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和了解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净化前后微炎症指标及其变化情况,并分析炎症指标与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下,患者微炎症指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为缓解患者微炎症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7年5月和2017年6月于湘乡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5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获取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血液净化相关资料,分别在基线期和血液净化治疗后3个月、6个月晨起抽取患者空腹上肢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生化仪检测患者总蛋白(TP)、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钙(Ca)、钠(Na)、钾(K)、磷(P)、尿素氮(BUN)、尿酸(UA)、血肌酐(Sc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状旁腺素(i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水平,最后将数据录入Epidata系统,并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CRP(F_(组内)=77.802,P_(组内)0.001)、IL-6(F_(组内)=1447.973,P_(组内)0.001)、TNF-α(F_(组内)=21.833,P_(组内)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CRP(F_(组间)=2.728,P_(组间)=0.046)、IL-6(F_(组间)=11.589,P_(组间)=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CRP(F_(交互)=17.562,P_(交互)0.001)、IL-6(F_(交互)=186.288,P_(交互)0.001)、TNF-α(F_(交互)=14.154,P_(交互)0.001)变化趋势有差别;(2)不同时间点TP(F_(组内)=18.338,P_(组内)0.001)、ALB(F_(组内)=18.338,P_(组内)0.001)、TRF(F_(组内)=98.858,P_(组内)0.001)、Hb(F_(组内)=77.802,P_(组内)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Hb(F_(组间)=3.642,P_(组间)=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ALB(F_(交互)=6.634,P_(交互)0.001)、TRF(F_(交互)=6.626,P_(交互)0.001)、Hb(F_(交互)=17.706,P_(交互)0.001)变化趋势有差别;(3)除血液净化治疗后3个月IL-6与TP、TNF-α与TP、净化后6个月TNF-α与TP无相关性,其余微炎症指标与营养指标均呈负相关(P0.05);(4)血液净化方式(P=0.020)和β2-MG(P0.001)对患者血液净化后CRP水平具有影响,血液净化方式(P0.001)、CysC(P=0.047)和β2-MG(P0.001)对患者血液净化后IL-6水平具有影响,治疗持续时间(P=0.005)和β2-MG(P0.001)对患者血液净化后TNF-α水平具有影响,即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持续时间、体内CysC和β2-MG水平对患者微炎症指标具有不同的影响。结论:“高通透+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微炎症指标,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持续时间、体内CysC和β2-MG水平对患者微炎症指标具有不同的影响。
【图文】:
2.3.2 资料获取方法通过病历获取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血液净化相关资料,分别在基线期和血化后 3 个月、6 个月晨起抽取患者空腹上肢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 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生化仪检测患者总蛋白(TP)、清蛋白(A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钙(Ca)、钠(Na)、钾(K)、磷(P素氮(BUN)、尿酸(UA)、血肌酐(Sc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甲状旁腺素(iPTH)和 β2 微球蛋白(β2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水平。2.3.2 研究流程图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9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拱榆;唐小玲;曲廖准;;不同透析方式及透析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2015年24期
2 易晔;卢远航;;高通量透析对静脉补铁诱导的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年04期
3 李述真;刘法芹;;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21期
4 郭嘉鸿;刘丽娜;;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3年24期
5 高永财;王慧;田大成;曹丽;郑亚莉;;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模式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6 陈崴;张望;余学清;;中国肾脏病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3年01期
7 宋洁;李小萍;石理华;张建荣;李辉;;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年24期
8 张路霞;王海燕;;中国慢性肾脏病的现状及挑战——来自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启示[J];中华内科杂志;2012年07期
9 朱晗玉;张冬;洪权;耿文佳;刘沫言;陈香美;;他汀类药物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年03期
10 裴姝文;任野平;纪天蓉;李淑英;周丽丽;;腹膜透析与代谢综合征发病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国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及ACEI类药物的干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陈宇航;731例新发终末期肾病病因分析[D];汕头大学;2011年
3 郑斌;不同纯度的透析液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702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70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