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13:11

  本文关键词: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他克莫司在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的血药谷浓度的变化及其与疗效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更好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入选2011年1月-2013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肾内科行肾活检穿刺术后,病理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共81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6例,年龄波动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43.13岁)。随机分为两组,TAC组(41例):采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TAC起始剂量为0.05mg-0.1mg/(Kg·d),12小时1次,定期进行血药谷浓度的监测,逐渐进行药物减量,疗程不小于24个月。CTX组(40例):采用CTX静脉冲击治疗方法,CTX累积总剂量波动在0.15-0.2g/kg,每月分两次隔日静滴,每次0.6g,连续使用6个月,此后,则调整为每3个月冲击治疗1次。两组患者均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起始剂量0.75mg/(kg.d),逐渐进行规律减量。对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定期监测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以及相关的重要生化指标。记录患者的临床缓解时间及复发等情况。结果:经过24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TAC组经过治疗6个月和18个月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CTX组的总缓解率(p0.05)。两组患者经过12个月和24个月的治疗后,总缓解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24个月TAC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CTX组的完全缓解率(p0.05)。CTX组经过治疗18个月后的复发率明显高于TAC组治疗18个月后的复发率(p0.05)。TAC组经过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的平均血药谷浓度分别为5.65ng/ml、4.86ng/ml、2.83ng/ml和2.71ng/ml,其有效血药谷浓度范围波动在3.1~8.5ng/ml、3.1~7.6ng/ml、1.4~4.56ng/ml、1.4~4.35ng/ml。治疗6个月及12个月TAC血药谷浓度与治疗效果成正相关(p0.05),治疗18个月及24个月TAC血药谷浓度与治疗效果无相关性(p0.05)。TAC组糖耐量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CTX组糖耐量发生率(P0.05)。结论:治疗24个月后,他克莫司组的临床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应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在短期诱导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缓解和长期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完全缓解情况较环磷酰胺组均具有较好的优越性。长期低血药浓度维持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环磷酰胺组。他克莫司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糖耐量异常,并且他克莫司组糖耐量异常发生率较环磷酰胺组高。环磷酰胺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肝功能异常。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 环磷酰胺 糖皮质激素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2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前言11-12
  • 材料和方法12-17
  • 1.研究对象12-13
  • 1.1 入选标准12
  • 1.2 排除标准12-13
  • 2.研究方法13-15
  • 2.1 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方案13
  • 2.2 他克莫司的用药方案13-14
  • 2.3 环磷酰胺的用药方案14
  • 2.4 退出标准14
  • 2.5 合并用药14-15
  • 3.疗效及安全性标准15-16
  • 3.1 主要疗效指标15
  • 3.2 次要疗效指标15
  • 3.3 实验室检查指标15
  • 3.4 不良反应记录15-16
  • 4.统计方法16-17
  • 结果17-22
  • 1.两组患者治疗观察前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17
  • 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17-19
  • 3.两组患者临床缓解、无效及复发情况19-21
  • 4.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监测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21-22
  • 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22
  • 讨论22-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30
  • 综述30-41
  • 1.他克莫司的简介及其相关作用机制31-32
  • 2.他克莫司在体内的代谢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32
  • 3.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32-35
  • 3.1 有关应用TAC单药治疗IMN的临床研究33-34
  • 3.2 TAC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MN的研究进展34-35
  • 4.TAC治疗IMN的血药谷浓度的监测及其不良反应35-36
  • 5.小结36-37
  • 参考文献37-41
  • 附录41-42
  • 致谢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学清,杨琼琼;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05期

2 周仲昊,朱蕴秋;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王太华,李清初,于克波;足细胞与膜性肾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6期

4 草X4哲郎 ,李胜;膜性肾病[J];日本医学介绍;2005年09期

5 梁世凯;许菲菲;舒桂琴;吕吟秋;邵蓉蓉;刘毅;;7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年10期

6 朱虎章;;膜性肾病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救治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年03期

7 陈以平;邓跃毅;;特发性膜性肾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年08期

8 舒桂琴;许菲菲;梁世凯;刘毅;吕吟秋;邵蓉蓉;;51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07年10期

9 何志军;杨琪;周柱亮;;膜性肾病136例分析[J];人民军医;2007年11期

10 黄少珍;唐德q

本文编号:465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465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9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