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尿路上皮癌ILK基因表达及沉默ILK基因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03:51
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发病率第六位的世界性恶性肿瘤,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ell carcinoma,UCC)占膀胱癌的90%左右,约50%-70%的患者会出现术后复发。除此之外,约40%的患者其肿瘤的恶性程度会增加,而最终将有20-30%的患者将死于膀胱癌。目前BUCC的诊断和监测主要依靠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学(urine cytology)等检查手段,膀胱镜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其检测效果尚可,但会给患者造成生理创伤和精神痛苦,造成患者的恐惧与回避;而尿脱落细胞学检测耗时长,阳性率不高,不适合作为一个早期检测膀胱癌的筛查手段;在治疗方面,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辅助化疗,均很难达到彻底根治效果,寻找治疗BUCC的新方法是时下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研究BUCC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从分子水平上探明膀胱癌的发生、增殖、侵袭及迁移机制,发现BUCC的早期诊断、预后估计的无创性敏感指标,拟定分子靶向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可能方案,从而提高膀胱癌的临床诊疗水平,是泌尿外科临床和科研上急需解决的热点和重要课题。整合素连接激酶(IL...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LK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方法
1.2.3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Western-blot方法定量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ILK的表达
1.3.2 RT-PCR方法定量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正常癌旁膀胱组织中ILKmRNA的表达
1.3.3 BUCC组织中ILK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人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中ILK基因的表达及siRNA沉默ILK基因模型的建立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A组(阴性对照组)、B组(阴性转染组)、C组(细胞+siRNA-ILK-homo-1486,目的转染组)3组细胞中ILK表达的免疫荧光结果
2.3.2 A组(阴性对照组)、B组(阴性转染组)、C组(细胞+siRNAILK-homo-1486,目的转染组)3组细胞中ILK表达的Westem-blot检测结果
2.3.3 A组(阴性对照组)、B组(阴性转染组)、C组(细胞+siRNA-ILK-homo-1486,目的转染组)3组细胞中ILKmRNA的表达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部分 沉默ILK基因与人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流式细胞术结果
3.3.2.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3.3.3 细胞侵袭实验结果
3.3.4 细胞迁移实验结果
3.3.5 细胞粘附实验结果
3.3.6 3组细胞中MMP-2、E-cadherin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引言
1.ILK的结构与生物学效应
2.ILK与肿瘤
3. ILK与膀胱癌
4.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23010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LK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方法
1.2.3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Western-blot方法定量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ILK的表达
1.3.2 RT-PCR方法定量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正常癌旁膀胱组织中ILKmRNA的表达
1.3.3 BUCC组织中ILK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人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中ILK基因的表达及siRNA沉默ILK基因模型的建立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A组(阴性对照组)、B组(阴性转染组)、C组(细胞+siRNA-ILK-homo-1486,目的转染组)3组细胞中ILK表达的免疫荧光结果
2.3.2 A组(阴性对照组)、B组(阴性转染组)、C组(细胞+siRNAILK-homo-1486,目的转染组)3组细胞中ILK表达的Westem-blot检测结果
2.3.3 A组(阴性对照组)、B组(阴性转染组)、C组(细胞+siRNA-ILK-homo-1486,目的转染组)3组细胞中ILKmRNA的表达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部分 沉默ILK基因与人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流式细胞术结果
3.3.2.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3.3.3 细胞侵袭实验结果
3.3.4 细胞迁移实验结果
3.3.5 细胞粘附实验结果
3.3.6 3组细胞中MMP-2、E-cadherin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引言
1.ILK的结构与生物学效应
2.ILK与肿瘤
3. ILK与膀胱癌
4.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23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3230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