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在对抗全麻骨科患者止血带反应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0:39

  本文关键词: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在对抗全麻骨科患者止血带反应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磷酸肌酸钠 止血带反应 骨科手术 全麻


【摘要】:目的:通过预先静注磷酸肌酸钠,监测在全麻骨科肢体手术中,应用止血带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止血带解除早期动脉血液中的乳酸情况,来评价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对全麻患者止血带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本实验42例选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择期行四肢骨科手术且术中要求使用止血带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Co组,n=17)和磷酸肌酸钠预处理组(CP组,n=25)。纳入标准是:成年人(18-55岁)ASA I-II级,择期骨科四肢手术且术中要求用止血带的患者。排除ASA III-IV级,肥胖(BMI30kg/m2),贫血(Hct20%),发热T38℃,白细胞增多(WBC10,000/ml),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肺部疾病、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史的或者对磷酸肌酸钠过敏的患者。也排除止血带时间150min或者60min。麻醉诱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以2ng/ml和2.5μg/ml的血药浓度靶控输注,并设定到达血药浓度的时间均为3min。靶控输注泵工作后,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mg/kg、依托咪酯0.2mg/kg、舒芬太尼0.5ug/kg。麻醉诱导成功后,止血带加压前10分钟前,CP组通过已开放的静脉缓慢推注磷酸肌酸钠2g(用20ml生理盐水溶解,推注时间4min)。而Co组用生理盐水20ml代替。麻醉维持:插管后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分别按3ng/ml和3μg/ml的血药浓度靶控输注,并根据术中情况调解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的靶浓度,以使BIS维持在40-60水平。每45min按0.1mg/kg的剂量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次以维持肌松。整个麻醉维持过程中只输注生理盐水和羟乙基淀粉(按生理盐水:羟乙基淀粉=2:1标准输注),输液速率为120—180ml/h,仅用于维持静脉通路。麻醉过程中,若患者收缩压(SBP)160mm Hg或舒张压(DBP)90mm Hg且持续时间大于5min者,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2-0.5)mg/kg;若SBP90mm Hg或平均动脉压(MAP)70mm Hg且持续时间大于5min者,静脉注射麻黄碱(6 mg/次);若心率(HR)100次/min且持续时间大于5min者,静脉注射艾司洛尔(20-30)mg/次;若HR50次/min且持续时间大于5min者,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术中监测并记录患者入室时T0,麻醉诱导插管时T induction、止血带充气时T inflation、之后每隔15min测(即T15、T30、T45、T60、T75、T90)、放止血带即时T bef-deflat以及放止血带之后5min时T deflation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脑电双频指数(BIS)、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2)、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在止血带充气时T inflation和放止血带之后5min时T deflation抽桡动脉血查:乳酸(Lactate)、p H值、血糖、P CO2。术中也要记录各种血管活性药的使用及其总量。血流动力学异常(实时SBP超过基础SBP的30%)的患者发生率也在结果作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HR的比较(1)与Co组比较,在CP组的T30、T45、T60、T75、T90、T bef-deflat、T deflation各点的HR均明显低于Co组各对应点的HR(所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内比较:在Co组,T30、T45、T60、T75、T90、T bef-deflat各点的HR均明显高于在T inflation的HR(所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CP组,T60、T75、T90、T bef-deflat各点的HR均明显高于在T inflation的HR(所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术中SBP、DBP、MAP的比较(1)组间比较,两组各对应点SBP的比较,所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内比较:两组在T15、T30、T45、T60、T75、T90、T bef-deflat各点的SBP均明显高于同组在T inflation的SBP(所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DBP、MAP的组间和组内比较与SBP相似。3、两组患者术中RPP的比较(1)与Co组比较,在CP组的T30、T45、T60、T75、T90、T bef-deflat、T deflation各点的RPP均明显低于Co组各对应点的RPP(所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内比较:两组在T15、T30、T45、T60、T75、T90、T bef-deflat各点的RPP均明显高于同组在T inflation的RPP(所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术中BIS的比较(1)组间比较,两组各对应点BIS的比较,所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内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BIS与同组在T inflation的BIS比较(所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者术中P ET CO2的比较(1)与Co组比较,在CP组的T deflation点的P ET CO2明显低于Co组的T deflation点的P ET CO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内比较:两组在T deflation点的P ET CO2均明显高于同组在T inflation的P ET CO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的使用量以及乳酸差值的比较(1)Co组的乳酸差值明显高于CP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组内比较时,两组在T deflation点的乳酸值均明显高于同组在T inflation点的乳酸值(所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时,两组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乌拉地尔、艾司洛尔以及阿托品使用总量比较时,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本实验中所有患者均未使用麻黄碱。结论:磷酸肌酸钠预处理能够改善止血带导致的HR的增加和降低心肌的耗氧量;能够减少因止血带引起的乳酸堆积和CO2的生成量增加。但磷酸肌酸钠预处理是否能够减轻止血带的高血流动力学反应,尚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 止血带反应 骨科手术 全麻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14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3
  • 前言13-14
  • 材料和方法14-18
  • 结果18-21
  • 讨论21-29
  •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4
  • 综述34-43
  • 参考文献39-43
  • 致谢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汉瑞娟;王志红;桂莉;;止血带在现代战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08期

2 华积德;;止血带应用不当会发生什么不良后果?[J];人民军医;1979年04期

3 张爱华,张静,桂莉;止血带在外科止血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年01期

4 林健,陈美琴;自动报警系统在肢体止血带应用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年08期

5 郑素婷,刘运芳,崔振吉,范爱敏;四肢手术应用止血带对病人血压脉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年18期

6 张香云;止血带使用不当引起并发症16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年03期

7 刘刚荣;李胜云;毕惠萍;;肢体手术中止血带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08期

8 刘芳印;;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原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07期

9 徐艳洁;郑丽君;;止血带休克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28期

10 皮红英;王建荣;;止血带压力与并发症研究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苏玲;刘小珍;;浅谈术中“止血带休克的预防”[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毕慧萍;;肢体手术中止血带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A];全国第十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6年

3 马慧仙;;循证护理在预防止血带不良反应中的应用[A];全国第十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魏平;院外急救:止血抢先一步[N];医药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皮红英;止血带压力设置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俐;山莨菪碱对下肢手术止血带并发症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丽君;止血带休克后主动脉RAS稳态失衡在血管低反应性及损伤中的作用[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杜保印;止血带压力与收缩压关系对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及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5年

4 殷利军;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在对抗全麻骨科患者止血带反应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5 那贵烨;止血带不同使用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效果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6 张宪男;止血带的不同使用方法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范庆庆;止血带缚扎压力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897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897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c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