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维甲酸信号通路在前列腺铥激光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20-04-30 08:00
【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情重者需要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切除术较传统的前列腺电切手术,出血少、恢复快、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等风险。但是术后仍存在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膀胱颈口狭窄等并发症。在这其中关键在于前列腺术后创面修复。维甲酸信号通路在创面修复领域研究较为广泛,其在皮肤、急性肾衰竭、神经修复中均有明显的作用。因而本课题设计研究维甲酸信号通路在前列腺创面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既往建立的比格犬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手术模型中,分别切除未手术、术后1周、2周、3周的犬前列腺。首先免疫组化染色维甲酸信号通路三个受体(RARα、RARβ、RARγ),观察术后犬前列腺受体的数量变化以及他们的细胞定位。根据数量变化及细胞定位推测它们可能作用的细胞,通过PCR、westernbolt等分子生物学手段量化并且对靶向细胞的功能研究。进一步通过特异受体的拮抗剂及分子生物学手段探讨其机制。结果:本研究发现维甲酸三个受体(RARα、RARβ、RARγ)均表达于比格犬前列腺中,并且在铥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创面中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是变化趋势不相同。RARα、RARγ术后持续增加,但是RARβ在术后一周增加较为明显,术后2、3周逐渐下降。并且三个受体细胞定位不同,RARα主要表达于腔上皮细胞;RARγ表达于腔上皮的基底层及少量间质细胞;而RARβ主要定位于间质细胞,进一步免疫荧光双染色确定为间质中的巨噬细胞。体外实验发现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作用于其他细胞如成纤维细胞等。ATRA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抗炎修复相关细胞因子如TGF-β等的释放。并且进一步将ATRA作用的巨噬细胞培养基作用于间质细胞,能够明显加强其迁移、收缩、活化的特性。并且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成血管。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在巨噬细胞中介导此过程的主要是受体是RARβ。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维甲酸信号通路参与了犬前列腺创面的修复过程,并且不同的受体作用于不通的细胞,其中RARβ作用于巨噬细胞。维甲酸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细胞转化,作用于间质细胞促进创面的愈合。而RARβ是其中的关键受体。
【图文】:

免疫组化,受体,上皮,创面修复


25图 1.RARα、β、γ免疫组化示各受体在比格犬正常前列腺及术后 1 周、2 周、3 周的表达情况。RARα主要分布于正常犬前列腺的上皮部分;RARβ主要分布于前列腺的间质细胞内;RARγ在前列腺腺上皮和间质均有分布,以腔上皮为主。RARα、γ在创面修复的过程中表达持续升高,第二周及第三周较第一周持续表达增加,而 RARβ在第一周最高,第二周逐渐下降,第三周继续下降。Figure 1. H&E staining of RARs on normal canine prostate and the wound area after TmLRP.

双染色,绿色,红色


29图 4.RARβ(红色)与 Vimentin(绿色)双染色。Fig. 4 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 of vimentin and RARβ in the prostatic wound. vimentinwas used as a stroma marker (green, vimentin; red, RAR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9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长元;孙尚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年26期

2 韦林;简珊;;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10期

3 李凤玉;杨红明;柴家科;;成纤维细胞在创面修复中的的生物学行为及其调控因素[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2003创面修复和瘢痕防治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华外科杂志;2002年12期

5 ;创面修复和瘢痕防治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10期

6 ;创面修复和瘢痕防治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13期

7 付小兵;盛志勇;;进一步重视创面修复研究[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年03期

8 刘远达;对61例上肢创面修复的体会[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9 徐庆连;李兴照;;创面修复的一些思考[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8年02期

10 邹元明;;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及促进创面修复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玮;姜笃银;钱春华;汤淳;;复杂创面修复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陆树良;;集成创新推进创面修复专科的内涵建设[A];第四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3 方勇;傅秀军;;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于家傲;;灾难性损伤创面修复方案的选择[A];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灾难性成批伤早期救治与创面修复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黄跃生;;促进创面修复的重要相关因素和措施研究[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丁若虹;韩斌;陈正华;谢正华;翁志勇;汤俊;柯发军;黄晓明;;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体会[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孙慧勤;杨涛;邹仲敏;郝娜;王涛;王钰;王锋超;周青;高鹏;冉新泽;粟永萍;;不同功率的微波辐射对创面修复细胞的作用[A];第九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8 黄跃生;;促进创面修复的重要相关因素和措施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杨蔚;许瑾;;股前外侧筋膜(皮)瓣在Ⅳ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金汉宏;郑国平;;优拓对创面修复作用的临床观察32例[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四川省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 郭忠 周正华;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是关键[N];健康报;2018年

2 首席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丁燕敏;瑞金医院首开创面修复专病门诊[N];文汇报;2017年

3 张献怀;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科研课题成果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付小兵;创面修复可人为提速[N];健康报;2013年

5 ;细胞活能在创面修复上的应用[N];中国质量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赵若言 董世梅;不同的熬法 怎样“熬”出高端中药[N];四川日报;2014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魏方 实习生 谭璇璇 杨柳 通讯员 郝黎;“移花接木”的高手 做起手术“蛮拼的”[N];南方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于殿君;维甲酸信号通路在前列腺铥激光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2 有传刚;含纳米银的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的促进创面修复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林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对糖尿病难愈创面修复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赵穆欣;自体口腔黏膜微粒移植修复创面的实验研究及在阴道再造术中的临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周武;封装VEGF及bFGF的海藻酸钠凝胶负荷内皮祖细胞修复大鼠皮肤创面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寿康全;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促进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7 柴政;一效膏促进慢性皮肤溃疡创面修复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胡刚;黄芩油膏在增生性瘢痕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创面修复的疗效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何秀叶;PRX-2基因对成人表皮干细胞增殖的调控及其对创面修复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年

3 吴文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深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费冀;中药石香膏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临床观察[D];贵阳中医学院;2015年

5 潘斯俭;慢性缺血性创面修复过程中细胞凋亡和增殖调控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6 韩兆峰;严重烧伤全身与局部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特点及对创面修复的机理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7 寇列玲;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中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D];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彭世丹;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多孔膜敷料的研制及性能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合丽;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急、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3年

10 刘洋;皮肤深度创面应用生长因子的临床观察[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45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645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d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