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血清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7-17 16:15

  本文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中血清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特发性膜性肾病 磷脂酶A受体 抗体 蛋白尿


【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变化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诊断为IMN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中PLA2R表达及Ig G亚类沉积,用间接免疫荧光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并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治疗前肾小球PLA2R和血清抗体阳性者占96.2%,肾小球Ig G4沉积为主者占100%。治疗后完全缓解者血清抗PLA2R抗体全部转阴;部分缓解者一半以上转阴;未缓解者持续阳性。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抗体水平与尿蛋白及血清胆固醇呈正相关;治疗后与尿蛋白、血清胆固醇及血清三酰甘油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抗体水平与尿蛋白呈正相关,治疗后与尿蛋白呈正相关而与血清白蛋白负相关。结论 IMN患者的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尿蛋白等检验指标及疾病转归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磷脂酶A受体 抗体 蛋白尿
【分类号】:R692
【正文快照】: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肾病综合征(NS)的20%~25%[1]。现已知IMN患者体内可能存在多种针对不同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而肾小球足细胞上的磷脂酶A2受体(PLA2R)为其主要抗原,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PLA2R抗体,并主要以Ig G4形式存在,循环抗PLA2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鸿瑞;王艳艳;王国勤;孙丽君;程虹;谌贻璞;;膜性肾病肾小球IgG亚型沉积及磷脂酶A2受体表达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文标;黄建溶;戴勇;;膜性肾病差异性表达microRNA的靶基因功能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年04期

2 董鸿瑞;王艳艳;王国勤;孙丽君;程虹;谌贻璞;;膜性肾病肾小球IgG亚型沉积及磷脂酶A2受体表达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金荣;汪蕾;杜文军;甄军晖;;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中IgG亚型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宦红娣,张景红,刘志红,黎磊石,陈惠萍,郑丰;成人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调查[J];临床内科杂志;2001年01期

2 章海涛,胡伟新;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年01期

3 徐明中;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年05期

4 俞东容,胡云琴,王永钧;28例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浙江医学;2001年12期

5 白文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08期

6 赵学伟,陈红兵,金关甫;利福平引起膜性肾病1例[J];中国防痨杂志;2002年05期

7 张铎,黄九香;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3期

8 黄朝兴,潘优津,丁小凯,林瑞霞,许菲菲;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4期

9 董兴刚;膜性肾病验案3则[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6期

10 于青,姚建;肿瘤合并膜性肾病1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侠;;复发性膜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2 许菲菲;;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进展[A];浙江省肾脏病骨干医师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林维勤;;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治进展[A];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浩元;韩飞;陈江华;;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膜性肾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A];2012年浙江省内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智;;膜性肾病中西医治疗的探讨(摘要)[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以平;;特发性膜性肾病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8年

7 李智;;膜性肾病中西医治疗的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8 程小红;;特发性膜性肾病与非典型膜性肾病的鉴别诊断[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凌逸虹;蒋小云;陈丽植;陆慧瑜;莫樱;;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10 林瑞霞;杨青;庄捷秋;陈晓英;;小儿三种膜性肾病的治疗和转归[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刘海英;两个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关基因被发现[N];科技日报;2011年

2 整理 朱永基 高铭华;肾病研究 转化医学助推临床[N];健康报;2012年

3 彭建中;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楼观;肾为先天之本 德乃医家根基[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5 楼观;名院名科见优势 肾病治疗创特色[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6 孙成焕;肝功能不好别用强的松[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娜;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预后相关指标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2 管音;膜性肾病诊断和治疗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3 陈意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预后分析及免疫抑制治疗的荟萃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4 刘莉莉;Th17/Treg免疫平衡在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环孢素A对其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黄利伟;Heymann肾炎蛋白尿的发生机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佩玲;121例膜性肾病临床资料分析及58例膜性肾病治疗效果回顾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丁建菊;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朱卫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膜性肾病[D];暨南大学;2006年

4 张小玉;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洋;219例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浩元;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膜性肾病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D];浙江大学;2012年

7 阿依加玛丽·艾山;特发性膜性肾病158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8 张爱涓;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与临床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薛晓娟;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30例临床观察[D];郑州大学;2013年

10 李娟;延安地区膜性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D];延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54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554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5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