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生存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辽宁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生存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艾滋病(AIDS)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辽宁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辽宁省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且已死亡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HIV)/AIDS发病、死亡等信息并统计分析。结果自2003年12月—2014年12月底,310例AIDS HAART死亡患者,AIDS相关死亡187例(60.32%),意外死亡和自杀等非AIDS相关死亡123例(39.68%);接受治疗前中位生存时间为3.00(95%CI=2.00~4.00)个月,接受治疗后的前6、6~12、12~1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7±3)%、(44±3)%、(36±3)%。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分期、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组间生存时间差异明显(P0.05)。WHO临床分期Ⅲ期或Ⅳ期患者死亡风险是Ⅰ期或Ⅱ期患者1.973倍,基线CD4+T淋巴细胞为50~199、≥200个/μL组患者死亡风险分别是50个/μL组0.442倍和0.512倍。结论 死亡集中发生于开始治疗后的前6个月,随着时间延长,死亡速度减缓。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WHO临床分期Ⅲ期或Ⅳ期是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危险因素。
【作者单位】: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与性病防制所;
【分类号】:R512.91
【正文快照】: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迄今已被证实的最有效的控制病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融冰;孙凤霞;江宇泳;周桂琴;王晓静;司马奋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刘涛;张春梅;辛艳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再思考:抑制、清除或耐受?[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陈本川;;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周黎明;;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A];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岑山;;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策略[A];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李惠聪;;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需求及护理[A];2007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杨炯;;浅析乙肝免疫辩证抗病毒“三结合”治疗方案[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曹彬;;流感抗病毒治疗与病毒耐药[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陈本川;;抗病毒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A];二○○三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3年
10 蔡步林;李卓荣;;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开发策略[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葛密艳 刘永斌;抗病毒兽药被禁之后[N];河北科技报;2006年
2 王立峰;抗病毒药物市场概况(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记者 孙梦;重点人群应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N];健康报;2013年
4 记者 伍江 特约通讯员 陈玉川;我市未现抢购抗病毒药物风潮[N];湛江日报;2013年
5 白爱芹 王宗芹;抗病毒药物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金山;抗病毒类药市场解密[N];医药经济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钟可芬;终端抗病毒药物做足功课[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记者 李颖;抗击慢乙须重视抗病毒[N];科技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国东;抗病毒药物生产提前备战[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刘士敬;乙肝抗病毒治疗为何难以实施?[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帅;用于指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无创性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朱伟伟;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小鼠睾丸和附睾的天然抗病毒反应[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张渝婧;柳州市HIV单阳家庭流行病学特征及基于抗病毒治疗的预防性服药意愿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孔令娜;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编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包木胜;新型CpG ODN大规模筛选及其抗病毒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臧春鹏;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传播流行的影响[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7 邱倩;北京市新医疗保险政策实施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比较效果研究及卫生经济学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马烨;我国8省成人艾滋病人长期一线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9 魏艳红;抗病毒药物制备、筛选、药效学评估及抗EV71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0 贾红伟;链霉菌1948发酵液中抗病毒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测定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杰;2005~2014年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及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2 钱钰;慢性HBV感染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测定及其与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5年
3 黄琴;上海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张双;中国云南省艾滋病患者二线抗病毒治疗临床转归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刘红玲;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疗效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英;CTL-DC辅助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7 陈飞;薄荷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有效物质基础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杨旭;鸡肉中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以及金刚烷胺、利巴韦林标准物质的研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9 高冉冉;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预后影响的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李怡璇;格尔德霉素的抗病毒作用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1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16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