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对血液透析患者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及机制
发布时间:2017-11-14 05:12
本文关键词:氯沙坦对血液透析患者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及机制
【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血液透析患者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比索洛尔组各36例。氯沙坦组口服氯沙坦50 mg,1次/d,比索洛尔组口服比索洛尔5 mg,1次/d。治疗前、治疗12个月(治疗后)测定两组家庭血压(Home-SBP)、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内中膜横断面积(IMCSA)、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两组Home-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WV均明显降低,氯沙坦组降幅大于比索洛尔组(P均0.05)。氯沙坦组治疗后IMT无明显变化(P0.05),IMCSA明显减小(P0.01);比索洛尔组IMT明显增厚(P0.01),IMCSA无明显改变(P0.05)。氯沙坦组治疗后ox-LDL、HOMA-IR均明显降低(P均0.01),而比索洛尔组二者无明显改变(P均0.05)。结论氯沙坦能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大动脉僵硬度,其机制可能独立于降压作用,与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管壁肥厚相关。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基金】:北京市卫生人才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学科骨干资助项目(2014-3-021)
【分类号】:R692.5;R54
【正文快照】: 大动脉僵硬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心血管病(CV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1~3]。血管紧张素Ⅱ与大动脉僵硬密切相关[4,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1受体拮抗剂)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6~8]。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及大动脉僵硬度升高在ESRD患者中普遍存在,但AT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亦伦;崔太根;孙芳;马丽洁;彭立人;贾慧敏;王清涛;刘淼冰;;血液透析患者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因素[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年09期
2 梁素忍;程李涛;汪涛;胡昭;;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大动脉僵硬度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10期
3 梁素忍;郭志玲;胡昭;;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低T3综合征与大动脉僵硬度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4 孙芳;周亦伦;刘婧;马丽洁;沈洋;黄静;崔太根;刘淼冰;;低钠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2年08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素忍;腹膜透析患者持续容量超负荷与大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3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1839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