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前列腺癌淋巴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人前列腺癌淋巴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前列腺癌 肿瘤转移 淋巴转移 动物模型 干细胞
【摘要】: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人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强烈预示存在远端器官转移并且预后不佳。前列腺癌淋巴转移动物模型可以应用于研究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和转移机制,并评价前列腺癌淋巴转移潜在新防治措施的有效性。本文综述了常用的人前列腺癌淋巴转移动物模型,包括异种移植小鼠模型、遗传工程小鼠模型、大鼠模型和犬模型,阐述了这些模型的功能、特点、优势和不足,介绍了肿瘤干细胞在此模型中的应用和此模型的常用检测方法,并指出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作者单位】: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药理毒理学研究室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复旦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肿瘤转移 淋巴转移 动物模型 干细胞
【基金】:上海市科委研发公共服务平台(13DZ2291300) 上海市实验动物创新行动计划(14140901302)~~
【分类号】:R737.25;R-332
【正文快照】: 前列腺癌是全球范围男性第2位高发恶性肿瘤,肿瘤相关死亡率位于第6位[1]。在美国,前列腺癌是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2014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233 000和29 480[2]。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但近年快速增长,2009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昌鹏;谢渭芬;;叉头样转录因子A2与肿瘤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年02期
2 李刚;;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学指标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疗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3 Gong-Jun Tan;Zheng-Ke Peng;Jin-Ping Lu;Fa-Qing Tang;;Cathepsins mediate tumor metastasis[J];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13年04期
4 Maija Valta;Katja Fagerlund;Mari Suominen;Jussi Halleen;Johanna Tuomela;;Importance of microenvironment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5年01期
5 聂迪森;秦卫军;温伟红;赵宁宁;师长宏;;前列腺癌体内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军;舒林酸对结肠癌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探讨[D];济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少华;沈江帆;张隆;高月锦;;人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年05期
2 牟楠楠,李心民,苗凤君,刘凤琴;老年人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肥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年10期
3 南淑良;申锷;胡兵;;人前列腺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11期
4 ;研究发现 谢顶男人前列腺癌危险更大[J];药物与人;2012年07期
5 张炳兴,陈国雄,吴殿久;老年人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30例分析[J];中国放射肿瘤学;1990年03期
6 赵长林,,张铭铮,刘同才;老年人前列腺癌28例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5年06期
7 南淑良;申锷;林艳端;白文坤;王玉;胡兵;;细胞及瘤块种植人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比较[J];海南医学;2014年02期
8 徐惠;老年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附45例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年01期
9 夏阳;李一雷;李群;刘巍;李玉林;;人前列腺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短肽的筛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年02期
10 吴开杰;贺大林;;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在人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意义[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骏;孙柳静;徐龙宝;;~(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植入在荷人前列腺癌裸鼠体内的代谢分布和治疗效应实验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郑航;王小芹;杨静;;异甘草素脂质体对人前列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周青;何清湖;田雪飞;廖兴华;;全蝎提取物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研究[A];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红U
本文编号:514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51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