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泌尿系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7 20:18

  本文关键词:泌尿系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监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耐药率,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泌尿系感染住院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和真菌药敏试验。结果 1560例标本中共检出真菌164株,检出率为10.5%,前3位菌株分别是白色念珠菌(41.5%)、光滑念珠菌(23.2%)、热带念珠菌(21.3%)。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对两性霉素耐药率最低(4.9%)。对益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最高,分别是36.0%、33.5%、32.9%。结论住院患者泌尿系真菌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单位】: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检验科;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泌尿系 真菌感染 耐药性
【分类号】:R181.3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器官移植、侵入性诊疗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及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各种真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由于临床用药不规范及大量滥用抗菌药物,使得真菌感染的检测与诊断越来越困难。为了研究本院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欧阳育琪;黄强;熊劲芝;黄红卫;;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及耐药性监测[J];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04期

2 杨静;冯文莉;奚志琴;;医院内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调查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年06期

3 李从荣,彭少华,李栋,李艳;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与耐药现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07期

4 陆军;徐礼锋;祝进;;137例泌尿系真菌感染菌群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03期

5 韦莉萍,桂希恩,杨自成,万建成,柯亨宁;医院内真菌深部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年01期

6 赵蓬波;曹亮;侯晓杰;;老年泌尿系深部真菌感染的种类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检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敏;老年白色念珠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2 夏玲玲;周仲松;刘贵育;李家斌;余鑫之;;93例泌尿系真菌感染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J];安徽医学;2009年08期

3 牛俊华;周应萍;;两种方法检测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J];安徽医药;2008年05期

4 刘雨成;;肺部真菌感染62例CT影像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贡树基;陈丽丹;边巍;周浩;;某院老年科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沈红燕;李敏霞;范海涛;;对我院2009年酵母样真菌的检测及耐药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郝少丽,张敏;院内深部真菌感染调查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粟毅,吴亚梅;COPD机械通气后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27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3年11期

9 张鸿志;惠丽;;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真菌感染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年04期

10 潘平生;陈丽萍;祝强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江原;郑祥奇;杨林;;198例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高妙萍;黄玉娥;袁敏;;呼吸系统深部感染真菌感染的耐药分析[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沈银忠;齐唐凯;马建新;江雪艳;王江蓉;徐庆年;黄芩;刘惜年;孙洪清;卢洪洲;;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临床分析[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吴建华;沈洁;王英;顾军;;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龙军;许娟;;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汪晓锋;程金妹;林伟;黄金樵;;耳鼻喉深部真菌病22年800例研究回顾与展望[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朱锦萍;;多部位感染病人的调查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八卷 护理分卷)[C];2006年

8 孟现民;沈银忠;张永信;;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应用的定位[A];第十四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向梅先;中华抱茎蓼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劲松;深部念珠菌的基因诊断、分子分型及耐药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徐庆妍;两株红树植物内生真菌代谢物及抗菌、抗肿瘤活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秦振宇;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分子诊断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5 彭草云;芪银合剂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观察及其体外抑菌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沈银忠;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耐药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陈腊梅;携带G487T和T916C突变的白念珠菌耐药基因表达与氟康唑耐药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王淼淼;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的快速鉴定和近平滑念珠菌形态转换观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劭昱;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肿瘤化疗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唐永流;艾滋病患者下消化道及泌尿道念珠菌定植状况与药敏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3 尚元元;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4-2008年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4 李渤;海洋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5 肖春;海洋细菌抗真菌活性物质的筛选[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3年

6 邓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7 施金玲;医院感染酵母菌的耐药现状及大蒜素对酵母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8 甄清;贡菜提取物抗真菌活性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张鹏;海洋蜡状芽孢杆菌041381菌株产抗真菌蛋白的分离纯化[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10 陈开森;BALB/c小鼠系统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免疫功能探讨[D];江西医学院;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华;真菌引起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的统计报告[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石峰,潘玉红,李松森;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3 徐英春,王澎,原英,谢秀丽,张月贤,刘娟,陈民钧;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对酵母菌抗菌活性的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年05期

4 李春阳,刘方,郭淑兰,于秀娟,孙玉梅,孔庆莲;医院内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02期

5 余进,李若瑜,王丹,赵敏,蒋红,陈伟,王爱平,王端礼;院内深部念珠菌感染的菌种类型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0年04期

6 王广宁;周振玉;胡守喜;;老年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16期

7 江晓平,魏雪芬;医院获得性真菌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年03期

8 章强强,李莉,王家俊;Neo-Sensitab抗真菌药敏试验与其他方法的比较[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4期

9 金兰,蒋新良,张嵘;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药敏试验的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10 孙长贵,王奇军,张丽君,成军,曾贤铭,孙关忠;临床常见念珠菌对四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彩萍,徐伟文,周亚琴;医院内真菌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14期

2 段志玲,李小瑛,贾静,吴秀茹;1999—2005年煤炭总医院ICU感染病原菌情况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11期

3 王英,李全路,闻军;尘肺Ou发真菌感染的诊治——附19例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1993年03期

4 杨秋平,韩巍;ICU继发真菌感染的探讨(附13例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1997年03期

5 单才华,贺超奇;医院内真菌感染的调查和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1年06期

6 陈重,杨秋亚;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38例分析[J];中国药业;2001年08期

7 魏娟,张立波,柳曦光;住院患者真菌易感性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2年08期

8 陈安启;韩素敏;张淑琴;;煤工尘肺医院下呼吸道真菌感染191例分析[J];医学信息;2008年11期

9 史利克;刘燕;王悦;任力;;Medilox中性离子水在医院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9年03期

10 安长军;郭旭光;;夏穿拖鞋要防病[J];建筑工人;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文莉;奚志琴;杨静;王艳青;张润梅;;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吴华美;胡英萍;杨萍;;病区床边呼唤器细菌污染及耐药性调查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3 常晓松;舒为群;赵清;陈济安;陈浩;邱志群;;医院污水污染水环境中耐热性大肠菌群耐药规律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裴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流行病学研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张士玲;张树琴;高玲;刘雅;;43例真菌医院感染的探讨与预防[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徐森花;祝进;申桂娟;孙平平;;嗜麦芽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析[A];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7 雒玉辉;林昭春;;淋病奈瑟氏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机理研究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朱永健;刘鲁沂;梁亚凤;于鲁欣;梁作鹏;夏永宏;;重症医学科14年医院感染菌株流行病学及耐药性调查分析[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0年

9 彭兰;陈孝进;;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耐药现状调查[A];生命科学与微生物专辑[C];2004年

10 俞建洪;金法祥;沈红枫;查渭;杨益大;魏泽庆;;绍兴市老年医院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检测[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崇山;关爱健康从脚开始[N];新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旭永 实习生 朱艳杰;儿童更应慎用抗生素[N];营口日报;2009年

3 记者 刘国远;美英甲流耐药性病例均有免疫系统缺陷[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陈海鸥 编译;抗菌皂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N];科技日报;2010年

5 张发听教授;夏天皮肤毛病多 专家与你细分说[N];重庆商报;2001年

6 王敬霞;孕妇出行身体保养无小事[N];保健时报;2005年

7 宋南昌;饮食防治泌尿系结石[N];家庭医生报;2006年

8 季 薇;宝宝指甲健康晴雨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石太能;春季也要防皮肤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朱国旺;卫生部制定发布与食用受污染奶粉相关患儿诊疗方案[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本付;苏北农村耐药结核病的影响因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孙晓红;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及主要病原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家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吴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苏晓红;耐药性淋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6 皮博睿;多重耐药菌消毒剂抗性和精氨酸代谢移动元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赵薇;SICU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监测及传播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亓春花;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含量与传播及其指示菌耐药性的分子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娟;不动杆菌属细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基因分型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杨坤;我国部分地区HIV-1流行毒株耐药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3 李灶平;食品中大肠埃希氏、沙门氏菌耐药性与整合子的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黄丹;乳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及产肠毒素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5 马义;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机理及其防制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施金玲;医院感染酵母菌的耐药现状及大蒜素对酵母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7 沈继录;安徽省蚌埠地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8 张丽荣;儿科抗生素使用及其致病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D];吉林大学;2006年

9 彭敬红;产ESBLs及质粒AmpC酶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简翠;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及金属β-内酰胺酶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泌尿系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监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14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c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