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高通量RNA测序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运用高通量RNA测序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6例符合要求的绝经后病人,3例骨质疏松患者为实验组,3例非骨质疏松者为对照组。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骨密度。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适量,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Nanodrop分光光度计及琼脂糖电泳对RNA进行质检,构建RNA文库。用Illumina Hiseq2000平台测序,对数据进行统计,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根据差异分析P0.05阈值筛选两组的差异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显示,大多集中在与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上,如防御反应(IL-15,IL-1 RAP,TNFAIP6,TNFRSF4,IL-2RA,IL-8等),免疫反应(CD8A,CD8B,IL-15,TNFRSF13C CD79B,CD14等),炎症反应(IL-15,CD24,TLR10,TNFAIP6等),白细胞活化(IL-8,CD8A,CD8B等)和淋巴细胞活化(CD3G,CD8A,CD8B,THEMIS,KIR2DS4,KIR3DL1等)。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高通量RNA测序 免疫功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272168)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资助项目(No.2012-CXB-32)
【分类号】:R580
【正文快照】: 绝经后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源于绝经期卵巢功能的退化,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失平衡,导致系统性骨骼紊乱,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环境退化及骨折脆性与敏感性增加〔1〕。有研究表明,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雌激素缺乏导致T细胞活性增加,活化的T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勤;;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方案[J];国外医学情报;1991年13期
2 ;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方案[J];临床荟萃;1992年03期
3 高瑾;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康复进展[J];现代康复;2000年14期
4 龚玲,王明越,胡杰,夏蓓,周佩卿,曹俊卿;壮骨合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及其抗氧化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年06期
5 安慧芳,姚爱琳;雷诺昔酚与绝经后骨质疏松[J];河北医药;2002年03期
6 单春艳,郑少雄,陈莉明,JY Reginster;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相关激素水平的改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年03期
7 吴宜勇;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判断和处理[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年05期
8 蒲兰;;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06年02期
9 张华;漆洪波;;瘦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年07期
10 王良岸;杨冬梓;;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J];实用老年医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东春;贾志凡;左爱军;郭刚;赵学勤;张镜宇;;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王瑞欣;曲信滋;;激素替补疗法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A];骨质疏松研究与防治第二卷——第四届全国骨质疏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周尊海;刘杰军;;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关系[A];第一届全国骨矿研究年会会议文集[C];2002年
4 邱文克;;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综合康复治疗与预防[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5 李慧林;未汉民;;绝经后骨质疏松高危因素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骨质疏松诊断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4年
6 徐克惠;;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治若干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玉东;李大金;朱影;;补肾宁心方及脱氢表雄酮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A];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集[C];2004年
8 姚汉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观察及护理[A];全国第九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吴宜勇;;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A];第二次全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延;刘淳;刘纹琰;;倍美力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徐红冰 主任药师;“三管齐下”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科 张浩 章振林;绝经后骨质疏松 遗传背景中外有别[N];健康报;2014年
3 ;骨保合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标本兼顾[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耿文鑫;抗绝经后骨质疏松蛋白疫苗的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2 董荣兟;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科学健身指导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王淑丽;复方仙贞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平衡能力的影响及其对成骨细胞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邹颖刚;更年甘露饮加小剂量雌激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徐晓娟;绝经后骨质疏松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骨代谢相关因子的临床研究与青娥丸的治疗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杨晓红;miR-705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功能异常的调控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黄建睿;滋补肾阴法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转子间骨折术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杰;从细胞因子网络调节探讨壮骨止痛方抗绝经后骨质疏松机理的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孟祥德;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骨形态发生蛋白、他莫昔芬防治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汪玉海;局部植入牛骨形态发生蛋白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张楠;骨代谢生化指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治中的临床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孙伟珊;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血液流变学的改变[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张新玉;不同药物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观察和生活质量及药物经济学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7 韩敬凛;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及他莫西芬防治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8 陈志文;阿司匹林治疗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9 张融;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CD14~+单核细胞miR-503的表达与甲基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段永宏;鹿瓜多肽、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诺昔酚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作用及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9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09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