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HLA-G在新月体肾炎患者血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2:18

  本文关键词:HLA-G在新月体肾炎患者血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月体肾炎 预后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 G)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 G) 生物标志物


【摘要】:背景与目的:新月体肾炎(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是一种进展快、预后差、目前公认的最为严重的肾小球炎症形式。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检查,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研究证实,患者少尿/无尿、血肌酐水平及新月体形成比例等都会影响新月体肾炎患者的预后。目前新月体肾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既往的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导致的免疫紊乱,免疫耐受增强,多种细胞异常增殖有关。近年来有学者发现了一种新的致免疫耐受分子: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cocyte Antigen G,HLA G),其高表达时产生的免疫抑制效应使得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和清除,发生免疫耐受,细胞大量增殖。HLA G高表达已经证实与正常妊娠、移植器官生存良好和肿瘤发展等密切相关。我们推测新月体肾炎患者体内HLA G高表达,导致患者逃避了免疫监视,免疫耐受增强,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及新月体形成。本研究目的是分析新月体肾炎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并检测新月体肾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olube Human Leucocyte Antigen G,s HLA G)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新月体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研究一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10月经肾活检证实的新月体肾炎患者4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肾活检病理资料、以及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治疗,血液透析以及血浆置换等)和预后的情况。着重分析少尿/无尿、入院时血肌酐水平、新月体形成比例以及免疫抑制治疗、透析对患者预后的影响。2.研究二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9月经肾活检证实的新月体肾炎患者22例,以同期微小病变肾病患者15例,以及健康成人30例为对照,收集其血清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s HLA G表达水平。通过分析s HLA G水平与新月体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的关系,探讨s HLA G在新月体肾炎中表达的临床价值。结果:1.新月体肾炎患者的预后。(1)纳入的48例患者中,除外失访的6例患者,余下4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4 63月),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17例,尽管纳入的患者中只有1例死亡,但是3年无ESRD生存率仅有38%(16例)。本研究显示ESRD组血肌酐高于5mg/dl的比例高于非ESRD组。(2)采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单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少尿无尿(P=0.0438)及入院时血清肌酐5mg/dl(P=0.000587)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而年龄、性别及新月体形成比例80%对预后无明显影响。(3)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高于5mg/dl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HR=4.04,95%可信区间为1.548 10.544,P=0.004)。(4)治疗措施对新月体肾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液透析同患者发生终点事件(包括ESRD及死亡)相关(P=0.0002)。2.s HLA G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1)新月体肾炎患者血清s HLA G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2198.81±1924.17pg/ml vs.1311.86±448.84pg/ml,P=0.0408),同时新月体肾炎患者血清s HLA G水平较微小病变组也显著升高,(2198.81±1924.17pg/ml vs.1181.33±320.10 pg/ml,P=0.023)。(2)以新月体肾炎患者的s HLA G浓度的均数+2倍标准差作为参考值(2209.54 pg/ml),将22例新月体患者分为两组。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入院时血肌酐水平、半年内进入ESRD及肾脏病理活检的新月体比例不同,但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进一步采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LA G水平升高的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比例较明显,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1)。结论:1.新月体肾炎患者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5mg/dl)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我们的资料显示入院时血肌酐大于5mg/dl是患者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入院时即进行血液透析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2.s HLA G在新月体肾炎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且其升高水平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s HLA G有可能成为新月体肾炎的一个新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及预测不良预后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新月体肾炎 预后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 G)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 G) 生物标志物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2.3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2
  • 第一部分 新月体肾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12-21
  • 对象与方法12-14
  • 结果14-21
  • 第二部分 新月体肾炎患者sHLA-G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21-27
  • 材料与方法21-23
  • 结果23-27
  • 讨论27-33
  •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9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39-40
  • 综述 免疫调节分子HLA-G的研究进展40-57
  • 参考文献50-57
  • 致谢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跃青;特发性新月体肾炎1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王巍巍,陈以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月体肾炎[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年04期

3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新月体肾炎[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09期

4 刘阳;梁兰青;冯维;阿孜古丽;黄海;王建平;王卫;;新月体肾炎10例病理特点及治疗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11期

5 唐政;黎磊石;陈惠萍;周红;王建平;;新月体肾炎的临床和病理[J];金陵医院学报;1992年02期

6 王自力,刘玉春,,邹万忠,潘缉圣,王海燕;新月体肾炎3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5年02期

7 王自力;两种不同类型的新月体肾炎[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5年04期

8 邵蓉蓉,徐玉兰,黄朝兴,许菲菲;原发及继发性新月体肾炎12例[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6年06期

9 汪建国,周柱亮,单福军,潘涛,韩敬明;41例新月体肾炎临床和病理分析[J];综合临床医学;1997年05期

10 赵从禄,王晋文,殷玉敏,杜艾蛟,张曦;新月体肾炎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云南医药;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学亮;姚峰;冯志勤;;73例新月体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冯学亮;郝大鹏;谭峰;尹爱平;张亚利;;94例新月体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滕杰;陈利明;邹建洲;方艺;吉俊;章晓燕;钟一红;傅辰生;徐少伟;袁敏;丁小强;;免疫吸附治疗难治性原发性新月体肾炎(附5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何劲松;;抗肾基底膜抗体诱发的新月体肾炎大鼠肾小球Ⅰ型胶原表达增加[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程明;杨秀;张兰;王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阴性寡免疫复合物新月体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A];2008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程明;唐政;杨光;胡伟新;陈惠萍;曾彩虹;刘志红;黎磊石;;霉酚酸酯治疗寡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肾炎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西合璧治疗新月体肾炎有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卫平;IDO在新月体肾炎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体内干预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浩;霉酚酸酯对实验性大鼠新月体肾炎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2 许汝炜;HLA-G在新月体肾炎患者血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3 于海娜;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1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131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