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和尿肾损伤分子-1对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10 01:02

  本文关键词: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和尿肾损伤分子-1对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肾损伤分子- 多发性骨髓瘤 早期肾损害


【摘要】:目的肾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只有早期确诊,才能及早干预、治疗。本研究通过观察MM患者尿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对MM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01-01-2015-07-01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MM患者92例,根据尿清蛋白/肌酐(Cr)比值(UAC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29例、微量清蛋白尿组(MA组)30例和临床清蛋白尿组(CA组)33例;同期选取26名健康人做正常对照(对照组)。检测血Cr、尿清蛋白、尿Cr,计算UACR;根据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尿NGAL和KIM-1,尿NGAL和KIM-1的检测结果除以尿Cr作为最终结果,以纠正尿液浓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MA、CA组的UACR与对照组、NA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且MA、C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A组的eGFR与对照组、NA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MA、C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组尿NGAL/Cr和尿KIM-1/Cr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组较NA组明显升高(P0.05),CA组比MA组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尿NGAL/Cr与UACR呈正相关(r=0.842,P0.001),而尿KIM-1/Cr与UACR也呈正相关(r=0.817,P0.001),且尿NGAL和UACR的关系更密切;尿NGAL/Cr和尿KIM-1/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和0.779。结论尿NGAL和KIM-1随着UACR的上升、eGFR的下降而逐渐升高,对MM早期肾损害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而且NGAL对MM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尿NGAL和KIM-1有望成为MM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标志物。
【作者单位】: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肾损伤分子- 多发性骨髓瘤 早期肾损害
【分类号】:R692;R733.3
【正文快照】: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8):520-524Chin J Cancer Prev Treat,2016,23(8):520-524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主要浸润骨髓和软组织,引起骨骼破坏,能产生单株(M)球蛋白,引起贫血、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是MM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英;赵升;应漂漂;万汝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评价肾病早期肾损害的研究[J];检验医学;2009年06期

2 朱一堂;胡金树;张雷;杨聪慧;;血、尿胱抑素C在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7期

3 郑宗富;刘奇才;徐美华;林咏梅;王淑萍;黄丹;;血清胱抑素C在肿瘤及其化疗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27期

4 宋梅花;早期肾损害指标的探讨[J];日本医学介绍;1986年03期

5 粟文堂;刘菁;;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及β_2微球蛋白联检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24期

6 康萍;孙志奇;王锐艳;张洪波;;β_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J];黑龙江医药;2008年01期

7 汪治邦;王欣蓉;;胱抑素C在评价高尿酸血症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年07期

8 高鹏;;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0年06期

9 郑斌;董明清;黄陈洁;冯刚;;胱抑素C在AIDS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监测中的临床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年02期

10 赵洁;贾玫;吴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检测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生焰明;慢性丙肝早期肾损害有监测指标[N];健康报;2008年

2 许陵冬;远离慢性肾脏病的困扰[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本文编号:823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823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f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