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吡格列酮通过PPARγ-miR-23-Irf1/Pknox1轴调节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从而减少肾炎症损伤和草酸钙晶体

发布时间:2021-10-11 19:58
  目的:巨噬细胞在肾结石形成中的作用仍不十分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巨噬细胞极化在吡格列酮抑制肾脏结晶形成和炎性损伤作用中的相关机制。材料和方法:雄性C57小鼠被分为对照组,3天100mg/kg乙醛酸组,6天100mg/kg乙醛酸组,6天100mg/kg乙醛酸加5mg/kg吡格列酮组,6天100mg/kg乙醛酸加10mg/kg吡格列酮组,6天100mg/kg乙醛酸加15mg/kg吡格列酮组。分别在第4天或第7天收集肾脏标本。在体外实验中使用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我们利用Pizzolato染色和偏振光光学显微镜检测晶体的形成。PPARγ、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巨噬细胞的数量分别采用Western blot、q PCR、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来检测。我们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PAS染色评价肾小管损伤。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来确定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使用Ch IP方法和q PCR确定PPARγ是否直接与pre-mi R-23的启动子结合。我们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法来确定mi R-23和下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实验过程中,乙醛酸组小鼠肾...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试剂和细胞系
    2.2.动物程序
    2.3.肾脏CAOX晶体的观察
    2.4.免疫组化(IHC)和免疫荧光(IF)
    2.5.细胞凋亡和肾小管损伤
    2.6.WESTERN BLOTTING
    2.7.QRT-PCR分析
    2.8.巨噬细胞分化和极化
    2.9.免疫共沉淀分析
    2.10.MIRNA-FISH
    2.11.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定(CHIP)测定
    2.12.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
    2.13.寡核苷酸和转染
    2.14.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吡格列酮减少了高草酸尿小鼠模型中肾草酸钙晶体的形成、肾小管损伤、细胞凋亡和小鼠体重减轻
    3.2.吡格列酮减少了高草酸尿小鼠模型中肾脏巨噬细胞的浸润及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
    3.3.PPARΓ活性对COM诱导的巨噬细胞M1 / M2表型变化的调节作用
    3.4.MIR-23 可能是PPARΓ在翻译水平上调节IRF1和PKNOX1表达的重要介质
    3.5.PPARΓ通过与MIR-23 启动子中的1个PPRE结合而增加MIR-23 的表达,并且IRF1和PKNOX1是MIR-23 的两个靶基因
    3.6.MIR-23 在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和炎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7.MIR-23 是PPARΓ在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和炎症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3.8.MIR-23 过表达减少了小鼠高草酸尿症模型肾结晶形成、巨噬细胞浸润、M1型极化、肾小管损伤和细胞凋亡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431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431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