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两种体位在小儿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发布时间:2017-10-04 08:24

  本文关键词:两种体位在小儿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体位 麻醉复苏 气道管理 小儿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体位在小儿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去枕侧卧位,对照组采用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位。观察两组麻醉复苏期间出现呕吐、误吸窒息、需要吸痰例数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麻醉复苏期间出现呕吐11例(28.2%)、误吸窒息4例(10.3%)及需要吸痰5例(12.8%),观察组出现呕吐2例(5.12%),没有需要吸痰及误吸窒息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1例SPO290%,观察组SPO2均≥98%。两组SPO2比较,观察组SPO2(99.05±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6.59±4.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插管全麻术后麻醉复苏期采取去枕侧卧位,能有效减少吸痰次数,减少或避免误吸窒息的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暨贵港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体位 麻醉复苏 气道管理 小儿
【分类号】:R473.72
【正文快照】: 小儿全身麻醉复苏期是麻醉中的另一高危时期,在麻醉药物的影响下,部分或全部感觉功能丧失,保护性反射作用减弱或消失,使呼吸、消化系统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1]。如体位安置不当,很容易出现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症及呕吐、误吸窒息等意外情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安置合适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啸玲,曾香云,周志刚;口服咪唑安定与外用恩纳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1期

2 王长保;小儿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J];蛇志;2003年01期

3 于红,张跃,姚盛来;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小儿麻醉的临床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4 王忠利,刘静,刘丽;术前应用咪达唑仑对小儿麻醉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4年27期

5 刘勇,谢华;基层医院小儿麻醉的安全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6 胥琨琳;浅谈小儿麻醉方法的选择[J];中国医刊;2005年07期

7 ;关于举办“小儿麻醉学进展”学习班的通知[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年04期

8 张宝玲,张崇岳;咪唑安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20期

9 赵级敏;肖敏杰;;小儿麻醉300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33期

10 连庆泉;上官王宁;;小儿麻醉现状与展望[J];浙江医学;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柱;;麻醉新药与小儿麻醉[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2 王寿勇;刘枫;;小儿麻醉期间二氧化碳潴留分析[A];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李师阳;;小儿麻醉风险因素浅析[A];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陈卫民;;小儿麻醉的围术期呼吸管理[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5 姜峰;;氟尼西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军;连庆泉;;小儿麻醉的临床处理进展[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陈煜;;小儿麻醉的诱导策略[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习建华;陈淑萍;;小儿麻醉的用药安全及顾虑[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9 张学锋;;杜绝事故确保小儿麻醉安全[A];2014年全国小儿麻醉学术年会暨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田国平;陶国才;;一例小儿麻醉术后苏醒延迟的回顾和总结[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怡然;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广伦;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69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969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3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