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诊断模型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0-10-09 10:06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影响因素与及其诊断模型的建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穿刺活检确诊LN的患者109例,根据纳排标准,共100例LN患者纳入研究。按是否有肾小球微血栓(Glomerular microthrombosis,GMT)形成分为有GMT形成组(GMT组)与无GMT形成组(Non-GMT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等差异。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GM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GMT与狼疮性肾炎肾脏终点事件的相关性。以影响GMT形成的常规临床指标,通过ROC曲线建立GMT形成的联合诊断模型,并制作线列图。结果:(1)临床及病理资料:100名LN患者(94名女性),GMT组共33例患者(30女性),Non-GMT组共67名患者(62名女性)。与Non-GMT组相比,狼疮性肾炎伴肾小球微血栓形成患者年龄偏大(P=0.021),高血压比例较高(P=0.032),24小时尿总蛋白、血清尿酸等水平增加(P0.05),ds DNA阳性率较高(P0.05),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C3、e GFR等水平偏低。在100例LN患者中,GMT组患者多见于狼疮肾炎IV型,共占25例(75.76%),其余8例(24.24%)分布于狼疮肾炎IV+V型。与Non-GMT组相比,GMT组患者总新月体、核碎裂、白金耳、内皮增生比例更高,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更重(P0.05)(P0.0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红蛋白、淋巴细胞、e GFR、血清C3可能为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保护性因素,年龄、高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酸、抗ds DNA、狼疮活动评分、白金耳、核碎裂、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可能为肾活检时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红蛋白、血清C3为肾活检时是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4)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肾小球微血栓是狼疮性肾炎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5)联合诊断模型:通过对临床指标的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清补体C3是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年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清补体C3指标建立肾小球微血栓形成诊断模型。ROC曲线结果发现,血红蛋白水平预测肾小球微血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6,灵敏度为0.7879,特异度为0.833。ROC曲线提示年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清补体C3联合诊断肾小球微血栓的形成有临床意义,通过上述指标,建立线列图。结论:(1)狼疮性肾炎合并肾小球微血栓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程度更严重。(2)血红蛋白、血清C3为肾活检时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是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3)肾小球微血栓是狼疮性肾炎进展的危险因素。(4)临床上应该明确狼疮性肾炎患者年龄,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清补体C3水平检查,通过线列图筛查出的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危险人群,对这些危险人群通过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等药物,减少肾小球微血栓的形成。
【学位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93.242
【部分图文】:

血红蛋白,平滑曲线,血清


核碎裂 0.56 (0.03, 9.02) 0.6791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轻 6382889.80 (0.00, Inf) 0.9988中度+重度 inf. (0.00, Inf) 0.99856 血红蛋白水平、血清 C3 与 GMT 形成的平滑曲线本组血红蛋白水平与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变化趋势呈曲线关系。随着血红蛋水平升高,肾小球微血栓发生风险逐渐下降(见图 1)。血清 C3水平与肾小球血栓形成的变化趋势呈线性关系。随着血清 C3水平升高,肾小球微血栓发生险逐渐下降(见图 2)。

平滑曲线,血清,血红蛋白,亚组


注:根据性别,高血压,eGFR,24 小时蛋白尿,PLT,D-二聚体,总胆固醇,尿酸,白蛋白,抗 dsDNA,血清 C3,白金耳,核碎裂和间质症细胞浸润进行调整 。图 2血清 C3 水平与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平滑曲线7 亚组中血红蛋白及血清 C3 水平对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影响大小7.1 亚组中血红蛋白水平对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影响大小本研究进一步对是否有年龄、性别、高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白蛋白平、抗 SM、抗 dsDNA、狼疮活动评分、白金耳、核碎裂、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素进行分层后,探索不同分层因素条件下血红蛋白水平与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系。发现当抗 dsDNA阳性时,狼疮性肾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对肾小球微血栓成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抗 dsDNA阴性时,血红蛋白水平对MT 形成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检验 P<0.05;发现当狼疮活

曲线,血红蛋白,狼疮性肾炎,年龄


图 3 肾小球微血栓与疾病进展的关系3.9 血红蛋白、血清 C3 水平预测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 ROC 曲线我们的上述研究显示狼疮性肾炎患者伴有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更差。因此,在肾活检前,通过常规临床指标为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微血栓的形成建立诊断模型,为临床上提前干预肾小球微血栓的形成提供指导意义。根据表 3,我们纳入影响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临床指标:年龄、高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eGFR、尿酸、血清补体C3、抗 dsDNA、狼疮活动评分。通过对临床指标的的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分析,发现年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清补体 C3是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 8)。关于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子用于建立 ROC 曲线,发现曲线下面积为 0.876(见图 4),表明年龄、24小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利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狼疮性肾炎中的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19年08期

2 周丹;;针对性护理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19期

3 张孟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年20期

4 张雪枫;栾智杰;李德成;;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狼疮性肾炎中医体质分型规律性与差异性[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年02期

5 张巧萍;;64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治疗的体会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A3期

6 王绘霞;夏育民;;狼疮性肾炎的诊疗进展[J];皮肤科学通报;2018年03期

7 于小勇;;狼疮性肾炎管理的十大常见错误[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年08期

8 卢艳;;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近期疗效及1年随访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7年01期

9 陈菊;周君;;糖皮质激素辅助硼替佐米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7年08期

10 柏林;刘崇俊;;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狼疮性肾炎激素撤减期的效果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佩青;;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8年

2 邢昌赢;;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8年

3 刘靖;许艳芳;;狼疮性肾炎中医证素与肾脏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4 邵琼尧;;综合适应干预对提高狼疮性肾炎患者疾病适应能力的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5 尤燕华;梁萌;;三冲多联疗法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6 胡莎莎;;小儿狼疮性肾炎的心理护理干预[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7 牟姗;;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新进展[A];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摘要[C];2016年

8 倪兆慧;;狼疮性肾炎个体化精准治疗[A];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摘要[C];2016年

9 李素

本文编号:2833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833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