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西医用药依从性量表的修订与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新社;;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系统[J];福建电脑;2006年03期
2 辛涛;;项目反应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考试;2005年07期
3 ;考生智能水平的自适应测验——项目反应理论的重要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4 李晓铭;项目反应理论的形成与基本理论假设[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年01期
5 李晓铭;项目反应理论的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年02期
6 朱靖华;李丽娟;;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系统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7期
7 韩江红;刘畅;;项目反应理论在语言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2期
8 何壮;袁淑莉;赵守盈;;教育考试中短测验的分析方法——基于两种项目反应理论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考试;2012年10期
9 范思颖;武天琪;;应用项目反应理论分析大学英语听力试题[J];校园英语;2019年12期
10 丁树良,熊建华;项目反应理论框架下几个等值问题的探讨[J];中国考试;2003年Z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绍珠;缪源;;一种新的项目反应理论模式——认知单元反应模式[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漆书青;;项目反应理论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编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3 杜文久;;一种新型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高等项目反应理论——原理与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涂冬波;漆书青;戴海琦;丁树良;;项目反应理论新进展——题组模型及其参数估计的实现[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罗冠中;;IRT软件新发展与RUMM简介[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安周颖;戴海琦;;三参数多维正态肩型曲线三种参数估计方法比较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吴锐;甘登文;丁树良;;含题组的测验等值[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涂冬波;戴海琦;蔡艳;;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CMC参数估计的实现[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刘慧;简小珠;张敏强;;多水平项目反应理论——阶层线性模型与IRT结合[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冉昱;粘惠瑜;邵凯;胡明;;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修订中文版VoiSS量表[A];2017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高阶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及其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曹月红;多维项目反应理论框架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量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程苗苗;基于慢病的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控评估指标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4 李现文;健康教育文本材料适用性评价及朝鲜族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干预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5 孙珊珊;项目反应理论与认知诊断的统计推断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路鹏;计算机自适应测试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运明;国人健康风险模型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潘海燕;现代测量理论在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研制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影;基于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的中文版肌肉骨骼功能评估简表的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杨铮;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共性模块(V2.0)研制及最小临床有意义差异制定[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琼;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西医用药依从性量表的修订与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王思雪;基于IRT的数学试卷分析[D];西藏大学;2019年
3 康娇健;项目反应理论在高中物理选择题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4 高佳佳;自适应与诊断测验系统的研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5 冯熠;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题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向红;两种不同的项目反应理论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7 孟琪;基于多维项目反应理论在考试中的分析和应用[D];东南大学;2015年
8 占淑荣;项目反应理论在人格测验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艳;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项目功能差异检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张英茹;多维项目反应理论模型中潜在特征变量的估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99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59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