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诊断中核磁弥散成像及ADC值的应用价值
本文选题:前列腺癌 切入点:前列腺增生 出处:《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撒系数(ADC)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3年12月95例行DWI检查后经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证实为前列腺癌或BP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对不同b值下前列腺癌与BPH组织ADC值进行比较,并分析前列腺癌ADC值与肿瘤Gleason评分、ADC值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5例患者中,b为600s/mm2时,前列腺癌与BPH患者中央腺体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31±0.35)×10-3 mm2/s和(1.55±0.17)×10-3 mm2/s,外周带平均ADC值为(1.20±0.38)×10-3 mm2/s和(1.42±0.23)×10-3 mm2/s;b为1 000s/mm2时,前列腺癌与BPH患者中央腺体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12±0.36)×10-3 mm2/s和(1.39±0.16)×10-3 mm2/s,外周带平均ADC值为(1.04±0.35)×10-3 mm2/s和(1.25±0.19)×10-3 mm2/s。当b为1 000s/mm2时,前列腺癌ADC值与其Gleason评分有相关性,为负相关(r=-0.346,P=0.025);还与血清PSA水平有相关性,为负相关(r=-0.315,P=0.026)。结论:ADC值是区别患者前列腺癌和BPH的重要指标,并且可以预测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and apparent mass coefficient (DWI) in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3, 95 cases of DWI in our hospital were examined by biopsy or biopsy. Clinical and imaging data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or BPH confirmed by surgery, The ADC values of prostate cancer and BPH tissue were compared under different b value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DC value and Gleason score of prostate cancer and serum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was analyzed. The mean ADC values of central glands in prostate cancer and BPH patients were 1.31 卤0.35 脳 10 -3 mm2/s and 1.55 卤0.17 脳 10 -3 mm 2 / s, respectively. The mean ADC value of peripheral zone was 1.20 卤0.38 脳 10 -3 mm2/s and 1.42 卤0.23 脳 10 -3 mm 2 / s 2 respectively. The mean ADC values of central glands of prostate cancer and BPH were 1.12 卤0.36 脳 10 -3 mm2/s and 1.39 卤0.16) 脳 10 -3 mm 2 / s, respectively. The mean ADC values of peripheral zone were 1.04 卤0.35 脳 10 -3 mm2/s and 1.25 卤0.19 脳 10 -3 mm 2 / 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lso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rum PSA level and the serum PSA level. Conclusion the ratio of 0: ADCs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distinguish prostate cancer from BPH, a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state cancer can be predicted.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中心二科;
【分类号】:R737.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谢武桃;史建波;;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年03期
2 骆众星;郭宁;谢斯栋;;多b值DW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年03期
3 马宜传;张俊祥;;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3年04期
4 刘会佳;任静;李娜;侯炜寰;潘奇;宦怡;;3.0T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4年01期
5 Janesya Sutedjo;陈慧铀;姜亮;王利伟;殷信道;;MR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英文)[J];磁共振成像;2015年07期
6 李鹏;杨文君;陈志强;刘芸;蔡磊;郭玉林;杜奕;李艳;;3.0T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癌和增生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年10期
7 李鹏;刘家赵;陈志强;杨文君;郭玉林;刘岭岭;张俊;;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定量诊断前列腺疾病[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4期
8 孙学军;吕春华;韩刚;刘海涛;;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J];实用医药杂志;2013年11期
9 刘小红;陆建平;汪剑;苗华栋;高勇;吴萱泽;陈健;郭丽玲;杨丽秀;蔡捷;施从忠;朱思光;刘畅;;3.0T MR波谱成像与扩散结合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癌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3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萱;应用磁共振T2WI和DWI在PSA<20μg/L的患者中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像分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鹏;磁共振弥散加权结合直肠B超联合定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56例报告[D];郑州大学;2013年
2 刘松;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联合靶向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3 潘云雷;前列腺癌fMRI的多参数分析及其与PSA及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4 张鑫;3.0T MR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5 卢慧敏;MR功能成像对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预估价值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李秀燕;MRS与DW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14年
7 平小夏;前列腺癌3.0T MR动态增强扫描特征及DWI、MRS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张宏江;3.0T磁共振DT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9 李兆祥;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及ADC值与直肠腺癌分化程度间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姚艳红;动态增强MRI在前列腺癌冷冻治疗后残存或复发诊断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晨光;张秀明;乔伟;刘念龙;周士波;王玉璜;冯勇;;ADC值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3年24期
2 肖运平;肖恩华;罗建光;卞读军;贺忠;尚全良;梁斌;李默秋;;ADC值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初探[J];放射学实践;2008年05期
3 李绍林;张雪林;朱幼芙;陈平雁;陈斌;曲华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诊断兔肝脏纤维化模型病理变化[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刘春玲;何晖;刘再毅;张水兴;梁长虹;;ADC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标记物间相关性的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2期
5 方慧;周勇;伍建林;;颈动脉狭窄与颅脑ADC值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11期
6 张月浪;孙兴旺;强永乾;;正常腹部实质脏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和b值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年04期
7 石桥;王霄英;郭丽;李苗;秦乃姗;蒋学祥;高莉;;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ADC值变化与病理反应性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年12期
8 左克扬;罗学毛;龙晚生;刘斯润;;应用ADC值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追踪复查的初步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年04期
9 D.M.J.Lambregts;M.Maas;R.G.Riedl;F.C.H.Bakers;J.L.Verwoerd;A.G.H.Kessels;唐光健;;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放化疗后ADC值测量淋巴结分期的单病灶确认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2期
10 满小妮;邱廷顺;胡建滨;王光彬;白雪;胡娜;赵连新;史宏璐;肖连祥;;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ADC值研究及MRI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健;王振常;鲜军舫;;眼眶肿块性病变的ADC值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崔凤;郝亮;邓国辉;倪军;童孟立;乐先杰;叶斌;余美娟;张慧锋;;尿毒症患者MR-DWI脑白质ADC值对透析疗效的评价研究[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学琴;陆健;王霄英;缪小芬;张涛;郭雪梅;李飞宇;刘婧;丁丁;姜吉锋;李玮;蒋学祥;;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癌癌区和非癌区ADC值变化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于韬;;DWI对T1期乳腺癌诊断灵敏度较高,ADC值对诊断T1期乳腺癌有价值乳腺癌MRI影像特征与C-erbB-2、ER、PR表达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云;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及与ADC值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臧乐乐;鼻咽癌裸鼠移植瘤ADC值的早期变化与辐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3 林飞飞;肾脏ADC值与先天性小儿肾积水肾滤过功能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梁毅;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组织的ADC值与HIF-1α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5 张新娟;ADC值测量在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D];山东大学;2008年
6 陈耀康;正常成人腰椎间盘ADC值的初步测定[D];川北医学院;2011年
7 谢卫东;肝泡球蚴病边缘带ADC值与纤维化面积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8 唐业欢;健康志愿者肾脏ADC值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9 李仰康;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磁共振ADC值、~1H-MRS和组织病理学的对照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10 李兆祥;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及ADC值与直肠腺癌分化程度间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614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61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