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EPO 心肌梗死 心室肌细胞 纤维化 心脏功能 细胞凋亡
【摘要】:背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一类由于心肌长时间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肌损伤甚至坏死的一类疾病。到2020年,全球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将增加50%,其中MI将位于死因榜的首位,MI已给全球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各种医疗技术的应用,目前MI急性期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是MI后,大量缺血坏死心脏细胞会被纤维组织所取代形成瘢痕,直接影响心脏的舒缩功能,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目前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外科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也只能恢复局部心肌血液供应,延缓不利的心肌重塑,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肌梗死后心肌数目减少、心功能进行性下降这一根本问题。因此,针对性防治各类心肌细胞死亡或促进心肌细胞再生,一直是MI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类糖蛋白类激素,临床上已经将它广泛用于贫血的治疗,现在已逐步发现它在心血管系统的独特作用:它具有抗凋亡、抗炎、抗氧化、促干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和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EPO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于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但有研究表明,其全身用药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如:发热、腹泻、呕吐、气喘和上呼吸道感染,甚至会出现高血压、癫痫和血栓等。因此,如何选择EPO的给药方式至关重要。综上所述,为深入观察EPO对梗死后心脏的治疗作用,我们建立了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于术后3天给予EPO心肌注射治疗,随后动态检测了术后1周、2周、4周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以上研究,以期发现EPO对MI的疗效,为临床治疗MI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1)建立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分离的有效方法;(2)观察EPO对心梗后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影响。方法:(1)改良成年小鼠心室肌细胞(Adult Mouse Ventricular Cardiomyoctyes,AVCMS)分离方法。使用本实验独创的手术方法,给未成年雄性C57小鼠心脏行在体冠脉逆行插管,经Langendorff灌流冲洗干净心脏,胶原酶液充分酶解消化心脏,将其撕碎并吹打成细胞悬浮液后,置于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后续实验。与经典离体插管分离方法对比了插管时间,细胞成活率和细胞收获量。(2)新式小鼠AMI模型建造方法。麻醉小鼠后,仰卧位固定,于左胸前壁剪一微型斜切口,钝性分离肌肉,将心脏挤压至胸腔外,结扎冠状动脉左主降支,见心尖处变灰白后,迅速将心脏复位,挤出胸腔中的气体,荷包缝合术闭合肌肉和皮肤。伪手术组是在冠状动脉下方穿过手术线而不结扎。(3)心肌内注射EPO或PBS。确定建模成功的小鼠,MI术后三天,再次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在心脏缺血区的边缘3点注射20 ul EPO或PBS。实验小鼠分为五组:伪手术组、sham+EPO组、sham+PBS组、MI+EPO组和MI+PBS组,分别于手术后7天、14天、28天,用天平称重法、TTC染色、Masson染色和小动物超声观察心脏的重量、心梗面积、心肌纤维化程度和心功能的动态变化。(4)观察EPO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MI手术后7天取心室肌组织制备石蜡切片,通过TUNEL染色来对比两组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结果:(1)AVCMS的分离:急性分离小鼠心室肌细胞,呈长杆状,条纹清晰,快速在体主动脉插管基础上,每只小鼠可以获得6.1±0.27×106个AVCMS,且培养24h后细胞的成活率为58.4±10.92%。(2)EPO对心梗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MI+EPO组较对照MI+PBS组,在术后1、2、4周,小鼠存活率高,心梗面积明显缩小;心肌纤维化程度较低,且心脏功能均优于对照组。(3)EPO对心梗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影响:在MI术后1周,通过TUNEL染色发现,EPO能显著降低细胞的凋亡率。结论:(1)在体分离成年小鼠心室肌细胞法较离体法,用时较短、细胞收获量更多、细胞存活率更高。(2)EPO能够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能够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
【关键词】:EPO 心肌梗死 心室肌细胞 纤维化 心脏功能 细胞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2.22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第一部分 改良成年小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12-23
- 前言12-13
- 1 材料与方法13-18
- 1.1 实验动物13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13-14
- 1.3 实验方法14-18
- 2 结果18-20
- 2.1 在体插管法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离体插管法18
- 2.2 在体插管法的平均细胞收获量明显高于在体插管法18
- 2.3 在体插管法分离的心室肌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离体插管法18-20
- 3 讨论20-22
- 4 结论22-23
- 第二部分 EPO对心梗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影响23-45
- 前言23
- 1 材料与方法23-32
- 1.1 实验动物23-24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24-25
- 1.3 实验方法25-32
- 2 结果32-39
- 2.1 AMI的建模标准32-33
- 2.2 心脏功能检测33-36
- 2.3 MI后心脏的结构改变36-37
- 2.4 细胞凋亡情况37-39
- 3 讨论39-44
- 4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55
- 综述55-72
- 参考文献67-72
- 附表72-76
- 致谢76-78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78-79
- 个人简历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体育锻炼可改变心脏结构[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10期
2 姚国英 ,金意华 ,朱志颖 ,方林均 ,徐大地 ,陆颖静;矮身材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02年07期
3 佟欣;李磊;姜克新;郑强;臧彬;;肥胖者减肥前后血压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J];江苏医药;2008年09期
4 李春敏;石珊;祝希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脏结构及其舒张功能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10期
5 张映安;郭丽霞;成要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7期
6 王艺萍;宋玉环;覃莲香;肖跃飞;张凌;姚力;;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3年10期
7 邬云红;王旭萍;;返回平原3年以上的高原移居汉族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J];高原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8 ;锻炼能改变心脏结构[J];生活与健康;2009年04期
9 梁锦前;沈建雄;邱贵兴;王以朋;仉建国;赵宏;刘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8年03期
10 李春梅,尹立雪,,付庆国;肥胖对心脏结构的影响[J];四川医学;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玲;陈迈;;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肺动脉压和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康志敏;王莉;周树录;何强;王芳;;慢性肾功衰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改变与血压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周薇薇;侍晓梅;孙旗;佟铭;;22例慢性肾功不全患者肾移植前后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改变的对比观察[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4 韩丽丽;李明娴;刘攀;杨松青;;OSAHS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A];全国睡眠呼吸障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蔡虎志;陈青扬;陈新宇;;阿霉素对兔心脏结构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的影响[A];全国第十三届心脏学会、第十六届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大会会议纪要[C];2013年
6 邓劲松;王洁;张春丽;邓素雅;曾广绥;石挥扬;陈庆康;廖涛;;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像学评价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陈勇平;肖一星;;尿毒症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及治疗对策[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罗群;张祖懿;夏兆雄;陈东妹;王庭玉;;尿毒症患者心功能、心脏结构对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洁 通讯员 杜巍巍;心脏结构“错上加错”歪打正着[N];湖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莉;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袁芳;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与心脏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5年
3 关晓韵;瞬时波强技术对高血压心脏结构、功能与大动脉功能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4 石山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唐晓霞;高分辨力超声评价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6 申力军;老年血透患者生存相关因素及纠正贫血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颜春龙;高海拔地区肺心病患者CMRI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评价研究[D];青海大学;2015年
8 范克新;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9 贾宇恒;3T磁共振对高海拔地区藏汉民族正常成人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研究[D];青海大学;2015年
10 刘金彦;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83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98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