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高胰岛素血症病人致病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两例高胰岛素血症病人致病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INSR基因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摘要】:研究背景:高胰岛素血症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是由于胰岛素本身或是胰岛素在转运、结合等过程中作用障碍而导致的血中胰岛素水平的异常升高。高胰岛素血症可由于胰岛素抵抗而发生,也可不伴有胰岛素抵抗,两种不同的表现往往对应着不同的致病原因。而临床上针对不同病因对应的治疗手段有很大差别,因此早期发现病因,并及时准确的治疗是临床工作的一项重大挑战。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Type A insulin-resistant syndrome, TAIRS)是一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变异致使极度胰岛素抵抗状态而使患者呈严重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的病症,多数患者为青春期女性且合并黑色棘皮及多毛症,可伴有雄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功能异常如闭经、多囊卵巢等等一些列临床症候群。该疾病多由19号染色体上胰岛素受体基因(INSR, Gene ID:3643, MIM:147670; GeneBank:NC_000019.10)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一个成员,胰岛素或其他配体与该受体的结合可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调节葡萄糖的吸收和释放,以及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蛋白质的合成与储存。由于缺乏INSR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分析,新突变的识别及基因型与表型相关关系分析有助于为胰岛素受体蛋白的功能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完善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病因机制的认识,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症(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 IAS)是在无外源性胰岛素注射的情况下引发的自发性低血糖,并有血清总免疫反应性胰岛素水平升高和高滴度的胰岛素自身抗体存在的疾病。该病属于少见的免疫因素引起的糖尿病的典型代表,其发病机理涉及遗传易感性、药物作用、胰岛素的释放和排泄多个过程。正确识别该疾病对于全面理解胰岛素抵抗的类型,避免误诊漏诊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调查一例中国TAIRS疑似病例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和一例IAS病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措施,并总结两种疾病在遗传、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选取一例疑似TAIRS病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及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以肾上腺强化CT、OGTT、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为代表的各项辅助检查,并对疑似TAIRS病人进行INSR基因测序及突变排查,对基因型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该病人进行了1.5年的系统随访;选取一例IAS病人,在全面的问诊、查体、实验室检查基础上,增加了动态血糖监测,并进行了半年的治疗随访。研究结果:1.检查和诊断:两例病例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妇科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内分泌系列抗体、免疫球蛋白、性激素六项(FSH、LH、PRL、T、P、E2),结果示TAIRS患者除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外无明显异常,而IAS患者除自身抗体阳性外尚有血脂异常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征。OGTT及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显示两位患者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2.突变位点的鉴定及随访:经过排查发现,疑似TAIRS患者发现一同义突变(c.3325C>T),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考虑发病机制为基因多态性所致。在随访一年半的时间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规律服药期间治疗效果明显;而一旦停药则出现病情反复。IAS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后治愈,半年内未再复发。研究结论:我们研究发现:INSR基因测序是诊断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必要条件,该基因的变异与患者产生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有一定关联,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一些线索;对中老年自发性低血糖应考虑IAS,明确的病史和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对诊断该疾病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可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务人员对严重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认识。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静源,顾美鲜,刘美凤;2型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01期
2 付晓辉,刘戈力;儿童高胰岛素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危害[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年06期
3 史昊鸿;张学锋;;高胰岛素血症婴儿的麻醉处理一例[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年02期
4 雷];张美兰;柳洁;;肥胖 低智力 高胰岛素血症二例[J];山西医药杂志;2009年S1期
5 王飞;赵瑞平;;高胰岛素血症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年S4期
6 徐子迪;梁学军;闫洁;刘敏;桑艳梅;吴玉筠;;伴高氨血症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23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3年08期
7 林晓闽,钱丹萍,,王丽纳,陈红;老年肥胖症与高胰岛素血症关系探讨(附30例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1996年02期
8 邢红梅,韩连玉,焦荣红;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高胰岛素血症5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年08期
9 何美琼,张玲,全新胜,周友俊,王瑛;Ⅱ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检测[J];同位素;2003年02期
10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保守治疗同样效果良好[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文漪;方福生;田慧;李春霖;邵迎红;裴育;李剑;马方玲;;高胰岛素血症相关因素的分析[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张爱鸣;章惺惺;;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脂血症[A];2005年浙江省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张爱鸣;章惺惺;;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脂血症[A];2005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李妍妍;田慧;李春霖;邵迎红;方福生;闫双通;孙敬芳;潘长玉;陆菊明;马芳玲;邹效漫;;老年男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苏畅;巩纯秀;;30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临床分析[A];2009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桑艳梅;刘敏;闫洁;倪桂臣;;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七例临床分析[A];2008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方福生;田慧;李春霖;邵迎红;卢艳慧;刘敏燕;成小玲;;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人群向糖尿病转变的趋向[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田慧;方福生;邵迎红;李春霖;宗文漪;卢艳慧;刘敏燕;闫双通;成小玲;;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人群的判定及临床特征[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9 钟志标;池莲祥;;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李青;辛楠;王永铭;;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关系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詹建 何世桢;胖子易患高胰岛素血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牛 萍;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牛 萍;高胰岛素血症引发高血压机制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牛萍;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周元礼 邹争春 记者 赵雪;我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机制[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珂;SREBP/DDAH/ADMA途径在高胰岛素血症所致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2年
2 李非;视黄醇结合蛋白4促高胰岛素血症血管平滑肌增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伟;GCK基因突变引起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2例的基因分析及功能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谷良标;两例高胰岛素血症病人致病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方福生;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人群的特征和转归[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165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16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