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能量平衡状态下膳食脂肪供能比与肥胖相关指标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03:20

  本文关键词:能量平衡状态下膳食脂肪供能比与肥胖相关指标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脂肪供能比 3天24小时回顾 食物频率法 能量平衡


【摘要】:研究背景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流行及防控是近年来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许多研究提示膳食脂肪供能比的提高与肥胖等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升高密切相关,但这些研究多没有考虑能量平衡这一关键因素。目前尚缺少在能量平衡条件下膳食脂肪适宜比例的研究,开展能量平衡及正平衡状态下不同膳食脂肪供能比摄入与成年人体质、血压(Blood Pressure, BP)、血糖、血脂、瘦素(Leptin, Lep)、饥饿素(Ghrelin, GRE)、肥胖抑制素(Obestatin, OB)等相关指标的关系的研究,获得脂肪供能比与肥胖相关指标关系的数据,对科学指导合理膳食及为慢性病的防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参考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评价用于脂肪供能比与肥胖相关指标关系研究的膳食调查方法的信度和效度;2.分析样本人群膳食脂肪摄入情况及影响因素;3.分析能量平衡及正平衡状态下,脂肪供能比与成年人BMI、WHtR、BP、GRE、 Lep、OB及生化指标的关系;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量平衡状态下膳食脂肪摄入与肥胖等慢性病关系研究”项目,本研究使用2014年和2015年两轮的调查数据。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以下四类:(1)膳食调查方法评估的研究对象为参加两轮调查,且有完整有效的3天24小时回顾、家庭调味品称重和半年高脂膳食频率问卷数据的人,共纳入415名调查对象,其中男性171名(41.2%),女性244名(58.8%);(2)脂肪供能比与人群肥胖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对象为第一轮调查的所有调查对象,共511人,其中男性210人(41.1%),女性301人(58.9%);(3)能量平衡状态下脂肪供能比与人群BMI、WHtR、BP、GRE、Lep、OB及生化指标的关系的研究,研究对象为两次调查能量处于平衡状态即体重变化在正负2千克以内的人,共289人,其中男性118人(40.8%),女性171人(59.2%);(4)能量正平衡状态下(即第二次调查比第一次调查体重增长2公斤以上)脂肪供能比与人群BMI、WHtR、BP、GRE、Lep、OB及生化指标的关系的研究,研究对象共100人,其中男性40人(40.0%),女性60人(60.0%)。2.膳食调查方法评估脂肪摄入的比较分别计算3天24小时回顾法(以下简称回顾法)和半年高脂食物频率问卷法(以下简称FFQ)所得的能量及脂肪相关营养素的摄入情况,膳食调查方法的信度用间隔1年的两次调查的营养素摄入量比较和相关性系数进行评价;膳食调查方法的效度以回顾法和FFQ计算所得的能量及脂肪相关营养素摄入量的比较、相关性分析和Bland-Altman法一致性分析结果的比较进行评价。3.膳食脂肪供能比与肥胖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根据膳食调查的结果,将调查对象按脂肪供能比摄入情况分成三组,比较三组人群的基本情况、体检及生化指标是否有差异;采用分位回归的方法,探讨膳食脂肪摄入不同百分位的可能影响因素;采用相关及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膳食脂肪供能比与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 PA)、静坐时间(Sedentary Time, ST)、 BMI、WHtR、WC、BP、GRE、Lep、OB等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脂肪供能比摄入对调查对象的BMI、WHtR和BP是否有影响。研究结果1.两次回顾法调查的能量及脂肪相关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次调查的能量差值为34.56 kcal/d,胆固醇差值为10.51 mg/d,脂肪酸的两次调查差值均小于1g/d。两次调查的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的相关系数在0.249-0.392之间,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两次FFQ调查的脂肪供能比和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量及脂肪相关营养素摄入量的相关系数在0.180-0.449之间,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能量和蛋白质以外,其他营养素摄入量两次调查的相关系数均是FFQ的高于回顾法的相关系数,用能量残差法对营养素摄入量进行调整后,得回顾法的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284,FFQ的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419。3.FFQ和回顾法调查的每人平均每天摄入的能量分别为2260 kcal/d和2127kcal/d,脂肪供能比分别为34.6%和33.4%,胆固醇的摄入量分别为203.1 mg/d和251.7 mg/d,脂肪酸的摄入量分别为82.2g/d和75.0g/d,两种方法评估的脂肪、脂肪供能比、脂肪酸等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将FFQ法和回顾法的能量、脂肪及相关营养素的数据分别按照四分位数分组,同一调查对象在这两种方法中被分到相同或相邻组的百分比:能量为80.73%,脂肪为84.81%,脂肪供能比为83.38%,脂肪酸为85.53%,单不饱和脂肪酸为86.50%,多不饱和脂肪酸为92.28%。个体被分在同一四分位组的比例从胆固醇33.01%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55.42%不等,约有3.7%的人被错分到不同的组。5.由Bland-Altman的分析结果可得,FFQ和回顾法调查所得的能量及脂肪相关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值在LOA CI范围类的点在95.66%~97.35%之间,各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值超出LOA CI范围的仅占2.65%~4.35%,本研究中FFQ和回顾法在评估人群能量和脂肪相关营养素摄入量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6.不同脂肪供能比组人群平均每日能量的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6),胆固醇、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脂肪供能比由低到高组胆固醇、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呈递增趋势。7.随着脂肪供能比的增加,谷类食物的摄入量逐渐降低,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薯类淀粉类、蔬菜、菌藻类、坚果、畜肉类、小吃甜饼、素食食品、油脂及调味品的摄入量则是脂肪供能比高组摄入的最多,水果、禽肉类、乳类、鱼虾类、饮料、糖等摄入量则各组无明显差异。8.不同脂肪供能比组人群的BMI、WC、WHtR、SBP、血糖值、LDL-C、 TG、TC、NEFA、OB、GRE、Le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ST、DBP及HDL-C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供能比低于30%的人群其PA总量最高(252.3 MET·h/w),平均比脂肪供能比组高于35%的人群高48.8MET·h/w,随着脂肪供能比的升高,体力活动呈下降趋势。研究人群平均每周的静坐时间为21.8小时,与PA相反,脂肪供能比摄入高的人群组其每周静坐时间越久,脂肪供能比高于35%组的人群平均每周的静坐时间平均比脂肪供能比低于30%组的人群高3.2小时。脂肪供能比高于35%组的人群其舒张压显著低于脂肪供能比低于30%组的人群,平均低3个毫米汞柱。随着脂肪供能比的增加,血中HDL-C水平呈下降趋势。9.以脂肪供能比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PA总量和职业类型为自变量,分别对膳食脂肪供能比的10%、25%、50%、75%和90%的分位数进行回归,不同条件分布水平的居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总体力活动和职业类型的对脂肪供能比的影响的完全不同的。在第25百分位数时,年龄越大脂肪供能比越低,且在第10、25和50百分位时,年龄与脂肪供能比摄入呈负向关系,而处于条件分布上端的居民(第75和90百分位),年龄越大,脂肪供能比越高。性别在各百分位的回归系数分别为2.164、2.652、1.832、2.744和0.422,在第25和低75分位时性别差异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而在第90百分位时,几乎无影响。文化程度和PA总量对脂肪供能比的影响较为普遍,除了在第10百分位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外(文化程度:P=0.192,体力活动:P=0.893),其他各百分位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与脂肪供能比摄入呈正相关,PA总量则与脂肪供能比摄入呈负相关,即随着脂肪供能比向高百分位水平位移,PA总量成下降趋势。职业类型仅在低百分位(10%)时对脂肪供能比有影响,而在第25、50、75和90百分位时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10.能量平衡状态下,脂肪供能比与年龄、WC、HDL-C、LDL-C、TG、TC、血糖值、NEFA、OB、Lep的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与BMI、PA、ST、WHtR、 DBP、SBP、GRE的相关性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摄入的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比例越高的人群其PA总量和血压值相对越低;而BMI、ST、 WHtR和GRE则相反,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比例越高的人群其每周静坐时间越久、BMI、WHtR和GRE的值也越高。经性别和年龄校正后,脂肪供能比与HDL-C的相关系数变得有统计学意义(P=0.023);在校正年龄和性别的基础上同时校正BMI后,脂肪供能比与WHtR的相关系数变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供能比与PA总量、HDL-C、GRE的相关系数有所增大,与每周静坐时间和血压值的相关系数略有降低。11.能量平衡状态下不同脂肪供能比组人群的能量摄入量、每周静坐时间、WC、WHtR、BP、血糖值、LDL、HDL、TG、TC、NEFA、GRE、Lep、OB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供能比=35%的人群PA平均比脂肪供能比低于30%的人群高60.7 MET·h/w (P0.001),而脂肪供能比在30-35%的人群和其他两组人群的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能量平衡组的调查人群,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脂肪供能比组间BMI、WHtR、SBP、DBP、WC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WHtR、DBP和WC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能量平衡组人群不同脂肪供能比摄入会影响人群的WHtR、DBP和WC变化,而BMI和SBP在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能量平衡组人群不同脂肪供能比摄入对BMI和SBP的变化影响无统计学意义。13.能量正平衡状态下脂肪供能比与年龄、BMI、WC、PA总量、ST、WC、 WHtR、SBP、DBP、血清中血糖、LDL、HDL、TG、TC、NEFA、GRE、Lep、OB等的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性别、年龄和BMI校正后,脂肪供能比与各指标的相关系数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14.能量正平衡状态下不同脂肪供能比组人群的PA总量、能量摄入量、ST、WC、WHtR、BP、血糖值、LDL-C、HDL-C、TG、TC、NEFA、GRE、Lep、OB等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5.能量正平衡组的调查人群的两轮体质数据进行重复测量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脂肪供能比组间BMI、WHtR、DBP、W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SBP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除了收缩压以外,其他体格测量指标在时间点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可能存在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即能量正平衡组人群不同脂肪供能比摄入会影响人群的BMI、WHtR、DBP和WC变化,而对SBP的变化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研究膳食脂肪与肥胖等慢性病关系时采用FFQ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在研究膳食脂肪与血液指标相关关系时则采用能反映近期膳食的回顾法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2.脂肪供能比不同百分位分布水平,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总体力活动和职业类型的影响的不同,可引起脂肪供能比摄入过高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和总体力活动。3.能量平衡状态下,脂肪供能比越高的人群其PA总量、BP相对越低;ST和WHtR则相反,脂肪供能比越高的人群其每周静坐时间越久、WHtR的值也越高;不同脂肪供能比组人群血清中血糖、LDL-C、HDL-C、TG、TC、NEFA、 GRE、Lep、OB等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能量平衡状态下,不同脂肪供能比摄入对BMI和SBP水平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对WHtR、DBP和WC的变化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脂肪供能比高的组其DBP有降低的趋势,WHtR和WC有升高的趋势。5.能量正平衡状态下脂肪供能比与年龄、BMI、WC、PA总量、ST、WC、 WHtR、SBP、DBP、血糖、LDL、HDL、TG、TC、NEFA、GRE、Lep、OB等的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6.能量正平衡状态下不同脂肪供能比摄入会影响人群的BMI、WHtR、DBP和WC变化,而对SBP的变化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8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才华,张志霄;膳食脂肪与老年人血脂相关性初探[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卢智泉;姜桂华;;膳食脂肪与四种部位的癌[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3 ;膳食脂肪与肺癌[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8年04期

4 中村丁次,路新国,陈玉;膳食脂肪的控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年01期

5 张坚;;膳食脂肪与慢性疾病防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1年04期

6 刘君 ,张莲英 ,李云;膳食脂肪对F_(344)大鼠机体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11期

7 冯晓东;;正确认识和选择膳食脂肪[J];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05期

8 王俊芳,黄承钰,李思汉;膳食脂肪与肺癌的可能机制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04年03期

9 ;膳食脂肪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营养学报;2004年05期

10 刘玉军;孙明堂;;膳食脂肪与癌(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ichael A Crawford;;当今膳食脂肪和健康研究的关注亮点[A];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膳食脂肪与健康”论文集[C];2010年

2 王以群;;脂质组学:一个研究膳食脂肪与健康的新工具[A];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膳食脂肪与健康”论文集[C];2010年

3 陈敏;郑高利;洪赤波;李楠;刘子贻;朱寿民;;膳食脂肪对血脂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4 张坚;;膳食脂肪与慢病预防控制[A];中国居民蛋白质脂肪摄入状况与相关慢性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苏宜香;;膳食脂肪、脂肪酸与健康[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肖辉;张月明;郑玉建;李涵秋;王先化;;新疆维吾尔族膳食脂肪、体内脂质及其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肖辉;王先化;李涵秋;张月明;郑玉建;;新疆布尔津县哈萨克族膳食脂肪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分析[A];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膳食脂肪与健康”论文集[C];2010年

8 肖辉;张月明;郑玉建;李涵秋;王先化;刘珊;;新疆哈萨克族膳食脂肪、体内脂质及其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肖辉;张月明;郑玉建;李涵秋;王先化;;新疆轮台县维吾尔族膳食脂肪、体内脂质及其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肖辉;张月明;郑玉建;李涵秋;王先化;;新疆轮台县维吾尔族膳食脂肪、体内脂质及其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公共营养分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肿瘤科 于正洪;肥胖与癌症有关联[N];家庭医生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娟;能量平衡状态下膳食脂肪供能比与肥胖相关指标的关系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2 王春艳;普洱茶抑制膳食脂肪吸收功效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53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253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f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