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活速治疗少弱精子症疗效观察
本文选题:精活速 + 男性不育 ; 参考:《中华男科学杂志》2017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精活速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有效性。方法:120例特发性轻中度少、弱精子症患者入选本研究;口服精活速,1袋/次,2次/d,连续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个月末,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检测治疗前后每次射精后精液的各项参数变化(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每次随访均记录患者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入组患者的精液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改善。精液中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形态正常百分率,在服用精活速治疗3个月后均有了较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的3个月期间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精活速治疗轻中度少弱精子症患者症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spermatogonium in the treatment of oligoasthenospermia.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mild to moderate hypozoospermi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changes of semen parameters (sperm concentration, total sperm motility, percentage of forward motile sperm)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measured by computer-aided semen analysis. Percentage of normal sperm morphology), each follow-up recorded whether the patient had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semen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Sperm concentration, total motility rate, forward motility sperm percentage and normal sperm morphology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3 months of spermatozoa treatment (P0.05), an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observed 3 months.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permatogonium on mild to moderate oligozoospermia is significant,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男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男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
【分类号】:R69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联,赵香玲;司机职业与少弱精子症[J];男科学报;1997年04期
2 常学良,杨书文,蔡广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用于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意义(附57例疗效观察)[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0年04期
3 戴继灿;长期口服巨噬细胞阻止剂——曲尼诗特治疗少弱精子症[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3年02期
4 史宏;王文杰;刘美莲;;少弱精子症中西医诊疗概况[J];中国性科学;2008年08期
5 莫延松;;育精汤加新稀宝治疗少弱精子症76例初探[J];生殖与避孕;2009年09期
6 刘茂松;;生命细胞活力汤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30例[J];中医杂志;2010年S1期
7 刘茂松;王琦;;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弱精子症疗效评估的方法和标准[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0年02期
8 欧阳洪根;黄灵聪;;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弱精子症45例临床观察[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0年11期
9 闫希平;陈冬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弱精子症不育200例[J];国医论坛;2010年04期
10 黄若辉;邹晓峰;杨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系统评价[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乾利;何清湖;;少弱精子症研究近况与展望[A];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晓会;孙伟;;浅谈少弱精子症的治疗进展[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论坛——暨第二次全国男科青年学术会议2012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药学会泌尿男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晓会;孙伟;;浅谈少弱精子症的治疗进展[A];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人类精子库管理学组第三届年会全国男性生殖医学和精子库管理新进展第四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李小英;;激素序贯治疗在男性少弱精子症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人类精子库管理学组第三届年会全国男性生殖医学和精子库管理新进展第四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邬绍文;;肉碱在男性少弱精子症治疗中的最新进展[A];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人类精子库管理学组第三届年会全国男性生殖医学和精子库管理新进展第四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傅兆杰;;益气健脾生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季明勇;黄明孔;孟衍建;兰君;;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评价[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提高班论文汇编及讲义[C];2011年
8 宾彬;王杰;陈定雄;徐杰新;侯进;李国锋;;强精煎治疗少弱精子症临床安全性研究[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论坛——暨第二次全国男科青年学术会议2012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药学会泌尿男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甘贤优;舒金辉;冯贵雪;李劲;李佳祥;张波;周红;;他莫昔芬联合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A];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人类精子库管理学组第三届年会全国男性生殖医学和精子库管理新进展第四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钟安;唐立新;汤乐;郑厚斌;刘晃;;L-肉碱联合维生素E和C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人类精子库管理学组第三届年会全国男性生殖医学和精子库管理新进展第四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乾利;强精煎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抗氧化与调控能量代谢的机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丁劲;益肾健脾方干预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梁洪江;调脏益精汤对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杨连杰;益肾通络方对精索静脉曲张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的精子DNA完整性及血清性抑制素B的影响[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穆威;五子二仙汤治疗肾虚型少弱精子症的疗效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许芮豪;中药、中西药联合与西药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王全;从精室不通论治少弱精子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李世大;针刺治疗男性特发性少弱精子症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王成荣;聚精颗粒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及PRM2 mRNA水平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焦招柱;黄精赞育胶囊调节睾丸Catsper1、Pi3k-Akt通路改善少弱精子症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94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094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