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DM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MCP-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关键词:T2DM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MCP-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糖尿病 型 糖尿病肾病 尿清蛋白排泄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179例T2DM患者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65例、微量清蛋白尿组(MA组)61例及临床清蛋白尿组(CP组)53例。另外选取健康对照者50名为对照组(NC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MCP-1、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临床指标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NA组、MA组及CP组血清MCP-1均高于NC组(P0.05),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 8.0,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CP-1与SBP、DBP、BUN、Cr、UAER、TG、TC、LDL-C、HbA1c、FPG、FINS及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r=0.612、0.167、0.652、0.632、0.784、0.458、0.349、0.363、0.621、0.538、0.511、0.557,P0.05);与HDL-C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r=-0.338、-0.63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AER、ISI、SBP、HOMA-IR、病程、HDL-C、TG是T2DM患者MCP-1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MCP-1随尿蛋白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可作为T2DM合并CKD诊断和病情判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单位】: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关键词】: 糖尿病 型 糖尿病肾病 尿清蛋白排泄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分类号】:R587.2;R692.9
【正文快照】: 糖尿病(DM)至慢性肾脏疾病(CKD)作为DM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最主要的病因之一。不过在CKD早期,肾脏病变处于可逆阶段,若在此时给予积极治疗,可有效延缓CKD的进展,故CKD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近年研究表明[1],慢性炎性反应是CKD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芸;陈军宁;蒋萍萍;李小励;韦家智;李康惠;于健;;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2518G/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3年04期
2 冯悬;;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MCP-1浓度的改变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12年08期
3 周兴建;蒋绿芝;杨国铭;宫芸;刘勇;王金枝;朱丹;齐刚;;单核细胞趋化因子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年03期
4 贾冶;崔文鹏;张冬梅;刘庆鑫;许圣淳;许钟镐;苗里宁;赵吉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19期
5 潘国伟;陈琨;马拥军;陈英刚;;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α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燕琳;赵建平;赵怡蕊;;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2年11期
2 王若禺;罗丽丽;周邦健;帕孜丽亚艾尼;彭耀军;张苏明;;叶酸在大鼠急性脑梗死的缺血再灌注中可能起保护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3 曾庆春;江旭锋;刘军杰;蒙慎之;刘燕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尧青;郑东;陈红光;;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大脑海马神经元的作用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5年02期
5 王洪峰;陈新华;王守鹏;;针刺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内趋化因子-1表达影响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07期
6 王芸;陈军宁;;MCP-1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1年37期
7 陈刚;;益阴化瘀汤联合西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年14期
8 杨芳;李敬林;生生;依秋霞;;益气解毒活络中药复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流变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02期
9 徐倩;张方华;姚民秀;李盈;许爱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8异前列腺素F2α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田国伟;张小卿;李佳;李敬林;;益气解毒活络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脂联素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洪峰;陈新华;王守鹏;;针刺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内趋化因子-1表达影响的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洪峰;陈新华;王守鹏;;针刺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内趋化因子-1表达影响的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茜;NF-κB和Fcγ R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黄芩素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刘馨;五味子油抗大鼠2型糖尿病作用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奚悦;三黄糖肾康对早期DN大鼠微炎症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常翔;老年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脂肪源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杨柳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3 王芸;MCP-1基因-2518A/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3年
4 张文萍;滋肾清利法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孟凡荣;滋肾通络方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MMP-2、MMP-9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6 马二卫;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7 董超;三黄益肾颗粒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张小敏;糖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脏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血清TNF-α、ICAM-1、MCP-1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杨铭;姜提取物对果糖喂养SD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机制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镘利;王宗仁;张筠;;姜黄素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2 鲍华英;姜黄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年05期
3 聂锦山;;苏州地区汉族人群MCP-1-2518 A/G,IL-8-251 A/T基因多态性和种族差异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1年06期
4 于南南;程晓亮;李郑芳;;MCP-1A-2518G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J];云南医药;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学清;慢性肾脏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经验[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3年01期
2 谢迪,张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慢性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年04期
3 沈蕾,卢国元,沈文红,张威,王兆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检测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年09期
4 王海燕;慢性肾脏疾病防治的新概念[J];现代实用医学;2004年12期
5 CATHERINE S.SNIVELY,CECILIA GUTIERREZ,李雅娟;慢性肾脏疾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年10期
6 候凡凡;;中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目前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血液净化;2005年12期
7 方炜,钱家麒;慢性肾脏疾病贫血的合理诊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年01期
8 张道友;慢性肾脏疾病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应用近况[J];安徽医学;2005年01期
9 邹军;蒋更如;;醛固酮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10 王春玲;柳景华;;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燕;;慢性肾脏疾病防治的新概念[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2 余学清;;炎症在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中的作用及防治的提示[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3 葛杰;;儿童慢性肾脏疾病的健康教育[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李宪花;江蓓;胡昭;高海青;;锌与慢性肾脏疾病[A];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金艳慧;王明山;杨丽红;虞丹丹;张卓;谢耀盛;;狼疮样抗凝物质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黄颂敏;;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诊疗指南[A];云南省2009年肾脏病学术年会暨肾脏病学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9年
7 林善锬;;延缓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新策略[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8 林维勤;;慢性肾脏疾病的非免疫治疗[A];浙江省肾脏病骨干医师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李学旺;;雷帕霉素在慢性肾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C];2006年
10 施蓓莉;倪兆慧;周文彦;俞赞U,
本文编号:557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55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