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SIRT1-PGC-1α信号通路在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20:08
【摘要】:背景及目的肝硬化患者常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其发生率可达20%,死亡率高,预后较差。肝硬化并发AKI的发病机制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是一种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去乙酰化酶,尤其在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代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是SIRT1的直接下游靶分子,近年来研究发现SIRT1-PGC-1α信号通路激活后可改善线粒体的功能,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在肝硬化并发AKI发病机制中尚不明确。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探讨SIRT1-PGC-1α信号通路在肝硬化并发AKI发病机制的作用,为肝硬化并发AKI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胆管结扎联合腹腔注射1mg/kg脂多糖(LPS)建立肝硬化并发AKI大鼠模型。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A组);(2)假手术+LPS组(B组);(3)胆管结扎组(C组);(4)胆管结扎+LPS组(D组)。实验4周时注射LPS 3h后全部处死大鼠。最终分组情况:A组(n=7),B组(n=7),C组(n=9),D组(n=9)。常规生化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肝脏、肾脏的组织学改变,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中SIRT1和PGC-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肝肾功能指标:术前,各组肝功能指标AST、ALT和肾功能指标Scr、BUN之间相互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4周后C组、D组肝功能指标AST、ALT较术前显著上升,与A、B组相比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LPS 3h前后各指标相比,D组的肾功能指标Scr较注射前明显升高,与C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指标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2)HE病理染色显示:A、B组肝脏组织结构正常,C、D组大鼠肝脏结构被破坏,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变性溶解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纤维化和轻度假小叶生成。D组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脱落扩张和少许炎性细胞浸润,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等病理损害,其余组肾小管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病理改变。D组肾脏组织损伤病理评分与各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各组肾组织SIRT1、PGC-1α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D组大鼠肾组织中SIRT1、PGC1-α蛋白表达量下降,D组与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的SIRT1与PGC-1α蛋白表达量之间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r=0.893,P0.01)。结论肝硬化并发AKI时SIRT1及PGC1α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SIRT1与PGC-1α蛋白的表达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肝硬化并发AKI时,SIRT1活性降低,PGC1α表达受到抑制,SIRT1-PGC1α信号通路激活障碍有关。提示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肝硬化并发AKI的一种重要潜在靶点。
【图文】:

肾小管上皮细胞,肾毛细血管,肾脏病理,细胞损伤


图2.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HE染色,,×400)Fig2 . Histopathologicalchanges inLivertissue(HE staining, x400脏组织病理情况镜下观察,A、B、C 组大鼠的肾脏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胀坏死或炎性细胞浸润。D 组肾小球出现肾毛细血管淤血、扩张和周围炎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及颗粒样变性,肾脏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损伤现象(、B、C 各组肾脏病理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D 组病理评分明显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 4)。

SIRT1-PGC-1α信号通路在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肾组织病理学改变(HE染色,×200)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75.2;R6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菲;裘颖儿;盛柳青;;败酱草对肝硬化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活性部位筛选[J];信息记录材料;2017年10期

2 ;融合基因防治肝硬化成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Hans Popper ,郑扶民;一年来世界各国肝硬化研究的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1988年04期

4 包品红;罗时敏;李旺林;罗建威;;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肠内营养联合白介素-6应用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7年06期

5 朱磊;赵钢;;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肝硬化大鼠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赵锦程,李艳萍,陈立强;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的变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年05期

7 陈诗书,刘思职;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氨代谢与解毒[J];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64年06期

8 黄思润;尹立雪;冉海涛;;超声心动图评价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年01期

9 刘建强,张志坚;胆汁酸对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05年03期

10 李莉,高秀来;肝硬化大鼠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分布的研究[J];解剖学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学新;朱立宏;郑月梅;潘华;;肝硬化大鼠吸入异氟烷的麻醉效应[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郭花;朱金水;宋明全;;血红素氧合酶-1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3 肖慧娟;齐玉梅;陈亚军;郝春满;徐常杰;;不同蛋白质供给水平对肝硬化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4 陈学新;马富强;郑月梅;潘华;;吸入30~40%氧浓度对肝硬化大鼠静注异丙酚麻醉效应的影响[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孙天燕;王惠吉;;肝硬化大鼠肠道粘膜屏障的改变及微生态制剂对其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史卫海;孙亚伟;徐学忠;戎亚雄;李文美;;二氮嗪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7 朱金照;许其增;张志坚;王雯;李达周;;肝硬化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色素氧化酶Ⅱ基因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阮冰;刘社兰;;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后肠道细菌分子生态结构改变[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原庆;王惠吉;;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易位与肠道免疫屏障的关系及微生态制剂干预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王建华;张晓岚;;水通道蛋白1在肝硬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史凤芝;融合基因“智斗”肝硬化[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顺财;西沙比利、乳果糖及反义tlr_4表达质粒对肝硬化大鼠肠细菌转位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4年

2 郑勇;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武希润;纤溶酶原活化系统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4 陈裕杲;116例肝硬化病例回顾及健脾益肝方对肝硬化大鼠AQP8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苏全武;加味四逆散对肝硬化大鼠胃肠动力变化干预作用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6 赵天宇;IGF-Ⅰ对肝硬化大鼠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7 史海燕;Th17和Treg细胞在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8 刘社兰;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后肠道细菌分子生态结构与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黄飞舟;Akt基因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阎丽;外周血单核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遵强;联合门静脉结扎及肝脏劈离对肝硬化大鼠肝脏再生能力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8年

2 李宇玫;SIRT1-PGC-1α信号通路在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8年

3 孙元培;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探讨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及其预后的相关性[D];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2018年

4 董阳阳;甲烷—氢气呼气试验在诊断肝硬化合并小肠细菌过增长患者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8年

5 陈光耀;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及其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的变化[D];新乡医学院;2018年

6 方洪;两种非社区获得性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对比研究及影响短期生存的预测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7年

7 钱彬彬;茶多酚在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硬化中的作用[D];蚌埠医学院;2017年

8 杨娟;阿魏酸钠经RhoA/Rho-kinase信号通路对肝硬化大鼠门脉压力的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忠平;肝硬化大鼠肠道神经系统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10 廖金卯;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大鼠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7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667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9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