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尿蛋白排泄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多聚ADP核糖聚合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关键词:不同尿蛋白排泄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多聚ADP核糖聚合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 尿白蛋白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不同阶段患者血清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2DM患者195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UACR)水平,分为UACR30 mg/g组、UACR 30~300 mg/g组、UACR300 mg/g组,另选健康志愿者68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收集标本检测PARP、纤维蛋白原(Fg)、3硝基酪氨酸(3-N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GF-β1水平,并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组T2DM患者血清PARP均较NC组高[(56.07±14.05)vs(73.99±10.69)vs(86.18±11.23)vs(34.60±9.21)pg/ml,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ARP与UACR、Fg、3-NT、MCP-1、TGF-β1呈正相关(r=0.484、0.618、0.854、0.899、0.693,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g、UACR是影响血清PAR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回归方程为Y_(PARP)=13.004+3.693X_(Fg)+0.02X_(uAcR)。结论 T2DM患者血清PARP水平与CKD肾脏损伤有一定联系,可能成为早期诊断CKD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PARP参与CKD肾脏损伤可能涉及氧化应激、慢性炎性反应、肾脏纤维化、纤溶系统紊乱等机制。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关键词】: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 尿白蛋白
【基金】: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2014187)
【分类号】:R587.2;R692.9
【正文快照】: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是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肾脏疾病透析及肾脏移植的首要原因。高糖氧化应激、慢性低度炎性反应、内皮系统及纤溶系统紊乱等最终导致的肾脏纤维化是CK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研究发现,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CKD的发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朝能,杜汉森,郑佐华,黄啸宇,毛裕民;Taq DNA聚合酶功能区域的定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9年03期
2 金彩霞,徐方;DNA聚合酶ζ的研究概况[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汪靖超,李荣贵;重组TaqDNA聚合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1期
4 韩聚强;胡大荣;叶棋浓;;HBV聚合酶研究进展[J];肝脏;2008年03期
5 程玉鹏;李慧玲;高宁;王振月;;Taq DNA聚合酶结构改造与功能改进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10期
6 王斌,刘连瑞;RNA聚合酶的模板特异性[J];遗传学报;1986年04期
7 蔡建明,郑秀龙,高建国,罗成基,,程天民,余宏宇,杨如俊;聚合酶β活力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5年02期
8 杨广微,刘健,胡美浩;噬菌体RB69 DNA聚合酶的表达、分离纯化和其聚合反应的稳态动力学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9年06期
9 王天云;秦川;杨瑞;杨献军;;基因重组Taq DNA聚合酶的制备[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张继东,刘国良,许海鸿,曹晓静;重组耐热DNA聚合酶的中试制备及鉴定[J];药物生物技术;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菊生;;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提取和纯化[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2 杨素霞;樊飞跃;李煜;曹珍山;刘国廉;;辐射诱发细胞DNA聚合酶变化[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二次中青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陈开跑;陈倩;靳溪;邹家杰;张婷;肖希龙;;荧光定量PCR检测喹VA啉类药物作用Hela细胞跨损伤聚合酶表达影响[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官君原;凌梦婷;李月琴;李君武;周天鸿;;乙肝病毒聚合酶Pol功能的相关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2013年
5 宫君原;凌梦婷;李月琴;张欣;李君武;周天鸿;;乙肝病毒聚合酶PoI与细胞蛋白hnRNPK相互作用及对PoI功能的影响[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2013年
6 宫君原;凌梦婷;李月琴;张欣;李君武;周天鸿;;乙肝病毒聚合酶Pol与细胞蛋白hnRNPK相互作用及对PoI功能的影响[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2013年
7 申本昌;朱蔚云;李佩琼;谢天炽;;一种简便快速不依赖于载体和目的序列的基因亚克隆方法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田学科;两种蛋白质“护驾”遗传安全[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春峰;丙型肝炎病毒NS5B RNA聚合酶抑制性多肽筛选[D];郑州大学;2014年
2 季雄;SR蛋白介导的转录调控机制[D];武汉大学;2013年
3 赵烨;人类DNA聚合酶η结构与催化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王勇翔;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新功能区的发现和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程玉鹏;五个突变位点对大片段Taq DNA聚合酶聚合功能影响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6 王泽坤;cIAP2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陈国凤;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功能域结合蛋白和反式调节基因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笑;耐热DNA聚合酶的定点诱变及应用于热启动PCR的纳米抗体的淘选[D];南昌大学;2015年
2 林晴;Taq DNA聚合酶的改造及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3 肖朝文;Taq DNA聚合酶制备技术的优化[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4 赵晶华;线粒体聚合酶γ的原核表达及纯化[D];长春师范大学;2015年
5 贾平;高纯度Taq DNA聚合酶制备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彦芳;Er~(3+)、Gd~(3+)和La~(3+)对Taq DNA聚合酶聚合活性的影响[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士坤;分化诱导剂对Eca-109细胞DNA聚合酶β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3年
8 祁巧芬;稳定表达T7 RNA聚合酶的ST细胞系的建立[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9 郭佳;Taq DNA聚合酶的结构修饰与表征[D];厦门大学;2014年
10 孙慧君;HCV病毒NS5B聚合酶抑制剂与靶标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78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778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