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新型PPARγ激动剂对人肾癌细胞增殖抑制及其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01:27

  本文关键词:新型PPARγ激动剂对人肾癌细胞增殖抑制及其机制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肾细胞癌 PPARγ受体激动剂 细胞增殖 周期阻滞 凋亡


【摘要】:研究目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ed receptors gamma,PPARγ)属于核受体超家族一份子,表达于心、肝、肾、骨骼肌、卵巢和胎盘等多种人体组织中。自从上个世纪以来,以PPARγ为靶点的药物,尤其是噻唑烷二酮类PPARγ激动剂(TZDs),为糖尿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研究发现,PPARγ除了对人体的糖脂代谢具有重要意义外,还与肺,乳腺,结肠,前腺、膀胱和肾脏等部位的肿瘤关系密切。在肾癌中,PPARγ激动剂能够显著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减轻化疗药的肾毒性,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肾癌的新药。然而,自TZDs类药物上市以来,其肝毒性、致水钠潴留及增加心衰发生率等严重副作用限制了该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因此,寻找取代TZD类的新型PPARγ激动剂,对于肾癌的药物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获得的1种新型PPARγ激动剂DH9。前期体外肿瘤学研究发现,DH9的PPARγ受体激动能力较弱,但却显示出比TZDs类更强的抗肿瘤活性。荷瘤裸鼠模型(MGC-803、NCI-H460)上研究进一步发现,化合物DH9对体重及重要脏器影响较小,适合长期给药,具有治疗肾癌的潜在优势,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本研究利用体外培养的肾癌细胞系OS-RC-2细胞,探讨新型PPARγ激动剂DH9能否在体外发挥较强的抗肾癌细胞活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为将来临床上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抗肾细胞癌新药夯实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予不同浓度的DH9(0、6.25、12.5、25、50和100μmol/L)或罗格列酮(0、25、50、100、150和200μmol/L)分别干预人肾癌OS-RC-2细胞24、48和72小时,MTT检测OS-RC-2细胞增殖情况。采用相同浓度(0、6.25、12.5、25、50和100μmol/L)的DH9和罗格列酮干预OS-RC-2细胞48小时,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2.予PPARγ特异性拮抗GW9662预处理人肾癌OS-RC-2细胞2小时,再加入不同浓度的DH9(0、6.25、12.5、25、50和100μmol/L)干预48小时,MTT检测GW9662干预前后DH9增殖抑制率的变化。为进一步验证PPARγ非依赖途径参与DH9增殖抑制过程,我们应用si RNA技术抑制PPARγ基因在OS-RC-2细胞内的表达。PPARγsi RNA转染48小时后收集全细胞裂解物,Western印迹法观察细胞PPARγ表达的改变。予不同浓度DH9(0、6.25、12.5、25、50和100μmol/L)干预OS-RC-2细胞48小时,MT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情况。3.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不同浓度DH9(0、20、40和80μmol/L)作用人肾癌OS-RC-2细胞48小时后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 KIP1及Cyclin D1的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DH9(0、20、40和80μmol/L)干预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研究结果:1.MTT结果显示,罗格列酮抑制OS-RC-2细胞增殖的起效浓度高,起效时间滞后,作用48小时后才能发挥其增殖抑制效应(P0.05)。而DH9的起效浓度较低,作用24小时即可起效,48小时后可显著抑制肾癌细胞增殖。此外,相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及DH9(0、6.25、12.5、25、50和100μmol/L)干预OS-RC-2细胞48小时,DH9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优于罗格列酮(P0.05)。2.GW9662预处理人肾癌OS-RC-2细胞增殖2小时后,再予不同浓度DH9作用48小时,MTT结果显示PPARγ特异性拮抗剂不能拮抗DH9的增殖抑制效应(P0.05)。取不同浓度DH9(0、6.25、12.5、25、50和100μmol/L)处理转染前后的OS-RC-2细胞48小时,MTT结果显示PPARγ小干扰RNA表达质粒稳定转染对药物的增殖抑制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3.流式细胞术显示,不同浓度(20、40和80μmol/L)DH9干预48小时后可干扰细胞周期。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DH9可导致G0/G1期细胞大量增加(P0.05),S期细胞大量减少(P0.05),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而G2/M期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随DH9干预浓度的升高,G1期相关的cyclin D1蛋白表达逐渐减弱,而P27 KIP1蛋白表达逐渐增强。4.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DH9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浓度为20μM、40μM和80μM的DH9作用OS-RC-2细胞48小时,凋亡率依次为为4.34±0.97%,13.52±0.87%和23.69±1.9%,显著高于对照组1.81±0.14%(P0.05),且与药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Western印记显示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随DH9浓度的增加有逐渐减少趋势,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随药物浓度增加逐渐增多。研究结论:结合上述三部分结果,我们得出结论:OS-RC-2细胞中,DH9的增殖作用明显优于罗格列酮,且是通过PPARγ非依赖途径实现。这种增殖抑制作用与DH9作用细胞周期的不同调节点,促进OS-RC-2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肾细胞癌 PPARγ受体激动剂 细胞增殖 周期阻滞 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11
【目录】:
  • 英文缩略表4-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4
  • 第一部分:DH9对人肾癌OS-RC-2细胞增殖抑制的研究14-23
  • 引言14
  • 1 实验材料14-15
  • 2 实验方法15-17
  • 3 结果17-21
  • 4 讨论21-23
  • 第二部分:DH9对人肾癌OS-RC-2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23-32
  • 引言23
  • 1 实验材料23
  • 2 实验方法23-24
  • 3 结果24-29
  • 4 讨论29-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9
  • 附录39-40
  • 文献综述40-47
  • 参考文献43-47
  • 个人简历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黔川;彭芝兰;谭欣;;PPARγ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J];重庆医学;2009年23期

2 张乾勇;PPAR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生物学作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年05期

3 白玉杰,牛丹,赵锦荣,张文红,吕贯廷,阎小君;Rapid detection of PPAR_γ gene Pro12Ala polymorphism with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n Chinese population[J];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2003年03期

4 袁平戈;PPARα的主要功能是什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年05期

5 潘光栋;PPAR-γ及其配体在人体细胞的分子研究[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3年02期

6 曹廷兵,叶治家,彭家和,巩燕,黄刚;人PPARγ2 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王刚,陈继俊,倪沛洲;PPARα受体亚型与新药研究[J];药学进展;2004年01期

8 叶平;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与心血管疾病[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7期

9 孙曙光,周智广;PPARγ与1型糖尿病[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年02期

10 胡桂芳,武革;PPAR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PPAR-γ,HHEX,PTPRD,KCNQ1,and SRR affect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ioglitazo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传承与发展,创湖南省生理科学事业的新高——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Dynamic analysis and ligand binding affinity investigation of PPAR mutations[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童南伟;;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a与脂质代谢[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伟铭;章慧娣;刘峰;陈佳韵;陈楠;;PPARγ活化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研究[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陈刚;林新富;梁继兴;林丽香;沈晓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陈刚;林新富;梁继兴;林丽香;沈晓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A];2008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李洁;戴爱国;胡瑞成;朱黎明;王梅芳;;PPARγ影响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活性及表达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8 管又飞;;脂质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与糖尿病肾病[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9 孙莉;尚进林;梁浩;程焱;;PPAR全激动剂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Endothelial PPARγmediates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 of rosiglitazone through dissociation of NF-κB[A];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铮奎;发现PPAR拮抗剂[N];医药经济报;2012年

2 曾凡新邋林敏;PPAR激动剂类抗糖尿病药研发喜忧参半[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袁松范;开发PPAR多通道激动剂须谨慎[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炳婷;SUMO特异性蛋白酶1调控脂肪形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陈宏;巨噬细胞PPARγ对皮肤伤口愈合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王伶;高静水压刺激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PPARγ的保护作用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孙晶;PPARγ1对系膜细胞外基质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邱龙新;醛糖还原酶通过调控肝代谢性核受体PPARα的磷酸化及活性影响脂质稳态[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杨策;PPARγ基因沉默对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周波;PPAR β/δ对热预处理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丁乃峥;PPARδ在大鼠和小鼠早期妊娠子宫中的表达与调节[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9 杨晓波;PPARβ与MMP-9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10 周吉银;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与PPARs/P-TEFb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智丽;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在大鼠酒精性肝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宋石;miR-27a通过靶向调控PPARγ对酒精诱导大鼠BMSC分化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3 邹佳楠;PPAR-γ在IgA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陶晓燕;PPAR δ激动剂和siRNA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及成骨细胞分化和矿化的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于飞;新型PPARγ激动剂对人肾癌细胞增殖抑制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6 何修界;PPARγ激活对GDM小鼠胎盘脂肪酸运输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魏璇;PPARγ通过对RUVBL2表达调控影响脂联素分泌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游洁冰;PPARγ激动剂、胰岛素通过上调负性炎性因子TIPE2的表达抑制高糖、Aβ1-40引起的炎性反应及神经细胞调亡[D];山东大学;2015年

9 刘常为;CTGF、COL-I、PPARγ在卵巢细胞外基质的表达及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D];暨南大学;2015年

10 曹小洁;TLR4通过PPARγ下调ABCG1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炎症反应及脂质沉积[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42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642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0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