排列较紊乱,可见部分神经卷曲,再生神经纤维直径较细。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神经纤维数发现:E1组E2N组E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再生神经超微结构观察:E1组再生神经轴突横截面呈圆形,再生神经纤维数量最多,排列最为整齐有序,再生神经纤维直径最粗,髓鞘最厚,板层呈同心圆状致密、整齐包绕再生神经轴突,髓鞘最为成熟;E2组再生神经轴突横截面基本呈圆形,偶有扭曲,再生神经纤维数量较多,排列较为整齐,再生神经纤维直径较粗,髓鞘较厚,髓鞘板层较整齐、致密;E3组再生神经轴突横截面形状明显不规则,再生神经纤维数量最少,排列紊乱,直径最细,髓鞘最薄,髓鞘可见扭曲及畸形,板层排布极其紊乱、疏松,髓鞘模糊不清;N组再生神经轴突横截面形状较不规则,再生神经纤维数量较少,排列较紊乱,直径较细,髓鞘较薄,髓鞘可见扭曲及畸形,板层排布较紊乱、疏松,髓鞘模糊不清。⑥测量肌肉湿重比:术后6周各组大鼠小腿前外侧肌群肌肉湿重比结果为:E1组E2N组E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间隙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效果优于无间隙缝合法,1mm间隙修复效果最佳,随着间隙距离逐渐增加,神经修复效果逐渐变差。
【关键词】:小间隙缝合 周围神经 损伤 修复 聚乳酸膜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8
【目录】:
  • 摘要3-8
  • ABSTRACT8-17
  • 前言17-20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20-30
  • 1 实验材料20-21
  • 2 实验方法21-30
  • 第二章 结果30-33
  • 1 实验动物右下肢活动情况大体观察30
  • 2 神经电生理检查(腓总神经传导速度)30
  • 3 再生神经大体观察30-31
  • 4 组织形态学观察31-32
  • 5 再生神经超微结构观察32
  • 6 测量肌肉湿重比32-33
  • 第三章 讨论33-49
  • 1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及其预后33-34
  • 2 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靶器官及中枢神经的病理变化34-36
  • 3 周围神经再生的微环境和再生的主要过程36-38
  • 4 周围神经再生效果的影响因素38-39
  • 5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39-42
  • 6 神经趋化性再生理论与神经导管的应用42-43
  • 7 神经导管内神经再生的基本过程43-44
  • 8 小间隙缝合法的提出及其理论基础44
  • 9 实验结果分析44-45
  • 10 本实验设计的优点45-47
  • 11 本实验的临床意义47
  • 12 聚乳酸膜小间隙吻合法的注意事项47-49
  • 第四章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5
  • 附图55-81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81-82
  • 致谢82-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忠英;周围神经损伤诊治失误18例分析[J];中医正骨;2002年06期

2 汪瑞东,武从显,汪爱群;综合治疗慢性周围神经损伤[J];河南医药信息;2003年02期

3 顾玉东;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水平[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年01期

4 李志勇,杨象民,王树荣;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4年03期

5 顾玉东;周围神经损伤诊治的几个基本问题[J];医学临床研究;2004年05期

6 李文军,顾玉东;周围神经损伤后手部感觉恢复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7 郑林丰;易西南;;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与修复的哲学启示[J];创伤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8 刘小林;;我国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9期

9 颜华;张惠佳;;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8年08期

10 刘恒;曹瑞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周围神经损伤[J];广东医学;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佩君;蒋斌;王美芬;陈凯敏;;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李卓东;苏佳灿;曹烈虎;张春才;;地震中周围神经损伤的野战诊治体会[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晓杰;;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A];吉林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姜加权;陈金华;;猪周围神经损伤影像技术探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傅炳峨;黄耀添;胡蕴玉;殷琦;;晚期周围神经损伤的退变与再生实验和临床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陈银海;赖蕴珠;姚红华;;周围神经损伤的强度时间曲线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周丰慧;;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陈银海;赖蕴珠;姚红华;;周围神经损伤的强度时间曲线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陈海啸;;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研究进展[A];2005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张晓茹;;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11例[A];肢体伤残康复与护理学术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山东青岛 戴源;周围神经损伤早期的康复[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2 张中桥;晚期周围神经损伤有修复价值[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教授 姜玉武;周围神经损伤须及时综合治疗[N];健康报;2008年

4 上海长海医院康复医学科 翟金萍;周围神经损伤的生物反馈疗法[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5 整理 马善治 刘渝松;右前臂周围神经损伤案[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朱国旺;使羊周围神经再生8.5厘米[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刘道安;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有促进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通讯员 张献怀;神经断了可以移植修复[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飞;神经寄养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和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蒋文莉;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3 何纯青;地震后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分级诊治及晚期手术治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4 张伟;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长节段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佟帅;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机理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杨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桂石;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的动态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孙鸿斌;Ca~(2+)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杜旭;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神经生长导向因子的影响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殷琦;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肌肉运动终板退变及再生的临床、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文冠;新鲜羊膜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徐成毅;不同长度聚乳酸膜小间隙缝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3 张赛;补阳还五汤防治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运动障碍的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王冠;三种物理方法促进兔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何纯青;5.12汶川地震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的调查与治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6 高杨;微波对实验性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7 刘燕荣;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系统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8 李洪梅;针康法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徐锦芳;天然细胞生长调控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和修复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申琳;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4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884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5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