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系统评价
本文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系统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利妥昔单抗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和应用该药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日期至2015年01月,语种限制为英文及中文。全面收集利妥昔单抗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对照试验(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选择临床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作为主要疗效指标,治疗后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血肌酐、血白蛋白、补体C3、补体C4、24小时尿蛋白等指标作为次要疗效指标,不良反应事件(过敏反应、感染、白细胞减少、恶性肿瘤、腹泻、闭经、死亡等)发生率作为安全性指标。提取相关资料,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4篇研究进行分析,包括2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1)利妥昔单抗组的临床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OR=2.25,95%CI(1.35,3.75),P=0.002],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尸0.1);(2)利妥昔单抗组的SLEDAI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WMD=-3.44,95%CI(-4.20,-2.69),P0.00001],血白蛋白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高[SMD=0.60,95%CI(0.27,0.93),P=0.0004],两组间在血肌酐、补体C3、补体C4、24小时尿蛋白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利妥昔单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0.5,95%CI (0.21,1.21),P=0.13]。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狼疮性肾炎,与常规治疗相比,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缓解率、降低狼疮活动度、提高血白蛋白水平,在降低血肌酐、改善补体C3和C4水平及降低24小时尿蛋白方面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与常规治疗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本系统研究纳入研究数量较少,样本含量较小,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均影响该结论的可靠性,故仍需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 狼疮性肾炎 系统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93.2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10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10-13
- 1.1 检索方法10
-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10-11
- 1.2.1 研究类型10
- 1.2.2 研究对象10
- 1.2.3 干预措施10
- 1.2.4 结局指标10-11
- 1.2.5 排除标准11
- 1.3 文献选择与质量评价11
- 1.3.1 文献选择方法11
- 1.3.2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11
- 1.4 资料提取11
- 1.5 统计学分析11-13
- 第二章 结果13-19
- 2.1 检索结果及纳入流程13-14
- 2.2 文献质量评价14-15
- 2.3 Meta分析结果15-19
- 2.3.1 主要疗效指标15-16
- 2.3.2 次要疗效指标16-18
- 2.3.3 安全性指标18-19
- 第三章 讨论19-23
- 3.1 研究质量小结20-21
- 3.2 疗效和安全性分析21-22
- 3.2.1 疗效分析21-22
- 3.2.2 安全性分析22
-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22-23
- 第四章 结论23-24
- 参考文献24-27
- 综述27-41
- 参考文献37-41
- 附录41-42
- 在学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42-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警告利妥昔单抗引起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J];中国药物警戒;2007年01期
2 石淑文;杨世隆;汤永民;魏健;宋华;潘斌华;;利妥昔单抗治疗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文献复习[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7年02期
3 曹铭华;熊福水;;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二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09年01期
4 张利强;吴润晖;;利妥昔单抗治疗婴幼儿常规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血栓与止血学;2009年01期
5 袁朝晖;;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中外医疗;2011年08期
6 徐淑芬;白海;王存邦;张茜;葸瑞;陈燕;潘耀柱;;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近期疗效[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1年03期
7 崔静;朱铁楠;邹农;陈苗;赵永强;;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及复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张洁;;利妥昔单抗在血液系统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5年12期
9 邹农,华宝来,王书杰,朱铁楠,赵永强;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10 Shams'ili S;De Beukelaar J;Gratama J.W;P.S. Smitt;牛亚利;;一项利妥昔单抗治疗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综合征相关抗体的非对照试验[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卫;李建勇;缈扣荣;范磊;洪鸣;朱华渊;曹鑫;乔纯;吴雨洁;;利妥昔单抗联合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难治、复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徐卫;李建勇;洪鸣;朱华渊;曹鑫;乔纯;吴雨洁;;利妥昔单抗联合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难治、复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全国淋巴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黄懿;;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二例[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4 李杰平;孔佩艳;曾东风;陈幸华;张曦;刘红;王庆余;向茜茜;;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观察[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5 谢亚萍;陈况;黄细莲;施鹏飞;谭俊峰;高大泉;钱申贤;;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A];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晓敏;李燕;毛敏;张晓燕;富玲;艾合买江;张莲兴;;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11年
7 张利强;马洁;苏雁;杨菁;张瑞东;吴润晖;;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及安全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11年
8 范磊;徐卫;王莉;方成;张晓艳;洪鸣;吴雨洁;乔纯;李建勇;;利妥昔单抗联合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难治、复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9 王晓莉;王爱萍;蔡金莲;郭韶梅;喻杰;;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11年
10 刘灿;刘启发;张钰;徐兵;孙竞;冯茹;;利妥昔单抗治疗肝脏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并文献复习[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美;利妥昔单抗重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龄讯;美国通报利妥昔单抗致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新病例[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风铃;利妥昔单抗“指哪打哪”[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知陶;利妥昔单抗可延长无事件生存时间[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国讯;美国FDA黑框警告 利妥昔单抗的乙型肝炎再激活风险[N];中国医药报;2013年
6 黄晓燕 译;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改善难治性血液肿瘤生存期[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孙华君;利妥昔单抗联合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的疗效观察[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罗文;利妥昔单抗治疗RA有优势[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美讯;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显著提高NHL患者存活率[N];医药经济报;2005年
10 记者 何华虹;利妥昔单抗为NHL治疗开创新模式[N];医药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隋涛;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儿童和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观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施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及利妥昔单抗在套细胞淋巴瘤细胞致凋亡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3 刘鸿;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免疫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利妥昔单抗疗效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建兴;利安昔单抗治疗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云飞;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安全性、有效性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唐飞飞;利妥昔单抗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系统评价[D];兰州大学;2015年
4 王莹;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朱愿超;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邓伟;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循证研究:脾切除是否影响利妥昔单抗的疗效?[D];兰州大学;2011年
7 邓景;基于医院调查对利妥昔单抗超适应症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文献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8 胡s
本文编号:413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41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