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S与PD-1正负性共刺激分子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免疫学意义
本文关键词:ICOS与PD-1正负性共刺激分子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免疫学意义
【摘要】:第一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细胞上ICOS和PD-1共表达及意义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ICOS、ICOSL的表达特性及PD-1、ICOS在CD4+T淋巴细胞上的共表达,探讨正、负性共刺激信号失衡在重症肌无力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69例MG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OS,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同时分别检测ICOS、PD-1在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共表达。结果:(1)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上ICOS的表达,MG组(54.43±35.34)%显著高于HC组(15.61±10.20)%,P0.001。MG胸腺瘤组CD4+细胞亚群上ICOS阳性表达百分比为(70.81±21.98)%较MG胸腺正常组的(49.99±7.90)%明显升高(P=0.018)。MG组CD4+T细胞ICOS表达阳性百分比在不同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2)CD14+单核细胞上的ICOSL阳性表达百分比,MG组(45.33±22.97)%较HC组(37.59±18.11)%明显升高,P0.05,CD19+B淋巴细胞上ICOSL的表达,MG组(40.26±25.14)%较HC组(30.01±18.81)%,明显升高(P=0.014)。MG组CD14+单核细胞和CD19+B淋巴细胞上ICOSL表达阳性百分比在不同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3)CD4+T细胞上的PD-1+ICOS+亚群百分比,MG组为(10.60±9.25)%较HC组(2.69±1.86)%明显升高(P0.0001);MG胸腺瘤组为(16.09±11.05)%较MG胸腺正常组(9.31±8.57)%升高,P0.05。MG组CD4+T细胞上的PD-1+ICOS+亚群百分比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D8+T细胞上的PD-1+ICOS+亚群阳性百分比,MG组为(7.67±7.43)%较HC组(3.25±3.12)%明显升高(P0.001)。结论:MG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上的ICOS+亚群、CD19+B淋巴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上的ICOSL+亚群表达较HC组均显著升高,提示ICOS/ICOSL正性信号通路发挥了调节作用。mg患者外周血中pd-1、icos在cd4+t细胞上共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提示cd4+t细胞上的pd-1+icos+亚群参与了mg免疫病理过程。第二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膜型和可溶性pd-1、pd-l1的表达及意义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膜型和可溶性pd-1、pd-l1的表达特性,探讨pd-1/pd-l1途径在mg免疫病理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69例mg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上膜型pd-1和单核细胞亚群上膜型pd-l1的表达。按照性别、年龄、临床分型和胸腺是否正常进行分组配对,选取29例mg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pd-1和pd-l1的表达。结果:(1)mg组cd4+t细胞上pd-1表达阳性百分比为(17.02±1.26)%较hc组的(10.62±0.92)%明显升高(p0.001)。mg胸腺异常组cd4+t细胞上的pd-1阳性百分比为(22.48±2.43)%较mg胸腺正常组(16.2±1.34)%明显升高(p0.05)。mg组cd4+t淋巴细胞上的pd-1阳性百分比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mg组cd14+单核细胞pd-l1阳性表达为(44.51±3.81)%较hc组(12.46±1.17)%明显升高(p0.0001),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分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3)mg患者血清中可溶性pd-1(spd-1)表达(1.87±0.64)ng/ml较hc组(1.49±0.70)ng/ml明显升高(p=0.043),早发型患者spd-1浓度为(2.24±0.49)ng/ml明显高于晚发型患者(1.7±0.63)ng/ml,(p=0.032),spd-1分泌水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484,p=0.008)。mg患者血清中spd-1表达在性别、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mg组可溶性pd-l1(spd-l1)浓度为(0.20±0.16)ng/ml较hc组的(0.16±0.05)ng/ml无明显差异(p0.05)。mg组spd-l1表达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g患者cd4+t细胞上的pd-1+亚群和cd14+单核细胞上的pd-l1+亚群表达增加提示pd-1/pd-l1参与了mg的免疫病理,且pd-1/pd-l1信号途径存在功能障碍,推测是高分泌的spd-1相对过剩,干扰pd-1/pd-l1信号途径有关。发现pd-1/icos共表达的cd4+t细胞上,spd-1的相对过量表达,可能引起pd-1/pd-l1负性信号转导障碍而icos/icosl正性信号过强,是导致该类细胞过度活化,mg疾病进展的机制之一。第三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L-17A、IFN-γ分泌水平及意义目的:研究T细胞各亚群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在MG患者中的分泌情况,探讨其与MG患者正负性共刺激分子ICOS/PD-1表达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MG患者29例和25例健康对照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17A、IFN-γ、抗AchR-Ab的浓度。结果:(1)MG患者血清中IL-4表达(6.252±2.455)pg/ml高于HC组(5.409±1.231)pg/ml,P=0.04;早发型MG患者IL-4分泌为(7.643±3.142)pg/ml明显高于晚发型患者(5.335±1.424)pg/ml,P=0.015,且MG患者血清中IL-4的浓度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403,P=0.009)。MG组IL-4表达在性别、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MG患者血清中IL-17A(50.763±13.102)pg/ml与HC组(63.482±30.641)pg/ml比较分泌减少(P=0.01)。MG组IL-17A表达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MG患者血清中IFN-γ表达(17.121±3.171)pg/ml与HC组(19.094±8.00)pg/ml无显著差异(P=0.117)。MG组IFN-γ表达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MG患者血清中抗Ach-Ab阳性占64%,全身型患者抗体阳性率为80%,眼肌型为53%,MG合并胸腺瘤患者抗体阳性率为92%。抗AchR-Ab阳性MG患者血清中抗体浓度与sPD-1、IL-4、IL-17A、IFN-γ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MG患者血清中IL-4表达上调、IL-17A表达下调,而IFN-γ较对照无显著差异,提示MG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异常表达,相关的Th细胞异常活化。本实验进行了MG患者sPD-1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活化的Th2细胞及其分泌的IL-4可能与sPD-1表达上调有关。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PD-1 ICOS 细胞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6.1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3
- 前言13-15
- 第一部分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膜型PD-1 和ICOS的共表达及意义15-24
- 材料与方法15-17
- 结果17-21
- 讨论21-24
- 第二部分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膜型和可溶性PD-1、PD-L1的表达及意义24-32
- 材料与方法24-26
- 结果26-30
- 讨论30-32
- 第三部分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L-17A,IFN-?分泌水平及意义32-39
- 材料与方法32-34
- 结果34-36
- 讨论36-39
- 结论39-40
- 实验不足与展望40-41
- 参考文献41-47
- 综述47-57
- 参考文献52-57
- 本研究获得的基金资助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8-59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59-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仁子,全顺子,张侠;27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记忆功能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3期
2 陈贯一,陈济东;重症肌无力1348例辨治总结[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武力文,白厚喜;以重症肌无力为首发表现的肺癌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0年03期
4 邓倩,王国庆,潘瑞华,文静;新生儿重症肌无力4例报告[J];现代康复;2000年03期
5 吴秀丽,张洪,林艾羽,慕容慎行;小儿重症肌无力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6 许贤豪;加强重症肌无力临床和基础的协作研究(述评)[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4期
7 ;重症肌无力疾病有治了[J];金秋科苑;2000年02期
8 丁惠芳;姚宝琴;王志宏;;重症肌无力咽部表现8例报告[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0年03期
9 谢延香,冯亚茹,岳振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与护理[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汪绍先,马巍;复方健肌丸治疗重症肌无力102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美蓉;方琪;;老年性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综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莫雪安;秦超;赖永榕;凌莉;曾丽;马朝桂;彭志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及二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卫彬;门丽娜;何雪桃;夏强;黄如训;;我国南方152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李柱一;刘绪宏;刘煜;唐丽君;游国雄;;大鼠重症肌无力中枢受损时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变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杨明山;;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进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张昊;杨明山;徐金枝;卜碧涛;潘邓记;;重症肌无力的免疫疗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杨明山;;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崔丽英;李永红;李延峰;管宇宙;张俊宝;;重症肌无力相关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李海峰;王淑辉;丛志强;孙兆林;谢琰臣;吕振华;隋爱华;;重症肌无力患者维生素D受体多态性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王桂平;李柱一;刘睿;王者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被动免疫模型的建立与评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江峰;攻克重症肌无力的有心人[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一蓑烟雨;重症肌无力不可忽视[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井超;肌无力≠重症肌无力[N];健康时报;2009年
4 陈英云 乔蕤琳 记者 赵宇清;重症肌无力治疗有新发现[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邢宏义;睁不开眼 小心重症肌无力[N];大众卫生报;2013年
6 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医师 张丽萍;从虚论治重症肌无力[N];健康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白毅;重症肌无力治疗将更“给力”[N];中国医药报;2014年
8 张哲浩;我国独创“三孔”式手术成功救治重症肌无力患者[N];光明日报;2014年
9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一味洋虫治愈重症肌无力[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10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博士 李海峰;重症肌无力治疗时请注意[N];健康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权鑫;MuSK荧光蛋白的制备及rapsyn基因多态性在重症肌无力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李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体液免疫调节[D];山东大学;2016年
3 刘爱东;补体变化和重症肌无力病情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4 杨燕;重症肌无力的多基因多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杨丽;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6 李衍滨;益筋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朱丽君;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于靓霞;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张星虎;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10 饶媛;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重症肌无力疾病五脏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抗LRP4抗体对重症肌无力的诱导[D];延边大学;2015年
2 任伟曼;重症肌无力322例临床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媛;重症肌无力不同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贵阳医学院;2015年
4 党丹;我国OMG临床特点及其向GMG转化的预测因素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5 王丽芳;Th1/Th2/Th17/Th22/Tfh细胞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6年
6 毛梅;中等剂量地塞米松与甲强龙冲击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16年
7 应鸣翘;ICOS与PD-1正负性共刺激分子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免疫学意义[D];苏州大学;2016年
8 陈慧;AG490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的免疫治疗作用[D];山东大学;2016年
9 艾鑫;痿病源流考析及乔文军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的继承[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鲍波;复方黄杞颗粒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63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063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