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代谢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5 18:12
本文关键词:不同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代谢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合理选择双膦酸盐类药物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兔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方法制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对骨质疏松模型分别进行"99Tc-MDP"、"阿仑膦酸钠"和"博宁"治疗后的疗效研究,实验室分析指标:病理骨组织学、骨密度、生物力学试验、骨形态计量、放射性"99m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X线、CT摄片及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并与骨质疏松模型对照组比较,评判各组间的差异。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经肌肉注射盐酸地塞米松方法制作骨质疏松模型试验,在病理骨组织学、骨密度、生物力学试验、BGP等指标均出现骨质疏松征象,证实骨质疏松模型成立。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经"99Tc-MDP"、"阿仑膦酸钠"和"博宁"各治疗组的治疗,均有较明显的改善,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改善程度依次为"99Tc-MDP"治疗组、"阿仑膦酸钠"治疗组和"博宁"治疗组。结论不同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组织生理代谢不一样,所产生的疗效也不同。"阿仑膦酸钠"是在"博宁"的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双膦酸盐,所以抑制骨吸收优于"博宁"。而"99Tc-MDP"可能对骨组织还具有免疫调节价值。对不同的双膦酸盐在骨组织生理代谢作用的治疗价值将可为临床治疗方向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上海市同仁医院药学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核医学科;
【分类号】:R580
【正文快照】: 随着城市人口的老龄化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及相关的并发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难题[1-3]。虽然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不少,而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种主流药物,但不同的双膦酸盐药物治疗结果并不一样,并以实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制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祥波;张U嗘,
本文编号:1190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1907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