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IL-35促进急性缺血性肾损伤的修复

发布时间:2020-03-25 02:57
【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因肾功能突然快速下降,表现为血清肌酐上升或尿量下降。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尤其是重症患者,是临床上威胁生命的常见危重症。近年来的研究显示,AKI可导致肾脏不完全修复、持续慢性炎症和进展性纤维化,从而导致慢性的器官功能丧失。在过去数十年里,尽管肾脏替代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但其病死率仍然很高:无并发症的ARF病死率约为5%-10%,伴有肾外器官衰竭的ARF病死率达50%-70%。故临床上迫切需要治疗急性肾损伤的新的方案。IL-35属于IL-12家族,是由5个亚基(p19、p28、p35、p40和EBI3)中的2个构成的异二聚体。共享成分的异二聚体细胞因子家族存在控制细胞因子分泌和稳定性的独特机制。自从IL-35被发现以来,其发挥免疫抑制的机制被认为是通过抑制T细胞的增殖来实现的,除了抑制效应T细胞的增殖,IL-35也能通过抑制效应T细胞的分化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其他人也提出了IL-35的作用模式是通过促进Treg细胞的增殖。在另一份报告中,IL-35调节自身免疫保护的作用是通过扩大Foxp3+CD39+CD4+依赖于IL-10的T细胞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中过继转移。然而,IL-35在生理环状态中是否介导Treg增殖还有待确定。IL-35在慢性乙型肝炎,支气管哮喘,关节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调控作用已经得到了证实,对感染,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起抑制作用,在肿瘤疾病中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因此将IL-35作为治疗这些疾病的一个新靶点,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首先构建IL-35重组质粒,通过鼠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通过ELISA、肌酐试剂盒确定IL-35质粒在小鼠体内得到了表达并且表达的IL-35可以改善肌酐值,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实时定量PCR等实验发现IL-35可以通过免疫炎症途径改善急性缺血导致的肾损伤。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第1、3天时,IL-35通过抑制下游的STAT1和STAT3的磷酸化,使得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联合之前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IL-35可以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介导促进急性缺血性肾损伤修复,并在第一天显著。因此,IL-35可能是急性肾损伤的有效治疗靶点。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毛永欢;喻春钊;;胰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现状及困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年36期

2 Yutong He;Rongshou Zheng;Daojuan Li;Hongmei Zeng;Siwei Zhang;Wanqing Chen;;Pancreatic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patterns in China, 2011[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2015年01期



本文编号:2599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599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