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年龄与腹透患者退出风险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4 16:56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风险的相关性,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腹透患者技术生存率提供帮助,并研究性别、年龄腹透患者的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为辅助配合中医中药辨证施治进一步提高腹透患者技术存活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行PD置管术且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比较相关生化指标,然后以退出腹膜透析为终点事件结局做COX风险回归分析。后采集2019年10月1日-2019年11月30日期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CAPD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相关资料做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及中医四诊合参方法辨证分型,研究不同性别、年龄腹透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1)第一部分:性别、年龄分组比较表明:(1)任意年龄段女性患者在腹透Kt/V、总Kt/V上均显著高于任意年龄段男性患者;(2)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总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血肌酐较任意年龄段女性高;(3)60岁以下患者血肌酐明显高于60岁以上同性别患者,且同年龄段男性患...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透析开始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退出腹透转归构成比
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届硕士学位论文22图2总体及a、b两组正虚证型频率分布图3.3.2标实诸证分布情况分别统计全部267例研究对象及a、b两组患者的中医标实证型分布情况,具体见表17及图3。可知267例患者中,标实证证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证(37.45%)>湿浊证(26.97%)>湿热证(19.48%)>水气证(6.37%)>浊毒证(5.24%)>无标实证(4.49%);a组标实证证型出现频率排序为由高到低依次为:湿浊证(43.37%)>血瘀证(25.30%)>湿热证(16.87%)>水气证(7.23%)>无标实证(6.02%)>浊毒证(1.20%);b组标实证证型排序依次为:血瘀证(42.94%)>湿热证(20.65%)>湿浊证(19.57%)>浊毒证(7.07%)>水气证(5.98%)>无标实证(3.80%)。将总体及a、b两组患者的标实证型分布频率绘制成图3便于比较分析,由图3可知,a组患者标实证型出现湿浊的比例明显高于总体情况,出现血瘀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总体情况。进一步比较a、b两组在标实证型方面的差异,结果示a组患者标实证型湿浊证出现频率高于b组,而血瘀证型出现频率低于b组患者,具体见表17(P<0.05)。表17a、b两组患者中标实诸证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合计N(%)a组(N=83)b组(N=184)χ2P人数频率(%)人数频率(%)湿浊证72(26.97)3643.373619.5716.463<0.001△湿热证52(19.48)1416.873820.650.5220.470水气证17(6.37)67.30115.980.1500.698
性别、年龄与腹透患者退出风险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23血瘀证100(37.45)2125.307942.947.5920.006△浊毒证14(5.24)11.21137.072.8620.091无标实证12(4.49)56.0273.800.2410.623图3总体及a、b两组标实证型频率分布图3.4症状分布情况分别统计各类症状在总体及a、b两组患者中出现的频率,对a、b两组患者的症状出现频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具体数据和检验结果见表18。由表18可知267例研究对象中,症状出现频率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腰膝酸软(70.04%)>倦怠乏力(60.30%)>食少纳呆(58.80%)>皮肤瘙痒(56.93%)>畏寒肢冷(56.18%)>气短懒言(51.69%)>脘腹胀满(45.69%)>恶心呕吐(43.82%)>肢体困重(43.45%)>大便不实(37.08%)。在a、b两组腹膜透析患者中发生频率排在前十位的症状按顺序依次为:(1)a组:倦怠乏力(74.70%)>腰酸膝软(72.29%)>食少纳呆(67.47%)>气短懒言(60.24%)>恶心呕吐(55.42%)>肢体困重(51.81%)>皮肤瘙痒(45.79%)>脘腹胀满(44.58%)>畏寒肢冷(44.58%)>口中黏腻(36.15%)。(2)b组:倦怠乏力(53.80%)>腰酸膝软(69.02%)>畏寒肢冷(64.41%)>皮肤瘙痒(61.96%)>食少纳呆(54.89%)>气短懒言(47.83%)>脘腹胀满(46.20%)>大便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腹膜透析、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应用于终末期肾衰竭的效果对比[J]. 李华青,王福珍,林冲云. 中国医学创新. 2019(35)
[2]腹膜透析治疗成人多囊肾终末期肾脏病的临床效果[J]. 王胜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4)
[3]腹膜透析患者近期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J]. 黄益麒,沈伟钢. 心电与循环. 2019(06)
[4]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 杨静,周敬富,张馨怡.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5)
[5]2424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及与透析龄关系的文献分析[J]. 朱淑瑜,林杰,吴强. 福建医药杂志. 2019(05)
[6]中医疗法促进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的研究进展[J]. 柳小远,盛梅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07)
[7]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及钙磷代谢水平影响的对比研究[J]. 卢光娅,王淑华,赵子秀,曹倩颖,黄盛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13)
[8]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J]. 杜跃亮,郭伟杰,张翠翠.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06)
[9]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性研究[J]. 徐光,陶雅非,李海剑,鲁冰,郭丽斌,陶娇,任东升.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04)
[10]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急重症肾衰竭患者[J]. 马莹,王颖,陈丽萌. 中国血液净化. 2019(03)
硕士论文
[1]CAPD患者的中医证候调查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 赵奎.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
[2]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特点比较研究[D]. 孙天赐.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3]腹膜透析患者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D]. 唐莺.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4]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D]. 徐晶.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5]保肾片对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D]. 吴利均.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18637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透析开始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退出腹透转归构成比
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届硕士学位论文22图2总体及a、b两组正虚证型频率分布图3.3.2标实诸证分布情况分别统计全部267例研究对象及a、b两组患者的中医标实证型分布情况,具体见表17及图3。可知267例患者中,标实证证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证(37.45%)>湿浊证(26.97%)>湿热证(19.48%)>水气证(6.37%)>浊毒证(5.24%)>无标实证(4.49%);a组标实证证型出现频率排序为由高到低依次为:湿浊证(43.37%)>血瘀证(25.30%)>湿热证(16.87%)>水气证(7.23%)>无标实证(6.02%)>浊毒证(1.20%);b组标实证证型排序依次为:血瘀证(42.94%)>湿热证(20.65%)>湿浊证(19.57%)>浊毒证(7.07%)>水气证(5.98%)>无标实证(3.80%)。将总体及a、b两组患者的标实证型分布频率绘制成图3便于比较分析,由图3可知,a组患者标实证型出现湿浊的比例明显高于总体情况,出现血瘀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总体情况。进一步比较a、b两组在标实证型方面的差异,结果示a组患者标实证型湿浊证出现频率高于b组,而血瘀证型出现频率低于b组患者,具体见表17(P<0.05)。表17a、b两组患者中标实诸证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合计N(%)a组(N=83)b组(N=184)χ2P人数频率(%)人数频率(%)湿浊证72(26.97)3643.373619.5716.463<0.001△湿热证52(19.48)1416.873820.650.5220.470水气证17(6.37)67.30115.980.1500.698
性别、年龄与腹透患者退出风险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23血瘀证100(37.45)2125.307942.947.5920.006△浊毒证14(5.24)11.21137.072.8620.091无标实证12(4.49)56.0273.800.2410.623图3总体及a、b两组标实证型频率分布图3.4症状分布情况分别统计各类症状在总体及a、b两组患者中出现的频率,对a、b两组患者的症状出现频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具体数据和检验结果见表18。由表18可知267例研究对象中,症状出现频率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腰膝酸软(70.04%)>倦怠乏力(60.30%)>食少纳呆(58.80%)>皮肤瘙痒(56.93%)>畏寒肢冷(56.18%)>气短懒言(51.69%)>脘腹胀满(45.69%)>恶心呕吐(43.82%)>肢体困重(43.45%)>大便不实(37.08%)。在a、b两组腹膜透析患者中发生频率排在前十位的症状按顺序依次为:(1)a组:倦怠乏力(74.70%)>腰酸膝软(72.29%)>食少纳呆(67.47%)>气短懒言(60.24%)>恶心呕吐(55.42%)>肢体困重(51.81%)>皮肤瘙痒(45.79%)>脘腹胀满(44.58%)>畏寒肢冷(44.58%)>口中黏腻(36.15%)。(2)b组:倦怠乏力(53.80%)>腰酸膝软(69.02%)>畏寒肢冷(64.41%)>皮肤瘙痒(61.96%)>食少纳呆(54.89%)>气短懒言(47.83%)>脘腹胀满(46.20%)>大便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腹膜透析、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应用于终末期肾衰竭的效果对比[J]. 李华青,王福珍,林冲云. 中国医学创新. 2019(35)
[2]腹膜透析治疗成人多囊肾终末期肾脏病的临床效果[J]. 王胜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4)
[3]腹膜透析患者近期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J]. 黄益麒,沈伟钢. 心电与循环. 2019(06)
[4]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 杨静,周敬富,张馨怡.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5)
[5]2424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及与透析龄关系的文献分析[J]. 朱淑瑜,林杰,吴强. 福建医药杂志. 2019(05)
[6]中医疗法促进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的研究进展[J]. 柳小远,盛梅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07)
[7]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及钙磷代谢水平影响的对比研究[J]. 卢光娅,王淑华,赵子秀,曹倩颖,黄盛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13)
[8]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J]. 杜跃亮,郭伟杰,张翠翠.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06)
[9]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性研究[J]. 徐光,陶雅非,李海剑,鲁冰,郭丽斌,陶娇,任东升.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04)
[10]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急重症肾衰竭患者[J]. 马莹,王颖,陈丽萌. 中国血液净化. 2019(03)
硕士论文
[1]CAPD患者的中医证候调查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 赵奎.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
[2]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特点比较研究[D]. 孙天赐.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3]腹膜透析患者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D]. 唐莺.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4]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D]. 徐晶.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5]保肾片对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D]. 吴利均.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18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0186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